《灯下尘》读后感范文五年级600字
“文字成为某种呐喊,由此,我才能沉默的生活。”《灯下尘》代序中的最后一句话。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灯下尘》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灯下尘》读后感1
看的不多,但是很明显的感觉到这本书收录的文章是有一定的时间跨度的,因为不同文章里文风有着一些变化。
在故土一章里,看到作者娓娓道来的轻松、自然,隐约有种自成大家的风范,没有做作,没有呻吟,也不刻意去用一些很艳丽的字眼。七堇年多少有些了解,曾经一段时间和郭敬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有郭敬明的文章出线,一定就会有七堇年的文章出现,反之也然。
当时,七堇年也就是二十一二岁的样子,青葱岁月,时光静好,七堇年的文字极具个性,每个字、每个词都充满色彩感,让人神经跳动,但是多少有些浮华的感觉。当我看到文章里有一段形容泸州地理位置为“长江与沱江在此交汇,交臂搂着它们心爱的乳儿——泸州城”,而老师做点评的片段,我常想,这类文风不正是这批作者早年的用语调侃的风格嘛。而在故土里,这种感觉似乎不见了,是岁月沉淀的简洁,时光修炼的自然,是感悟后的恬静。所以,我愿意相信这些文章一定是七堇年靠后期的随笔文章。
其实,成都这个地方我也呆过,和七堇年笔下说的差不多,慢生活,潮湿,暗淡,人们的生活也是慢吞吞的慢条斯理。正如七堇年笔下描述:“在那些稀有的晴朗之日里,无论是广场还是街心花园,任何一个坝子上都会坐满男女老幼,无所事事地晒太阳,喝茶,搓牌。那场面大概是我见过的最为闲散,无聊的生命形式,却从另一个角度讲,令我怀疑这里遍地皆是第欧根尼。”这确实是成都人的生活。
七堇年写故土这篇文章的时候,那种自然让我有些觉得作者文风前后的变化。但是,看到后面文风上又有了变化。
而看到灯下尘的时候,类似世上能逼死人的东西太多了,迷茫也算一个,能逼死人的,流言也算一个,什么事儿都是听上去很美,到了实处,要拿胆子来说话,要人人都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GDP谁来贡献……这些句子的时候,早年的语气似乎有浮现在眼前,道理深刻,却总有些故作深沉之态的犀利、调侃味道,不过也很有文艺气息。一路看下来,感觉七堇年的文风在不断变化着,这种变化和成长、和阅历有关。
其实,了解一个作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作者一样,在时间的流逝中,偶尔翻翻作者的书,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成长,这样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变化,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灯下尘》读后感2
这本《灯下尘》收录七堇年2010-2015之间的精选作品,内含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札记。内容在我看来更多是作者在回忆自己十年的点点滴滴。学习、旅行、回家、工作,成长。这些年,走过来很多地方,各地的美景放开了自己的心,也留下了许多故事。找了份基层的工作,无关乎写作,只是生活,从平凡的日子里走出来,可以自信的告诉十年前的自己,十年后我会很幸福。抑郁症的日子,每天的压抑着、痛苦着,母亲将药片悄悄藏起来,好心却造成了不好的后果,当作者走出那段阴霾,一切其实也就没什么了。说起来简单,其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而已。而书中收录的作者早期几本书的再版的序言,更是将这几年的生活作了总结,对过往的思考,对现在的面对,所以在《澜本嫁衣》的再版序言中作者写道“而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也没有白白发生。”记忆中的那些过往如梦似幻,却在生命中留下的深深的痕迹,回望时,才发现发生的就有价值。
那些散文、随笔和札记,不过是生活的片段,书中的小说有着开始和终结。不论是爱情、婚姻或是亲情,都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每段故事中的人都有些特别,不知是否和作者得过抑郁症有关。在《Brainternet》的故事中,未来世界中可以实现人脑互联,婚姻中再没有秘密,分裂的人格,极度的不安全感,对隐私的守护仍是生活中不能逃避的问题,因为太爱所以那么在乎,但也许就是因为太极致,才不能让婚姻持续。《遥远的一天》中因为一场车祸而改变命运的两个人,维持着一段痛苦的婚姻。年少的轻狂,无畏,以为爱情就是一切,但婚姻远比爱情现实得多,“人的爱充满局限,没有圣人这回事。”预示着这段感情的结局。
十年沉淀,多年感悟,与作者差不多的年纪,读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字和感情,多少都会有些共鸣,有时候不需要什么高深、什么文学,一句话就能勾起回忆里的共鸣,回首,才发现那些过往的微尘,终将汇成生命中的晨光。
《灯下尘》读后感3
在最初的印象里,七堇年是一个让人羡慕的80后美女,她面目光鲜地四处旅行,写一手才华横溢的好文。而当深入接触她的文字,则会发现没有人足够幸运,在靓丽风光的生活表象之下,七堇年同样经历着青春的阵痛与灵魂的成长。正是这些切肤之痛与深夜之思,让她的文字有了质感,也让读者生出共鸣。
2015年,七堇年刚好成名十年,她推出的这本文集《灯下尘》,距离上本文集《尘曲》过去了五年。她的文集就像是一次梳理,与《尘曲》一脉相承,继续关注与光同尘的细腻生活,给过去的岁月交上一份阶段总结,将文字按散文、随笔、札记、小说等分类,展现成长的痕迹。在《尘曲》的自序中,七堇年曾这样总结:“这本书类似风景本身。不作任何纪念,诉求,或判断。它不过是……我踏上某一条渐渐已不成了路的路上,陪伴过我的云朵。就让我们继续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相比上一个五年答卷,她旅行得更远,思考亦渐行渐深,语言则从过分华丽的风格中部分解脱出来,文字多了几分平和与笃定,想表达的东西也更为丰富:“作为一个写作者,天性中的敏感注定使我对活着的感受更加细致、切肤。但命运的仁慈在于,我能将那些快活与失落都溶解于文字,从而避免被它们活生生吞没。文字成为某种呐喊,由此,我才能沉默生活。”写作是为了生活的平静,不仅是记录、描摹,更是抒发、整理,让敏感细腻的写作者得以在俗世安身立命,最终达到“心有山海,身轻如燕”的境界。
七堇年确实有些太过敏感,天秤座的撕裂,抑郁的困扰,让她的生活旅程充满了迷茫与挣扎。因为相比那些生活地更粗粝的人,她更容易被孤独的情绪左右,因而成为了一位“黄昏收集者”。七堇年的旅行,不止于我们传统的目的,看更远的好风光,遇不一样的世界。她想拥抱的是一种“绝对自由”,旅行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告别了固有的社会属性,能够告别整齐划一,感受真正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常以孤独作为代价,而这种感受,大约接近于黄昏与落日,浓郁而忧伤。孤独的人爱黄昏,七堇年同样钟爱这样的magic hour。她在世界各地欣赏壮丽的黄昏,甚至赋予了它们神圣的色彩:“不要去看圣托里尼的落日,如果你身边没有站着一生之爱。”在异国他乡,她也找到了与自己同样热爱黄昏的孤独者博尔,孤寂无依的两个灵魂互诉衷肠,对方甚至跋山涉水,只为做一顿鸡蛋煎饼。最终,她发现无论走向何方,生活本质终是雷同。一个人周游世界,除了享受自由,最终看到的是自己的局限。
这就回到了《灯下尘》得名的缘由:“黑暗中,灰尘什么的,没人看得见。打亮了一束灯光,你才看到,原来有那么多灰尘。”而生活,本就布满了“尘埃”,走得再远,终究要回到生活中来。相比其小说中的天马行空,我更喜欢七堇年《灯下尘》中所选的散文与札记,它们就像这被灯光照亮的尘埃,细小但真实,不完满但贴合生活。
《灯下尘》读后感4
1.故乡,成都
读完她的新作,尤其让我感触至深的,是散文中对成都这座城市大量篇幅的描写,牵起太多繁杂冗长的往事,且这些往事竟能和她产生一点点联系,实在真实得有些不真实。
记得那似乎是2012年夏末的时候了,那天我准备好简历和挎包匆匆奔下楼拦了一辆的士赶赴一场面试。最后因为司机找不到文联大厦,我只好下车,独自在小巷里绕圈子,一路询问才找到那座陈旧泛黄的老楼。匆匆奔上去,一路询问保洁阿姨才找到《青年作家》编辑部,可能因为天阴欲雨,那间小小的空荡荡的屋子,和幽暗的走廊一样沉黑,角落里摆放着几张废弃的木桌,灰尘堆积,实在不像有人的样子。一时间我以为走错方向,但隐隐听到内侧一扇小门里传来说笑声,我走近去试着敲门,果然很快得到回应。推开门,只见两个女生坐在促狭的屋子里,面前两台电脑,正在工作。我说,你们好,我是来面试的。其中一个用些微怪异的眼光打量我,道,面试?已经结束了呀。我诧异,想说之前电话里约好的时间,为何是这样的结果?刚想开口,又觉得没有必要,半时,悻悻然退出来,掩好那扇小门重又步入阴暗走廊。
我隐隐记得里面似乎还有一扇小门,她或许就在那里面。我没有看到她,但我原本就对喜欢的人有些畏惧的,这样一来也好。总之也不再重要了。
那次也许是离她最近的一次,也是离我臆想中的理想生活最近的一次。在辞职半年后,日子寡淡冗长,难熬至抑郁症复发的当下,接到杂志社面试的电话,本以为可以找到一处归宿,结果落了空。我走出文联大厦的那一刻,天灰如当下的心。
但后来我知道,那里或许并非我想象的好,因为她很快就离开了杂志社。
成都这座城市,在整本书里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她写幼年时生活在这座城市,十五岁到十八岁,还在上学,和朋友去玉林小区的小酒馆喝饮料,彻夜看碟,听CD,翻漫画。那些藏在灯火簇簇的小巷子里的烟火人间,那些可以听到小区隔壁传来锅铲翻菜声的日子。她写去文殊院拜佛,喜欢它隐匿在城市中的宁静脱俗,古木森森。她写她那份学校里泥泞的工作,为之日夜奔忙,时常不知道那是为了什么。
同样作为一个成都人,仿佛看她日日在这座看不到落日的灰暗城市中穿梭来回,而那时我也正经过她刚刚经过的路口。我推开五楼办公室的窗,看见文殊院飞起的廊檐尖角,中午时常会去文殊院对面seveneleven吃一盒牛肉土豆咖喱饭,也许低头的瞬间她正从面前走过,去往正通顺街的方向。下班后回到所住的天空城,从楼顶望下去看得到理工大学的校园,也许她正在里面加班,要很晚才能回家。后来有了另一半,恰好也住在玉林小区,那时还不知道这是喜欢的作者年幼时的家。
读这本书的时候,她所描写的那些鲜活的日子,虽然已是曾经,但那些地点,和我的记忆却一一重叠起来。曾经和一个喜欢到敬畏的作者竟然靠得如此之近,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
2.真实的七堇年
在阅读《大地之灯》的那年,我会觉得她是个多情的、感性的、敏感的年轻人,话不多,有间歇性抑郁表现,爱好阅读,听古典音乐,有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结构,年少而内心老成。(后来知道她的确也是这样一个人,只是善于在不同场合将之隐藏起来。)多年后的今天,她在《灯下尘》里说,她实在不是一个读者们所想象之中的那样一个人,她是个有男孩子一般强硬性格的人,性格爽朗,很容易接近,而且情绪上来了还会频繁爆粗口。(这一点我以前也是难以想象,所以从不去接近喜欢的作者和歌手,因为我知道我喜欢的,是他们的作品本身,而并非那个人,因为现实中的他们绝对不会是作品给予我想象之中的那种样子。)她说,生活中的自己和写作中的自己,近乎分裂的两个人。很多读者见到她,靠近她,会哑然道,这不是我印象之中的七堇年。
其实看到她这番自我介绍性的说辞,有点激烈,有意让读者不要盲目从文字中去猜测作者,或许只因她对太多失望之声感到费解,因此做出回应。而我觉得,也不必以这样激烈的袒露自己来对抗这些声音,因为文字都是作者的反刍,至少在写就的那一刻,人和字是联结在一起的,也都是真实的。
看《黄金时代》的时候,萧红第一次见到丁玲,说丁玲是个很好接触的人,和以往她在文字里看见的那个她,不一样。丁玲写作的时候,常常动之以情到落泪,但生活中的她却是成日说说笑笑性格大条的一个人。七堇年或许便也是这样一个人吧。只是都习惯将两个自己截然分开互不干涉各自生活。不是说那个写作的自己便不是真实的自己,只是读者们接触到的只是文字中的那个作者,难免将生活与写作倒置相看。因此产生的误会,只因为欠缺理解。
所以,也不必去否认那个阴暗面的自己,写《大地之灯》的七堇年的确也是现在写《灯下尘》的那个七堇年,只是其中的尖锐关乎成长。如她所说,那时年少不谙世事,我们是矛,生活是盾,我们卯足了劲往盾冲撞,想要探明那后面隐藏着怎样秘密的精彩世界;而如今才发觉,原来生活才是矛,而我们是盾,生活的尖锐不断冲向我们,让我们满身伤痕累累。如今的七堇年,只是因为她自己说的“长大了”,所以学会了将文字中的那一面隐藏起来,再去生活。如今,她纵身扑入生活这滩烂泥,明白了生活的滚烫和脏污,容不得另一面的自己来感情用事,因为对生活来说,那一面毫无作用。
3.关于她现在的小说
七堇年现在的小说,看上去有种将一只已然烧制定型的陶器,重新打碎捏泥再塑后的成功,因为这些小说看上去几乎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七堇年了。如果将“七堇年”作为一个标签的话,这些小说里面已然很难再找到这个标签。如《Brainternet》和《夜阳》两篇西国背景的作品,两篇故事看完,如果不署名七堇年,我会以为它们是出自某个中欧作家之笔,而且是个中年男科幻作者。尤其《Brainternet》,从语言到用词到组句再到细微的语气,完全不再是那个中式七堇年的风格了。但从其他几篇小说中,还是能够看到那个七堇年,《站者那则》便是其中一个。这个刻画亲情的小说之重,(我一直觉得她写亲情,之中的重量尤其要胜过写爱情的薄脆易逝。)在我作为多年老读者来讲,《站者那则》依旧是小说部分里自认最好的一个。并且,从这个小说里可以看到真正所谓洗去铅华后的质感。如果说前面的《Brainternet》和《夜阳》是有些水土不服的西式七堇年,那么《站者那则》便是正宗的中式七堇年,且是目前最好的。
《灯下尘》读后感5
首先装帧设计就很丑,封皮只是普通的丑,当你拿下封皮就可以看到里面乌漆麻黑的底色,缀以珠光宝气的「星尘」。然后里面的游记部分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彩色的,但却不太高清的照片,或者以照片为背景严重影响了我的阅读。在这里还要说一句,小七你的摄影水平真的有点捉襟见肘,非要往书里塞的话就学《尘曲》,把图片搞成黑白好了。另外,图片的编排简直不忍直视,对九州出版社本来就没什么好感,但编辑也不至于这么糟吧。
然而上面说的都不重要,毕竟没有人会因为装帧而否定一本书。所以接下来就开始历数正文中的各种硬伤。原著为作品集,分为散文、随笔、札记、小说四个部分,类似于《尘曲》的格局,书名取作《灯下尘》,估计也有作《尘曲》的姊妹篇的意思,然水平已经差之千里。
「故土」部分,很一般,毫无惊艳感,过目即忘的那种,唯一记得的就是她说故乡那边的人在汶川地震后都开始以「地震前」「地震后」来作为自己的纪年方式。《七夜谈》一篇已经在张悦然编的杂志书《鲤·偶像》中看过,尚可。
读前面「故土」部分我还能够忍受,只是觉得太过平淡而已。直到我读到「他乡」部分,妈呀,这种流水账加之以粗俗的语言居然出自七堇年的手笔,我突然间觉得我确实要重新认识一下她了。 这部分除了文字差以外,还有上述的乱七八糟的图片穿插其中,影响阅读的心情。然后我就翻翻翻,心想赶紧结束这一部分吧,后面应该会好一点吧。
紧接着进入随笔部分。第一篇打头阵的就是《灯下尘》,当时就想,书名就是以此篇命名,应该是核心篇章吧。看完,什么鬼,简直可有可无。既然说到这里就不得表达下我对书名的无感,成功得具备了某些地摊文学的气质。
后面还有些看篇名就很俗气的篇目,诸如「燃烧吧,狗日的生活」「当我们在谈论吃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k歌记」等等,读者且不要以为这是接地气,或是某种戏谑和插科打诨,其内容跟篇名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俗,不是通俗,是粗俗。灌之以些许心灵鸡汤,然而无半分营养。当然也有名字起的好听一点的,比如「青山昼」,但是然并卵。末三篇是《大地之灯》《澜本嫁衣》《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再版序,在我看来纯属是凑数用的。
读这本书,让我有种油尽灯枯之感。其实在看完她的上一本书《平生欢》的时候我就对七产生了怀疑,十分失望的小说,但好歹有个好名字。这本书基本上一无是处,作为七曾经的铁粉,我觉得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