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优秀范文

钰媚2 1162分享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作者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小编在此整理了《资本论》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优秀范文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1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1999年,BBC评选“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2

没有读过资本论之前,只知资本主义终将走向消亡,共产主义必将取得胜利,而不知为何如此。没读过资本论之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只知剥削的存在,而不知统治阶级的资本家是如何进行剥削的。

马克思的《资本论》给我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看到资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资本运作的龌龊,卑鄙,肮脏与可悲,看到共产主义的信仰的神圣,纯洁与科学。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从商品和货币的概念与关系开始,讲到资本与货币的转化,讲到剩余价值的概念以及资本家是如何利用剩余来剥削无产阶级,讲到协作,大工业,工资,生产力的提升,最终以严密的逻辑推导,说明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性,否定的否定,终将走向消亡被共产主义所替代,共产主义终将胜利。

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充满着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资本家处心积虑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联合起来对抗资本家,限制工作时长,资本家又采用增大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在限制工作时长,以劳动成果来评估工人劳动价值时,工人又不得不高强度工作,以不断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在工人进行高强度工作获得更多生活资料的同时,资本家又能从中免费分得一份,无论工人如何工作,剩余价值不得不流入资本家的资本积累中,资本家资本日益扩大,从而主导了工人的生活,在将工人畸形化后,在用工荒时大量雇佣闲置工人,在正常时期,雇佣少量工人或雇佣工人妻儿等廉价劳动力,而失去工作的工人由于自身的限制(畸形化),没有独立生产的能力,被资本家以低廉的“救济金”“放养”在社会上,从而实现资本家资本的不断扩大。

资本家利用工资掩盖了自己剥削的本质,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发达资本主义地区的剥削更加严重,虽然工人的生活水平在显式的提高,但是对于不平等的程度来说,这种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而资本家的资本积累是私有的,所以势必造成社会的崩溃,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对抗少数的几个资本家。资本家依赖于无产阶级,又在对抗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在渡过青少年时期,步入成年,即将进入中年,最终走向消亡。而现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做的,无非是减弱这种“年龄”上的增长,大把吞咽“保健品”来减弱这种趋势。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历史的趋势是不可逆转,任何对抗历史趋势的行为都将付出血的代价。

书中向我们阐述,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破坏自然及人类的可持续来进行,榨取工人剩余价值,不惜缩短工人寿命,健康,破坏原始资源源泉,强迫私有生产个体或被迫走向无产阶级或加入资本家阵营,这与人类生来向往的自由是不符的,高歌自由的资本主义下隐藏着的是强迫与奴役,更可怕的是,这种强迫和奴役是自愿的,自愿知晓被压迫,被剥削,还是不得不去选择。

共产主义的必将依托高科技革命,科学文化的觉醒,当劳动不再是人类用来生存而出卖的对象,当劳动不再是套在人类身上的枷锁,当劳动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当劳动是可以与诗歌,自由,爱情相提并论,当劳动成为全人类向往的时候,共产主义也就来了。

共产主义的信仰是神圣的,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一个人克服了千年前从树枝走向地面时所残留那种本性的丑恶的真实的写照。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乌托邦国度,它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时代。上个世纪的伟人已经给人类指明了方向,这条路上行走的是为全人类未来奋斗的义士,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吧!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3

通过四个月的读书,结结实实让我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资本论》看透了社会的真相。这一本好书,好书是值得读很多次的,以后拿出来再看一看应该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吧。以下是算是《资本论》的一点体会:

1、提高对时间的感知

因为从毕业后开始记录自己的每日生活,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有很清晰的时间,久而久之,对时间的敏感度要比以往强了。而读完《资本论》更是强化了我对时间感知,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了。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绝对时间的,没有一定的投入量是不可能的。《资本论》中对时间在劳动生产上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绝对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通过对时间的压榨,资本家获得了额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对我们个人来说,一天就24小时,不能再多了,如何去分配是个问题。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外,是否有意识的对额外的时间做做规划呢,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考虑下这个问题。市面上有很多时间管理的课,但是我基本没怎么听过,这种技巧类的不如自己记录分析然后做调整来的实在。

一般我们会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对时间的把控也不充分,往往是先慢后快。可以这么来,想做事情,拿出自己的时间表,评估下时间消耗,有个大约的值,做完后记录下,就知道自己花了多长时间,以后再做可以有一个参考,多次重复后就知道时间该如何分配了。但是不要急先开始,想好了再去执行,只要你不停下来,就会做完,《资本论》1700页不就是这么读下来的嘛。

2、获得内心的宁静

读书使人宁静,到了夏天还凉快呢。

2018年是我认真读书的开始,以往读书都求快求多,去年买了几百本书,算下来也没看多少,而且永远在一个读不完的死循环状态中。通过读《资本论》,深刻的感触到,读书就要看经典,经典书经过时间的淬炼,能流传于后世必有其道理,通过读这种书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比从媒体和那种畅销书来的实在。就像查理芒格说的一样,我们要与逝去的伟人做朋友。多读经典书,读点费脑力的书,我认为这样对于个人专注力的提升是有一定的帮助。读书不那么焦躁,也不那么急切,就是安安静静地看,一边看一边想,能看多少是多少,不会为了看到最后一页疯狂翻书(以前的坏习惯),脑袋中留不下一点读过的内容。这是个过程,持续做下去必定会有提升的。

3、增加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读书,让我感触到了学习的快乐,对学习有深度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了。这本书翻译的有些绕口,很多内容其实读了也未必明白,这不要紧,重要的是越看越想去理解,越想去做点不一样的事情。学习能力的提升就应该是涉及而上,一读就懂的文章知识密度应该是比较低的,不然不会那么容易读,而这对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限。我希望通过读这种大部头书籍,来提高自己学习的动力,事实上是做到了。

4、渴望脑力的增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书籍难度有点大,所以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解力,4个月下来,对这种级别的内容越是迫切想看,如果是那种很容易明白的,一般我真的不想看了,在我的认知,娱乐性的都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本来时间有限,钥匙还在这上面消费,那我的认知资本不久越来越少了么,怎么去提高自己的脑力呢。

5、对深度交流的喜爱

读书,交友,交流,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正好国家博物馆还有关于马克思的主题展览,有想去可以去看一下。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4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就读书一事该总结一下。本学期,主要是看马列著作,认真看了《资本论》。我觉得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论。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后果。(我以前从网络上听人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来自亚卖·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哲学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属于他本人原创的只有剩余价值论,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很不认真,其整个的作用只能是显现说者的无知和狂妄。对付一个正在经济学领域做了几十年老实认真钻研的学者,并且迄今为止并没有人可以令人佩服的证实他的理论过失了,这怎样能不维持足够的尊重呢?我觉得在学术的领域里,一不该卖讥刺嘲笑新手的无知,即使圣人也是从天真无知的孩童一步步走过来的;二不该卖蔑看忽略差别的瞧点,不了解尊重别人老实的劳动后果的人,永久只能做井底之蛙和强势阶级的哈巴狗、应声虫。马克思实在继续了前人的钻研后果,但是他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照搬照抄,并且他每应用到前人的后果时,总是非常忠诚的指出这是某某的后果。更何况,马克思的继续是批判的继续,正是批判使他的继续差别于并且高于那些自称是亚卖·斯密、黑格尔正统衣钵的人。假如没有马克思,大概逝世走的大卫·李嘉图和黑格尔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把利润的雄式转化为剩余价值的雄式、把尽对精神的辩证运动转化为精神生产的辩证运动吧?一个学者,即使只是“批判”了前代伟人的钻研后果,使熟识越发接近真理,他也是学术史上的明星;更何况马克思做的劳动远不止此。)

这次读《资本论》也将相关人物也作了了解式的阅读,现就“关于剩余价值”特作liuxue86的两点看法:

第一,剩余价值或者剩余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独占的,而是自文明初期就有的。正是从一个劳动者的劳动不但可以养活他本人,并且也可以养活另外不劳动者的时分起,换句话说,就是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人类才进进了阶级社会,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劳动者中分散出来,不劳动也可以生存。

很多人把剩余价值读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非凡一些无知的青年,为了反驳马克思,他们就力图走证实资本主义剥削中没有或很少有回资同族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他们不晓得,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正在如此段的历史时期内,积累起如此巨大的社会财产,正是由于它的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比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要严重,生产的剩余价值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第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是剩余价值(即利润)除以工人人为(可变资本),不考虑资同族(指:股东及上层建筑)购买机器、原料等等的用度(这一笔用度喊做稳定资本),由于稳定资本并不耗费资天职文,正在经过工人的劳动之后,它的价值整个转移到了工人的产品之中。工人的产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工人的工姿即可变资本,机器、原料等用度即稳定资本,工人为资同族创造的特别价值即剩余价值。

对付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很多人分不明确。举个例子,比如某个资同族用10000元购买机器、原料、土地等等,用5000元购买工人。(为方便起见,机器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电力等特别用度忽略不计。)这样,他的预支资本就是15000元,其中10000元是稳定资本,5000元是可变资本。再假定他生产的产品卖了5000元,即获得了5000元的清利润。如今,他的利润率是5000/15000=33.3%,而剩余价值率是5000/5000=100%。

真正要紧的数据不是利润率,而是剩余价值率。只有可变资本才花了资同族的钱,由于5000元人为从资同族手里转移到工人手里了。而稳定资本由始至终都是控制在资同族手里的,只不过它的外形改变了罢了,最初体现为10000元人民币,然后体现为价值10000元的机器、原料、土地,最后体现为价值15000元的产品的一部分。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5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

因此,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

(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

(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

(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在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身的性质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被它的所有者自己当作商品出卖,它才会出现在市场上。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可以当作商品出卖,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其实,不仅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前所考察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范畴”也都带着历史的痕迹。资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因为劳动力只是活人的能力,所以劳动力生产要以这个活人的存在为前提。活人维持生命,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至于这些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是多少,“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所谓正常生活的维持,不仅包含着自然条件如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的自然需要,而且还包含着一个由历史形成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第二,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人是会死的,必须依靠人口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

第三,使人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这就得花费一定量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

总之,“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生活资料的价值改变,劳动力的价值也随着改变。

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和它的使用价值的让渡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决定的。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要在使用中即消费中才表现出来,而劳动力的消费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现在,让我们跟着劳动力买卖双方到生产场所去看一看吧!在那里,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是按十足的价格支付的;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是指交换双方都出于自愿、自主,“平等”是指等价交换,“所有权”是指“双方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是指“双方都只顾自己”,为自己的特殊利益结对的。然而,这些只是外部表现,不是经济关系的实质。

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就会看到,“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这才是自由、平等、所有权背后的真实关系——资本剥削关系。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最能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和实践中心的要求,这种理论也因其与实践中心紧密对应,而形成对时代精神能更好把握的理论硬核。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在当今社会仍闪烁着耀眼光芒。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哲学智慧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贯注、社会人文关怀或是以人为本”也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时代思想的弄潮儿。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从理论上直接把马克思《资本论》的建设性内核和邓小平的一贯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内核联系起来了,从实践上提供了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需要的哲学理念。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的动力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财富增长目标,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我们也可能减轻资本野蛮面的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为此,我们也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注入哲学智慧及弘扬其人文关怀,促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既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了“跨越式”态势,又避免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曲折与苦难,建立了经济发展的新规则。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继续着把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贯注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创造性活动,又创造了新的实践和成功。

社会人文关怀是自由与权利在法制与民主制度架构内的哲学弘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5篇

《资本论》读后感优秀作文2000字5篇

《资本论》读后感2000字优秀范文5篇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初中生5篇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2000字5篇

《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关于资本论读后感优秀范文850字

关于资本论读后感优秀范文850字五篇

关于资本论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五篇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800字高中5篇

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优秀范文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作者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小编在此整理了《资本论》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资本论》读后感范文1《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1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