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山居》读后感范文5篇
山居笔记》主要描写了作者自身探访中华文明的阶段感悟,全作表达了对文明盛衰的感慨、对尊崇文化的呼吁和对健全人格的向往。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余秋雨山居读后感精选五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余秋雨山居读后感1
秋雨先生在《脆弱的都城》一章中叙述了渤海国的兴盛衰亡,他在文章末尾讨论到,中国的文明多起于农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的比重远大于城市,“例如,城市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又必须吸纳大量的农产品,它离不开农村,而农村却又未必需要它。”先生的这句话,细细琢磨,发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适用于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城市呈现出其多元化,具备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功能,居住在其中的人们也是鱼龙混杂、三教九流共处的状态。这其中,既有走在文化、经济各方面前列的优秀人士,但也不乏唯恐天下不乱兴风作浪之人,然而这类兴风作浪之人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在中国古代甚至是近现代,一句谣言常可在城市中掀起风浪,动摇人心,城市的脆弱性也显示出来。然而农村相比之下要稳定的多,从古至今,农村几千年不变的从事着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生产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即便是在今日,城市对于科技的研究很多又回归到了农村,用于农村,终究还是回归了根本。
秋雨先生高瞻远瞩,眼界开阔,而我作为一个拜读者,至此感叹的却是人不能忘本。社会的发展尚且脱离不了最初的根本,更何况只是这社会中小小一员的人呢。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路上看到的总是人们的脚步匆匆,生活中诱惑比比皆是。但不论在这人生的历程中经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都应该维持本心,古人追求落叶归根,而如今,我们该追求内心的回归。面对社会的复杂与诱惑,都不应忘记人性的善良,坚强,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走歪路,在社会中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而诸如亲情、友情、婚姻,都该用自己的真心来维持,这样才能得以长久。
文末,秋雨先生写道:“说到底,我是一个世俗之人,我热爱城市。”曾经我也故作清高,只道自己厌倦城市的喧闹,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然度日。然读完这一章,恍然醒悟,其实我也是热爱城市的,就如渤海国废墟与其附近的镜泊湖,“废墟是以往功业的遗留”,渤海国存在时间虽短,但其发展过,热闹过,燃烧过,镜泊湖虽已存在上万年,却依然是一派清冷与漠然。我想即使最后会毁灭,我也希望自己曾经燃烧过,闪亮过,让我这样长时间远离城市的热闹,终其一生平淡无奇,没有奉献,没有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样会更觉得寂寞与迷惘吧。城市中虽存在着邪恶,却也不乏善与美,“我们即便无法消灭邪恶也能快步走过它,几步之外就是世俗人性的广阔绿洲”,保持本心不乱,在这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证明自己不是无用之人,如此,也是在心中真正做到了“归根”。
带着归根的心远行,不忘本,也不固步自封,且歌且唱且行,我们在路上。
余秋雨山居读后感2
读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有许多感触:感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感于他对现代文化的责任感;更感于他文章里所散发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
《山居笔记》这部书写作历时两年有余,余秋雨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多年来他边走边想,边想边写,在追求真理、热爱文学方面,他是毫不吝啬的。按照他的话说就是“全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
他还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我折服于他的这种治学严谨的作风,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 从《天涯故事》里,我知道了 “鹿回头”,那“清澈而美丽,无奈而凄凉”的鹿的目光其实是那一双双闪耀着渴求生命光彩的眼睛,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投过来,穿透了时空,一直走进我们的心灵。
如果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绝壁死谷,不是生命被逼到了最后的边界,那么目光不可能这样执著。从战国开始,那些历史的片段强烈地吸引着我,特 别是余先生谈到的海南历史中的女性现象:洗夫人、黄道婆带来的整个中原大地的兴旺繁荣;从这里走出去的宋氏三姐妹,带着海南强劲的浪潮,成为女性的骄傲。女性文明派生并推动了家园文明,苏东坡、李光他们是泪涔涔地来,却在家园文明里破涕为笑;海瑞、邱浚他们虽然是气昂昂地走,却放不下这里的家园文明,终究乐极生悲……
《十万进士》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余先生将科举以来的考场好好地嘲弄了一回,“一种巨大的不信任,横亘在考场内外”,古代如此,当今亦如此。通过余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才知道“枪手”一词原来有其悠久的历史。从“枪手”看智慧,从纵横的历史轨迹中,发现原来早在唐朝就有了极大的市场,没想到有名的诗人温庭筠竟然是一等作弊高手,而且是远近闻名的。看来,面对考试,无论是怎样的形势和内容,古人和我们今人其实都存有诚惶诚恐的心境,这真的是一种无奈。 “鼓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读余秋雨的文章,我终于有了这样的感受。
余秋雨山居读后感3
今天,看了《山居笔记》和《山居笔记(新版)》,其实,除了里面的序,两本书大致是一样的!原版的序很长很长……但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权当我给你们送一束花草,还带着点儿根茎上的泥土……”,而新版的序就是很简略了……不过两本书看了候,都有许多感触: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感于余先生对现代文化的责任感;更感于他的文章里所散发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还有感于《山居笔记》到底有多少是正版的,应该说,余秋雨的书……)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时间过滤了一切,我们无法再找回答案。
黑龙江省宁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一圈巨大的城墙墙根让人无法想象在遥远的古代在这里屹立过一座什么样的都城。现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经的它可是渤海国百城之首,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枢纽!如今的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宝琉璃井”,它回忆着几千年来周围发生的一切,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还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桥桥墩的遗址。
如此繁华的城市、如此繁荣的一派景象,是什么使它消失地如此彻底?!
华夏大地在数千年间出现过多少星罗棋布的城市,能保持长久生命的又有几座。比之于山川湖泊、广漠荒原,城市是非常脆弱的。
中国,一个以农兴国的文明古国,农民显然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农民眼中,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拥有的财富的人则是大抵不义之人,又因为统治者的长期欺压,农民起义军一次次攻陷城池,需要把自己直接生产的财富抢回来。城市本身的不健全,加上城里乡人的“客居”感和辽阔的农村对它的心理对抗,便显得更没有自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綺者,不是养蚕人!
城市汇聚了一切,经济、政治、军事、文明、物资,所有的一切。它是一种无形情绪的集中,一种文化的定形,它的高度文明与繁华激起了他人对它的占有欲。
历史,曾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做过一个城市的梦。梦很快就碎了,醒来一片荒凉。
随着时间的改变一切都在改变……如今的华夏大地上呈现出另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数不尽的新城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构建迅速,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浮华的背后,却同样牵系着无数的情仇困苦。我热爱城市,当然也包含着对它的邪恶的承认。城市的邪恶是一种经过集中、加温、发酵,然后又进行了一番装扮的,它终究控制了全局、笼罩街市,街市间顽强地铺展着最寻常的生活。商场的黑暗、阶级斗争的激烈、街头的骗子、犯罪团伙的横行,我们看的太多太多。
有些时候真想离开城市,回到大自然。抛开这早已看倦的城市,会觉得似乎得到了全然解脱。热爱自然,却不能长久隐居山林。作为一个现代人,渴望生命散发出的蓬勃热量。
几步之外就是世俗人性的广阔绿洲。每天都这么走,走过邪恶,走向人性,走向人类的拥挤和大热闹。相信大家协起手来,洗去心灵的污点,用一颗颗纯洁的心,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让城市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余秋雨山居读后感4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大师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散文的创作方式讲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内容。并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使人们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也与作者的思想交汇,达到相得益彰的好处。此书也涉及多个反方面:文化的流传、历史的演变、地域的差别、战争的残酷、政治的光明与黑暗、教育的不同与相同,能让人们全方位多层次领略历史的沧桑、世事沉浮。
它也是一幅巨幅的画卷,优美的自然、厚重的历史、古朴的人民、绚丽多彩的文化,使人们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即使最浓郁的古老文化气息铺天盖地而来,人们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压抑。同时《山居笔记》也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大千世界的魅力、古代历史的纵横。使那些时间紧凑的人们放松工作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我文化涵养。
以地域为分隔、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为主线,《山居笔记》为我们演绎着华夏古国两千年来不朽的文化剧。全书共分为十一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地点、一些故事、一些人物。作者以一个探访者身份,一步步为读者揭开文化背后的历史。末代王朝的民族关系以及西学东传,东北大地的苦难文化,城市文明的兴衰荣辱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苏东坡那充满艰辛与不满的跌宕生命之旅,岳麓书院那继承千年而从未断掉的读书灵气,晋商经世的传奇,可这背后又有多少的辛酸与泪水。自己家乡的怀念与解读,天涯海角上的特殊文化,科举制下的现象与反思,还有嵇康的造诣才气与境界令观之的每个人叹服。最后,作者对文化圈子中的负面因素进行描写,也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全书中的每一故事都娓娓道来,读着、思考着、震撼着,有的浩瀚大气震撼人心,有的跌宕起伏令人揪心,有的过早凋零不禁使人扼腕。
作者通过行走以自己的见闻和思考集成了《山居笔记》一书,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总结,作者智慧的凝聚。作者以亲身感受道出中国文化的内涵,使读者触碰到其中最真实最柔软的部分。读此书好像与余秋雨先生一起重温华夏历史,并肩行走在中国文化熏染的大地上,一切如真如幻,如梦如现,使每一个读者流连忘返、兴奋至极。
《山居笔记》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巧妙地把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壮丽画卷化为轻风拂袖的优美言辞,让厚重的历史与超然的意境完美结合,激荡出焕然神采,让人回味无穷。
余秋雨山居后感5
这两天都在品读余秋雨的散文,收获颇丰。尤其是对中国的文化,人文精神的理解。每每想到那略带晦涩却极具穿透力的文字,总能使我心底一颤。在不经意间,我对人性的理解、对世俗的感悟、对社会的洞察力在不觉间已提高了不知多少鸟瞰的高度。
游戈在那充斥着极深沉的文化底蕴的字里行间。我不禁凝思掠地、浮想联翩。于是我悄然离开与其畅游在罗马假日空寂、穆肃的伟大。震撼于都江堰超凡脱俗的水波凄厉。徘徊于周庄水乡静溢、淡逸的绝尘。踽踽独行于这世间的华丽风景,四周排满各国异地的风情,我好似彳亍在一条条“繁华”的街道,周遭尽是千古名胜的味道,我的思绪也同化在这种超尘的意境里。忽地,耳旁传来一阵轰鸣,于是静下心来。侧耳倾听。呵!
竟是一所叫做“寒山寺”的千年故古刹在一个月落风啼的风霜深夜鸣钟,那鸣响深沉而凄楚,惊醒了客泊停舟中一位名叫张继的过客。只见他提起涣散的双眼,迷离地凝望着不远处零星闪烁的渔火。他轻拂衣袖,泯月华之光,粹然一声长叹:“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时一首名作《枫桥夜泊》的诗文便横空出世了。千年的岁月又不知有过多少名流官宦游历于寒山寺的风华,听闻过那深沉久远的钟鸣。但历史的年轮压辘过他们过往的痕迹。而寒山寺的那个不眠夜,那短短的二十八字四行竟能洞穿千载光阴延伸到了那么遥远,它居然镌刻山河,雕偻人心,永不漫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