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原文_翻译_习题

俊炯2 1172分享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原文_翻译_习题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原文

  唐代: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翻译

  译文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注释

  ⑴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⑵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⑶缠绵:情意深厚。

  ⑷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襦:短衣、短袄。

  ⑸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起:矗立着。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习题

  1、分析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和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并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良人”的忠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面对矛盾、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好处,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2、这位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请结合诗句回答。

  答:①我的丈夫很优秀(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②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要守节。)

  3、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它写的是一个守节的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可是,回头一看,作者张籍分明是位男性,为什么要在诗中把自己写成一个女子呢?而且,他的第三者又是谁呢?我们可以结合资料信息和写作背景来思考一下。

  答:

  写作背景:注释一有这样一句:“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如他的老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所以,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一首政治诗。

  4、从刚才的结论可以看出,原来我们刚才所谓读懂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只是这首诗的一张皮!那么,下面我们结合这个认识重新来看这首诗,看看这表层内容与实质内容之间是怎样对应的?

  答:主人公,妾——张籍;第三者,君——李师道;“我”丈夫,良人——皇帝(国家)。理由,节妇之节——臣子之节。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谢绝。

  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①用语巧妙,拒绝别人却让别人比较乐于接受。②比兴的手法。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表达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原文_翻译_习题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43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