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物相对于物理、化学是比较偏文的一个学科,生物中需要背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想要提高生物成绩,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熟悉教材。小偏整理了2021年中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总结大全,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中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总结大全
1、生物能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变异;绝大多数生物体(病毒除外)的基本结构是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7、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8、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取镜和安放、放置玻片标本、观察记录、清洁收镜。
9、在调节显微镜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直到快接近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通过目镜观察视野,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10、如果显微镜视野太暗,需要将视野调的亮一些,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11、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如要想使物像向左下方移动,应使标本向右上方移动。
12、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说明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少,说明放大倍数越大。
13、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像是倒像,如在透明纸上写“b”,看到物像应是“q”。
14、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6、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是为了防止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
1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18、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
19、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而线粒体是将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可供细胞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三磷酸腺苷中的能量)。
20、葡萄、西瓜、苦瓜和辣椒中的甜味、苦味和辣味的物质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
21、细胞中的物质有无机物(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22、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先分裂(染色体复制形成数目和形态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核中),随后,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分成两份。
23、在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相同,保证新细胞的遗传物质和原细胞一样。
24、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5、植物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杂食性(如人)
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
49、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
5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2021年中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文章:
★ 2021年初中生物50个知识考点汇总 - 5068儿童网
★ 2021年初中生物50个核心概念必背 - 5068儿童网
★ 2021年初中生物生物和生物圈考点整理 - 5068儿童网
★ 2021年常考初中生物知识点记忆口诀 - 5068儿童网
★ 2021年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考点整理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