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中耳炎流脓怎么办
宝宝中耳炎是非常普遍的疾病,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健康变化,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宝宝中耳炎流脓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宝宝中耳炎流脓的处理方法吧!
宝宝中耳炎流脓的处理方法
宝宝中耳炎如果出现流脓的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流脓的情况一般属于急性中耳炎的化脓阶段或者慢性中耳炎,假使没有给予适当治疗,导致中耳腔长期发炎,那么则可能会并发传导性听力障碍、颜面神经麻痹、内耳迷路廔管、内耳迷路发炎、脑脓疡,脑膜炎等。
宝宝中耳炎到了流脓的阶段就一定要遵医师来治疗,治疗也有一般的顺序。下面是一般的宝宝中耳炎流脓的治疗步骤:
1.口服抗生素治疗
通常医生会先开立抗生素治疗,并搭配鼻咽管黏液抽吸,疗程约10天,假使幼儿服用抗生素2~3天后,仍持续有发烧(退烧之后,隔一阵子又发烧)和耳痛的状况,那么请家长带宝宝复诊,医生可能会考虑更换抗生素治疗。
2.清除耳道化脓
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随时清除耳道积脓,可用过氧化氢洗净,选用含抗生素的滴耳剂或滴眼剂滴耳等;若是慢性中耳炎,可采用4%硼酸酒精、1%氯霉素甘油。粉剂如碘硼酸粉、氯霉素硼酸粉等。待干耳3个月以上未复发,可考虑鼓室成形术,修补鼓膜,改善听力。
温馨提示:密切观察病情,如持续流脓,应注意乳头炎合并症。如有脑膜刺激症状,应除外颅内外合并症,一旦发现,应手术治疗。
3.耳膜切开引流手术
假使中耳炎患者经规律服药超过六周,耳膜发炎的症状仍未改善,医生会视状况建议施予耳膜切开引流手术,不过因为幼儿年纪太小,加上现今的抗生素治疗相当进步,所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机率较低。
宝宝中耳炎避免流脓的方法
宝宝中耳炎要想避免流脓,那么在中耳炎早期就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范引发中耳炎:
1、预防感冒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2、正确擤鼻涕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3、坐姿哺乳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4、避免呛水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避免外伤外伤容易导致鼓膜穿孔,这时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6、总之,宝宝得了发生中耳炎后一定要看医生,遵医瞩认真治疗,不能自行服消炎药而使宝宝未得到彻底治疗而留下隐患。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尤其是婴幼儿期的宝宝机体抵抗力低,中耳炎可以向附近器官扩展,如引起乳突炎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因此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宝宝中耳炎自愈情况分析
中耳炎是否自愈取决于病因及积液时间的长短。
由急性中耳炎遗留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约75%~90%在3个月时可以自愈,鼓室压图由B转为A、C型。约5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在3个月时自愈,但是,约1/3的患儿可能加重。在起病时间不祥的2~4岁的患儿中,约25%的患儿自愈时间为3个月。婴儿和小小儿的自愈率更高。2岁以上双耳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在3月以上患儿,在6~l2个月时其自愈者约为30%。
提示:对于处于观察阶段的非高危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干预则百害而无一利,而观察等待对非高危患儿则无害处。需要告知家人患儿听力差,尤其是双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制定改善患儿聆听和学习环境的措施和方案,定期复查,并进行气压耳镜和鼓室压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