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游戏也能开发智力,这些方法你学会了吗
玩具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电脑对于我们的工作学习也是一样的,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具呢,只是充当孩子天性的一个工具。一个好的玩具,不能能够满足宝宝身体语言动的发育,还能提高孩子各项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认知能力,并且可以给宝宝一个愉快的情绪和美的感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宝宝智力开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玩玩具的好处
1、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尤其是玩到兴奋时,他会对着玩具“自言自语”,像跟玩具说话一样,其实这种看似很好玩的沟通方式,实际是给予了孩子很多语言表达的机会,而且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在旁边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可以引导孩子说更多的话,并且教他怎么去表达,加强他的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2、刺激感官的发展
不同玩具在外观的造型和颜色上都是不同的,那么孩子在玩这些玩具的时候,会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耳朵去听,从而去刺激孩子感官的发育,多让孩子通过接触和认知来感知这些新奇的事物,也是帮孩子认识这个世界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3、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是需要手和眼,手和脚的去配合的。
比如孩子在搭积木的时候,那么他看着图形去搭建时,就需要脑子里面思考,眼睛看着,手去动,这个就是考验他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肌肉的运动,而协调能力是需要通过逐步去锻炼的,所以玩具也是对孩子身体各方面积累与协调能力锻炼的绝佳方式。
锻炼宝宝手部能力也能开发智力
一位教育学家说道:儿童的智慧都在手指头上。
精细动作最基本的就是双手摩擦、摇摆、拍手,手指的屈伸;
相对高级一点的是使用一些小工具做手指游戏,比如玩积木、捏橡皮泥等等。
如果孩子想要用手完成一系列操作,就需要结合大脑与手指操作的相协调才可以完成。
所以"精细动作"可以促进大脑的认知能力,让孩子变更加聪明。就像我们平时写字一样,几个手指相互调整好捏好笔,在写字的时候要用到肌肉的力量,大脑也需要思考应该如何起承转合。这样字才能一笔一笔写成功。
动手能力对于3、4、5岁的孩子来说,也是稍微有一些区别的:
3岁时孩子发育还不太完整,手眼的协调力相对较差;
4岁时孩子的手指开始变得灵活;
5岁孩子快速发展起来,可以自如控制。
这时很多家长可能会问,如何才能做到呢?太难了!
其实要想孩子玩的开心,并且同时锻炼动手能力和大脑智力,有5个游戏法则的——折、剪、捏、画、搭。
锻炼"折"的能力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折纸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动作。实际上想这出一个完整的物品稍微是有难度的。
这个有5个小动作一起完成:折、卷、叠、拉、翻。
3岁孩子年龄尚小,可以练习对边、对角、对中折叠的基础动作,家长来协助完成后续动作。折纸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兴趣;
4岁孩子稍微年长一点,可以折一些简单的飞机、东西南北、擅自等,这几种都是连续性折纸的动作,主要是让孩子们熟悉过程;
5岁孩子可以锻炼他们自己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比如船只、帽子等。可以放宽至自由发挥,不比太限制动手顺序。
锻炼"剪"的能力
相对于折纸来说,剪就可以锻炼兼用手、脑、眼的合作。除了锻炼手指灵活,还可以练习对剪刀的控制。
给孩子准备儿童剪刀,这不具有杀伤性。教他们如何握,练习剪开与合上。
再准备一些废纸,给他们试着玩。在不同的年龄难度也会不同。
3岁可以训练孩子剪简单的线形,像曲线、直线、弧线、心形等等,从而锻炼握见到的熟练;
4岁就可以剪窗花,将纸首先折叠好,然后根据参考物或者大人自己辅助画线条,剪一些对称图形,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
5岁可可以让孩子自己想象图案并且画下来,不仅仅限制于参考物,主要为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锻炼"捏"的能力
小孩子基本都喜欢捏橡皮泥,这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观察以及想象能力。
不论他们是有参照物,还是自己仅凭想象捏出来的东西,无疑用到了5个系列动作:捏、摔、揉、搓、压。
3岁孩子刚开始接触,年龄还比较小,可以先让他们区分颜色,随便捏一块造型并且问问孩子认为他捏的是什么造型;
4岁时孩子就能捏一些相对规整的形状,有平整性、均匀性,他们会从中变得细心认真;
5岁的孩子要注重培养创造力,完全随着自己的喜好去捏,自由发挥。
锻炼"画"的能力
画画是一种手脑协作的活动,可以更好的发育神经系统,练习手和眼的协调,提高孩子智力。
工具导不复杂,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画笔、白纸或者白板就可以。
3岁时可以接触一些最基本的图形,让孩子画直线、曲线。看似简单的动作经过不断的练习,也可以训练他们握笔的姿势,为以后做准备。
4岁时他们就能画正方形、圆形这些,可以适当让孩子涂色,有涂色卡可以准备一些。
5岁主要是锻炼创造力,让孩子自己想象一个物体再根据大脑的中枢神经传到手的执行力上面。
锻炼"搭"的能力
小孩子都会喜欢这种益智类的游戏,比如搭积木,这应该是每个家庭需要必备的玩具。
3岁时他们用积木搭出高塔、"品"字形。让他们区分积木的不同形状。
4岁时他们会更加精细,有了深层的稳定性意识,练习一些有空洞的,比如搭一扇"门";
5岁时加上自己的想象,或者看图纸,搭一些复杂的,像小汽车除了积木之外,还有各种零件需要安装,使之更加真实美观。
家长在陪孩子玩游戏时,除了游戏本身,还有很多的事项需要去注意:
不同的孩子进度不一
孩子的普遍规律是有的,可是具体进度有差。可能有些孩子刚对折纸感兴趣,有些孩子就已经会折船只、帽子。
安全最重要
不管孩子在做什么活动,保证安全的环境一定是最重要的。当孩子涉及一些锋利的工具时,注意剪刀头应该是圆的,用刀不要手指触摸刀刃。
切勿求成
有些孩子可能习惯还不明显,所以刚开始接触一类游戏时会慌乱,折纸会废,剪纸会坏等等。这时候首先要自己静下心来引导孩子,从陌生到熟练的学习,否则孩子会随着自己天性的坐不住而更加束手无策。
所以,在发现孩子有些地方吃力时不要着急催促,给予鼓励,夸奖让孩子慢慢适应,切忌强制。
在室内陪孩子玩这5个游戏,还能开发智力
一、玩数独
家长可以给孩子事先准备好数独入门的相关书籍。在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作为辅助,在旁指导。家长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跟孩子说明详细的规则,需要孩子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将空缺的位置填正确。
“玩数独不仅能享受思考的乐趣,体验到追求速度的刺激,完成题目时还能获得成就感。”这段话是曾经参加过《最强大脑》这个节目,并且取得不俗成绩的参赛选手胡宇轩所讲。而对于孩子来讲,玩数独的好处就是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更快地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玩捉迷藏
捉迷藏玩法很简单。家长可以给孩子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找寻自己的藏身之处。而家长就需要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找到孩子所在的正确的位置。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明确指出:之所以孩子会在上幼儿园或与父母分开时哭闹不止,主要是因为陷入分离性焦虑。而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尽快摆脱这种消极的状态。孩子三岁左右时候玩捉迷藏,父母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比如我在桌子的下面,大树的后边,大门的右边,这样的提示来建立孩子的空间感,而空间感建立得越好,日后学数学的困扰越少。
三、玩成语接龙
考虑到孩子的知识储备,家长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成语作为开头。比如说心口不一。那么孩子就可以在脑海里搜寻到许多以“一”开头,或者谐音“一”的成语。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主要是为了拓宽孩子的成语知识库。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积累,孩子的课外知识小金库才能越来越闪闪发亮!
四、做科学小实验
戴布劳克利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
陪孩子做小实验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科学可行性原则,对照与均衡性原则,随机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
做小实验的方式能够让孩子主动探索实验成功的背后原因,从而大大激发孩子对于科普知识的浓厚兴趣。如果孩子经过第一次的尝试不小心失败了,家长也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是因为一次失败就垂头丧气,那么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五、你比划我猜的游戏
家长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小黑板和几张白纸。上面可以用来记录孩子需要猜中的词语。而家长就需要用自己灵活的肢体动作来展示白纸上的词语。这里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说出与目标词语相近的词组作为提醒,只能靠肢体动作。
根据可靠的数据显示:73.39%的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仅只会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你比划我猜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还能够更好地锻炼到孩子抓住重点特征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陪孩子玩游戏也能开发智力,这些方法你学会了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