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格言大全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

wjp 1172分享

  赞可夫新教学原则:

  1、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4、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5、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苏]列.符.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布鲁纳教学四原则:

  1、教学论必须详细规定需将大量知识组织起来的方式,从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结构原则)

  2、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奖励和惩罚的性质和步调。(反馈原则) ——[美]杰.S.布鲁纳:《论教学的若干原则》

  3、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所出示的学习材料的最有效的序列。(程序原则)

  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第二,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第三,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第四页

  现代教育的重点在于指导活动和采用活动型的教学程序。这种学习类型比规课堂的学习类型更合理,这主要是因为由活动而学习比规课情境下的学习更有意义,而且更易于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美] J.M.索里:《教育心理学》第397页

  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个性的全面发展》

  学生提难题,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应战"。一个难题从提出到解决,学生提高了,老师也跟着学生一起提高,这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 茅以升:《学生考老师》,《解放日报》1980年9月15日

  为学须天资、人与师承三者并备,而师承不过聊助启发,非即学问。 --黄侃,摘自刘赜《师门忆语》,《学林漫录》第八集第35页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礼记.学记》 ( 教育格言 )

  教育者的能动作用,表现在运用精神的和物质的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长期的影响,来达到自己预定的教育目的。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则是自己努力学习与善于接受教育者对自己施加的有利的影响。教育过程是否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要看能否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能动作用和这两个能动作用是否结合得好。 -- 于光远:《教育认识现象中的"三体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呑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的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如果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什么样的人啊,幼小的,非常娇嫩的,在兴趣、愿望和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 ——[苏]瓦.阿.苏霍姆斯基:《关于和谐教育的一些想法》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怨尤也;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 ——宋张载:《正蒙.中正篇》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 ——《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

  我们还把创造认识上争论情景的方法和组织学习讨论的方法列入刺激学习和启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学生参与科学争论,不但使他们在有关问题上加深知识,而且不知不觉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苏]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第113页

    8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