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十二生肖成语】释义_典故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李婷2 1172分享

  鸡鸣狗盗,学雄鸡啼叫,装狗进行盗窃。成语故事源自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学鸡啼叫,骗开城门”。后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

  1成语资料【读音】jī míng gǒu dào

  【英译】(ability to) crow like a cock and snatch like a dog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学鸡打鸣,学狗偷盗;[1]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本事。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旁门左道、邪门歪道、鼠窃狗盗

  【反义词】光明正道、不二法门、正人君子

  【同韵词】文君新醮、不出所料、夺人所好

  【谜语】孟尝君的门客

  【歇后语】孟尝君过函谷关[2]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2]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成语典故《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1]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他害怕秦王反悔,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怎么还没睡蹭实就鸡叫了呢?但也只得按照规定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离开秦国,逃回了齐国。[3]

  3成语辨析【正音】鸣:不能读作“niǎo”。

  【辨形】鸣:不能写作“明”;盗:不能写作“道”或“到”。[4]

  4成语示例◎报仇的这桩事,是桩光明磊落,见得天地鬼神的事,何须这等鸡鸣狗盗,遮遮掩掩。(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

  ◎他没什么大能耐,只会干些鸡鸣狗盗的小事。

  5成语评说“鸡鸣狗盗”这个故事中的孟尝君田文先生当时任齐国相,手握重权,家里养了门客数千人,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先生,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先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先生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世人一谈起田先生,多会认为他是爱惜人才的模范,被传为千古美谈。

  然而王安石先生有篇不足一百字的短文《读孟尝君传》,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你若视宵小之辈为“人才”,那么真正的人才是不会为你所用的。这就是东汉文学家赵壹所说的“邪夫显进,直士幽藏”。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单位也好,邪夫显进之日,即直士幽藏之时,概莫能外。

  6鸡鸣狗盗文言文

  孟尝君患之,篃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典故

  溯源《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相位先废后复,并“脱于虎豹之秦”,这都依赖于鸡鸣狗盗之辈。

  注释

  齐国孟尝君出使秦国,却被秦昭王扣留,孟尝君的一个食客于是装狗钻入秦国大营偷出一件珍贵的狐白裘献给秦昭王的宠妾燕姬,求燕姬给秦昭王说情,好放了孟尝君。秦昭王果然同意了,孟尝君逃至函谷关时秦昭王后悔,又下令追捕。孟尝君的另一食客于是装鸡叫,引的周围的鸡齐声鸣叫,骗开城门,使孟尝君得以逃回齐国。后人于是把孟尝君的门客称为鸡鸣狗盗之辈。

  成语故事

  故事一:在战国的时候,齐国有一个贵族叫孟尝君,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在这三千门客之中,不少人有各种各样的本领和才学。但其中也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当时是齐国的相国,名声很大,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使用了两种手段。对楚国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去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收下了,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但是秦国的国相很嫉妒他,劝秦王把他杀掉,他们对秦昭襄王说:“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况且,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把他送回去,秦国就危险了。”秦昭襄王听信了,于是把孟尝君软禁起来。以免他回去后对秦国不利。

  孟尝君得到这个消息后很着急,赶紧托人去向秦王的宠妃燕姬求救。燕姬要孟尝君送她一件非常贵重的白狐裘,但孟尝君只有一件白狐裘,而且已送给秦王了。这时门客中有一个善于偷东西的人,他在黑夜中潜入秦宫,偷出了那件白狐裘。孟尝君立刻把它献给了燕姬。燕姬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孟尝君料知秦王事后会后悔,决定立即逃走。逃到函谷关时,正是半夜。关上规定,每天鸡鸣以后才能开门让商旅通过。在这危急关头,门客中又有一个善于模仿鸡叫的人,模仿起鸡叫来,如同真鸡叫一样,引起附近村中的鸡都叫了。守关的人听到鸡叫,便打开关门,让孟尝君一行人过关,从而逃出了秦国。等到秦王反悔派兵追来时,孟尝君一行已越过秦国最后一道关口。这次孟尝君能够虎口脱险,全靠“狗盗”、“鸡鸣”之徒。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随着门客的增多,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但鸡鸣狗盗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

  故事二:孟尝君名田文,他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从齐威王到齐宣王,田婴立下了很多功劳,并且在齐宣王时出任齐国的丞相,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齐宣王去世以后,儿子湣王继位。三年以后,齐湣王把薛邑封赐给田婴,以表彰他的功绩。

  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初五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5月出生的孩子长到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的,还是由门户授予的呢?”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

  不久,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不断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感到很奇怪。”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十分器重他,并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孟尝君对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派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人劝说秦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他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派人去见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那个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忽然,宾客中有一位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说:“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他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狐白裘后,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昭王后悔放了孟尝君,便立即派人驾车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人出关,孟尝君担心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忽然,宾客中有一人学起了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孟尝君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出关不久,秦国追兵果然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就只好无功而返了。

  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觉得脸上无光,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得到解救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不分贵贱的做法。[1]

  孟尝君小传

  孟尝君是薛国(今官桥、张汪镇一带)国君田婴之子,田婴死后他继承封爵,称薛公,号孟尝君,以养士而闻名天下。

  孟尝君可说是“生不逢时”。因“五月五日生不利其父母”,曾被遗弃,母亲暗中喂养,他才免遭不幸。长大成人后,田婴见他聪明过人,能言善辩胸怀大志,才转忧为喜立他为太子。孟尝君即位后,广招天下贤士,不问是官吏还是逃犯,是名人还是庸人,他都热情接待。平时与门客闲谈,他都让随从躲在屏风后面记录,记下门客的家庭住址及生活情况。门客知道后深为感激,发誓报效知遇之恩。各地人士慕名而来,门下食客竟达3000余众。

  孟尝君食客三千,其中鱼龙混杂,人品各异,亦有成大器谋大事者如苏代、冯谖等,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匡扶国家,以丰功伟绩名载史册。然而仅凭一技之长传流于世者也不乏其人,“鸡鸣”、“狗盗”之徒便是其中之一。[5]

  7启示紧急时刻有一些平时看来只有微不足道本领的人。往往能发挥关键的作用。要善于用人之长,不要轻视小人物。

鸡鸣狗盗【十二生肖成语】释义_典故_近义词_成语故事

鸡鸣狗盗,学雄鸡啼叫,装狗进行盗窃。成语故事源自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学鸡啼叫,骗开城门。后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 1成语资料【读音】jī mng gǒu do 【英译】(ab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18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