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10篇)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1
冻浦鱼惊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有名的孝子琅邪临沂人王祥特别孝敬父母。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一直都衣不解带地伺候在父母身边,汤药要自己先尝后给父母喝。有一次母亲想吃活鱼,正值冬天,王祥脱衣刨冰,突然河上的冰融化,鲤鱼自己跳上来。
【典故】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晋书·王祥传》
【释义】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为孝亲之典。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成语举例】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 北周·庚信《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2
迢迢千里
【成语故事】传说汉明帝时期,汝州南城秀才张邵与楚州山阳秀才范式,两人结伴到洛阳应试。他们结为莫逆之交,相约来年重阳在张邵家聚会。范式因经商误了约期,便自刎而死。他的灵魂千里迢迢去会张邵。张邵也千里迢迢去拜谒范式的尸体,之后也自刎而死。
【典故】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 唐·高适《秋胡行》
【释义】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遥远
【近义词】千里迢迢
【其它使用】
◎ 地盘不能算宽广,然而,一群群挈妇携幼迢迢千里逃来的难侨,一位位旅居异邦孤独无靠的老伯老姆,松下紧张的情绪,拎起皮箱藤箧,欢欢喜喜跨向新居。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3
饥附饱飏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前燕王的儿子慕容垂因受到排斥就去投奔亲秦王苻坚。苻坚十分隆重地迎接他。宰相王猛认为慕容垂有雄才大略,应该杀了他。苻坚不听。权翼认为慕容垂是饥饿的老鹰吃饱了就会离开。后来慕容垂成为后燕的第一位君主。
【典故】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
【解释】附:依附,归附;扬:飞扬。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很势利
【相近词】饥附饱扬
【反义词】忠贞不渝
【成语举例】满少卿饥附饱飏,焦文姬生雠死报。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4
剪须和药
【成语故事】唐朝初年,李勣忠心效力朝廷,皇帝认为他是一个可托付大事的人。一次李勣生了重病,医生说要用胡须作药引。皇帝立即自剪胡须给他当药引和药,不久李勣病愈入朝拜谢,磕头磕到流血。皇帝说:“这没什么,我是在为江山社稷考虑。”
【出处】勣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尝暴疾,毉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帝曰:‘吾为社稷计,何谢之。’ 《新唐书·李勣传》
【解释】剪:剪掉;须:胡须;和:调制。剪下胡须调制配药。比喻体恤下属。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5
决一雌雄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两军在广武对阵,双方的军士和当地的百姓都怨声载道。项羽急于要消灭刘邦,他对刘邦说:“天下争雄只有你我二人,我不想兴师动众,单独与你决一雌雄。”刘邦笑着谢绝,表示愿意斗智而不是斗力。
【出处】天下匈奴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近义词】决一胜负、鹿死谁手
【相反词】不分胜负
【成语例句】
◎ 在一大批强手咄咄逼人的情势面前,只有陶桂林的馥记营造厂拒绝当轿夫,但陶桂林又敢不敢和十几家洋行决一雌雄呢?
◎ 这一凑,就是十来个:较量、比武、争夺、比试、争雄、打响、决一雌雄、一分高下、逐鹿中原、拉开战幕……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6
锦囊佳句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李贺身体很瘦小,经常带着一名书童,骑着一匹弱马,在郊外闲游,看到漂亮的风景,即景生情写下几句,放到书童背上的锦囊中。傍晚回家就立即拿出这些锦囊佳句出来整理成篇。每天都有新作品问世。
【典故】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释义】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用法】作宾语;指优美的文句
【相近词】妙语连珠、锦囊佳制
【示例】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这机此已伏矣。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7
鹊巢鸠占
【成语故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讲到鹊巢鸠占的事情,原诗《召南·鹊巢》如下:“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辆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辆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辆成之。”
【出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诗经·召南·鹊巢》
【解释】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
【用法】作宾语、补语;指占有别人的东西
【相近词】鹊巢鸠居
【示例】验先朝牒状,红泥出印床,无奈鹊巢鸠占,不认关防。 清·蒋士铨《第二碑·题坊》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8
决胜千里
【成语故事】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典故】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史记·留侯世家》
【解释】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决策
【近义词】稳操胜券
【成语造句】
◎ 古语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 运筹,是军事家们必备的基本功,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说的运筹的重要性。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9
空穴来风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宋玉陪楚顷襄王到兰台游玩,楚王迎着凉风感慨他与百姓共享它,宋玉借风劝谏他说:“枳句来巢,空穴来风”,不同条件会产生不同的风,你的风经过明山秀水是芳香的,百姓身处陋巷混浊之地是腐臭的。
【出处】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战国·楚·宋玉《风赋》
【解释】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流言蜚语
【近义词】流言蜚语、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反义词】斑斑可考
【成语造句】
◎ 美国匹兹堡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美籍华人科学家罗哲西评论说:中国古生物学研究近年来的巨大成功不是平地惊雷和空穴来风,它是一部科学史剧,经过漫长的序幕之后才出现高潮。
◎ 这种空穴来风是十分阴狠的。
古代历史初三成语故事导读10
量入为出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派属官卫凯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卫凯到关中,见地方势力太大,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建议加强控制。曹睿继位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卫凯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
【出处】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解释】量:计量。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
【近义词】量入制出、精打细算、量入为用
【反义词】入不敷出
【成语例句】
◎ 刘仲藜同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在明年的预算安排上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不许打赤字预算,也不允许留硬缺口。
◎ 他说,贷款消费只是在消费的支付方式上给予了更灵活的方式和空间,但并不改变消费决定于收入这样的大前提,工薪族更要注意量入为出,开源节流,所以,贷款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