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公务员申论复习策略

成浩1254分享

申论考试中,会有各种题型,而综合分析就属于一种常见的题型,其中包含有启示题。对于这种题考生往往很无奈,因为考生们经常把启示题和提出对策题混为一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公务员申论复习策略,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省考公务员申论复习策略

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题时要站在题目中所给“身份”的角度上来作答,这个身份该如何考虑?

我们通过示例来给大家讲解提出对策题中的“身份”问题。

【示例1】 “给定资料 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示例2】 “给定资料 4”反映了 T 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示例3】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

【示例4】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示例5】假设你是某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给定资料5-6是你搜集的资料,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向领导提出意见。

【示例6】请根据给定资料1、2、3,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

【示例7】根据“给定资料4”中媒体报道针对H区狂犬病疫情和“屠狗事件”前前后后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示例8】资料8、9提到了目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请就如何提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从上述八个示例中可以看出,示例1、2、3、5中均明确地给明了身份。而示例4、6、7、8中并未给明身份。那我们应该如何来鉴定身份呢?

1明确给定身份需明辨情况

1-1需要考虑身份

在上述明确给定身份的示例中,认真的同学可以发现,示例1中“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说明材料1反映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我”亲自解决。对于这一类需要自己亲自解决的,广大考生必须考虑自己身份。材料1中的问题是仅凭一己之力不能解决的,涉及工商、质检等多部门的联合,因此,需要调动多部门的力量成立工作小组,联合解决。诚然,在此,既然领导安排“我”处理此事,肯定会赋予“我”联动多部门的权利。我们只需联动多部门,让各个部门充分行驶其职权即可。

1-2无需考虑身份

示例2、3、5中,问题的解决是“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最终来执行的,所以在提出对策时,凡是有利于该问题解决的对策都可以提出。

2未明确给定身份默认为政府身份

示例4、6、7、8中,并未明确给定我们身份,而申论考试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故而,我们应该有基本的立场——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此类未明确给定身份的题目,默认是政府身份即可。

启示分析题和提出对策题有什么区别

1、启示分析题讲究普遍性,对策题讲究针对性

启示分析题一般都是一个主体的启示延伸到另一个主体的启示,而提出的要点必须适用于材料的主体,也要适用于新的主体,包含的范围会更广,对于多种主体都适用,所以它会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性。比如题目说看到其他地方实行的政策,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有什么启示?回答的时候就必须因地制宜,提出适合其他地区的对策。而提出对策题就只需根据材料,提出解决材料问题的策略,没有主体上的一些限制,更注重的是针对材料提出对策,言之有理即可。

2、提出对策题答题要点更多方面,启示题则很单一。

提出对策题的答题要点更加多元化,不仅可以根据材料的成功经验提出对策、失败的案例得到教训,而且可以根据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者问题本身提出策略。所以答这类型的题目考虑的要更加全面。而启示题只要单方面根据题目失败的例子得到教训或者成功的例子得到启发,就不用考虑其他的了,因此这类题的答题要点是由材料直接转化而来的。

二、启示题的作答思路

谈了如何区分启示题和提出对策题之后,对于启示题的解题思路就清晰明朗多了。启示题主要是依据材料谈启示,需要考虑对象主体不一样,策略依然适用。而且启示题是只对材料失败或成功的案例答题,不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所以考生们也不用绞尽脑汁的想其他的点了。

三、启示题解答具体操作

了解答思路是仅仅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实际的操作,最好看到这类题就知道怎么下笔。这类题往往都伴随着几个主体,有时则是一个主体,所以要看情况而定。如果一个只有一个主体则直接依据材料谈启示,假如有几个主体就需要找到他们的关联性,分开谈启示。总之就是要看主体答题,不能忽视主体的重要性。

总结下来,综合分析题中的常见题型就是启示题,而启示题和提出对策题又有所不同,一定要明白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区分开来,根据答题的思路和实际操作答题。最后也希望小伙伴们遇到这类题能胸有成竹,所以问题都迎刃而解。

申论写作技巧

在申论文章写作中,只要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够对材料在概括提炼的基础上理清逻辑脉络,基本就可以写出一篇不跑题、不偏题,角度全面,立意深刻,中规中矩的文章,但是在达到基本要求“写出来”的基础之上,很多考生有更高的要求,即“写出彩”。确实,趣味盎然,生动优美的文章是吸引阅卷人注意力,从而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的制胜法宝。但是对于很多考生,尤其是出身理工科,且缺乏日常的写作训练的考生来说,写出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并非易事。语言的驾驭难度甚高,但是也不是无章可循,今天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在文章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排比的使用技巧。

排比,即使用三个及三个以上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并列句子,从而起到强调语气,增强效果的作用,很多考生在使用排比句的时候,往往陷入一个常见的困惑,即排比展开的方法。其实,我们在学习小题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在排比句展开的时候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常见的分析方法及在排比句中的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体分析法

主体分析法,即分析问题时,从该问题涉及到的不同的利益群体展开分析,常见的利益群体有:个人,集体组织,政府,社会,国家等,当然,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过于死板,在以上每一个主体范围内,依然可以按照不同的主体细化、分解。

以2016国考副省作文为例:

文明素养,是公民立身行事,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秩序和谐,长治久安的基础;是国家文明建设,彰显风范的前提。

将主体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分解,可谓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以2017国考副省作文为例:

水虽简单,蕴含真谛。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成功者之所以突破万难,勇攀高峰的基础;随境适行,随遇而安的韧性是企业家之所以历经风浪,傲立潮头的财富;普济万物,滋润众生的博爱是为政者之所以广施仁政,民心所向的前提。

二、范围(范畴)分析法

范围分析法,即分析问题时,从该问题涉及的不同范围或范畴来展开。常见的范围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再比如,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需加大投入的范围有: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不同的问题范围不尽相同,但却在我们展开排比句的时候能够派上大用场。

以2015国考副省作文为例:

科技的发展,是生产转型蜕变,经济突飞猛进的推进器;科技的发展,是观念颠覆革新,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的新引擎;科技的发展,是想象力迸发激扬,文化成果百花齐放的催化剂。

以上两种分析方法,除了运用在我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影响的时候之外,还用在文章写作中展开排比的过程中


省考公务员申论复习策略相关文章:

2021年份省考公务员申论复习技巧

公务员申论一般怎么复习方法

2021年浅谈公务员申论复习经验

安徽省考申论怎么复习方法

浙江公务员申论怎么复习方法

公务员申论如何复习方法

上海市公务员申论复习策略

公务员申论的复习技巧

2021年公务员申论复习进阶方法

浙江公务员申论复习方法

    14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