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公务员考试考查什么

成浩1254分享

一般来讲,公务员笔试成绩公布后,进入面试的人员会得到招考单位的电话通知,即通知你去进行资格审查并确认面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国考公务员考试考查什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国考公务员考试考查什么

先从最根本来说,我认为,国考考查的是你的管理者思维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

其一,管理者思维体现在,你不能再用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待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你想进入面试,你必须具备管理者的思维,你应该着重看到社会问题的本质,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你不能瞎捣乱,看到社会问题如果还依然保持在普通民众看待问题的角度,那么你不会得到高分的。这具体表现在,行测中,常识的一些选项设计需要管理者的大局观、言语理解中大部分题目正确选项是对策;申论中,你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的默认遵循的潜规则是你要具备管理者的思维,你的文章写作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所以,加入公务员考试的大军,你的思维必须开始转变成为管理者思维,像管理者一样去思考。这里,最为简单的一个例子便是,普通人看新闻联播觉得新闻空洞无力,而你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听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时候,你不觉得那是空洞无力,因为你知道当前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部分原因是民众偏离主流价值观,传统道德的缺失,信仰的缺位,所以有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家重新确立良好的道德信仰。当你看新闻能够看到这样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具备管理者的思维了。

其二,坚定的政治立场体现在,国家管理者是一个集团,你的立场必须站在集团内部,也可以说即便你不是党员,你也要尊重党,要站在党的立场,你所有的态度和观点都必须维护国家和党的利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要说假话,而只是意味着你看待问题必须理性,态度更应该是倾向于党和国家。具体表现在,行测考试中,常识题中的有利于树立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的选项往往是对的,言语理解中涉及对国家政府的用词必须把握有度,政府错了,你用词需要轻一点,比如:指责,而不能用斥责、苛责和谴责,然而如果是敌对国如日本错了,那么毫不犹豫要斥责、苛责和谴责,资料分析中的综合题,通过政府管理体现出越来越好的选项往往是正确选项。申论中,你的言语倾向也必须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你可以提出对策和建议,但是你的对策和建议是要建立在保有政府地位和形象的提前下。这些在后期你的训练中,必须慢慢去培养。

若从具体说来,行测和申论的各个小模块考查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在这方面,很多经验贴和教科书都写的非常的详细,我便不再累述。比如,申论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等。国考的副省级和地市级考试还微微有些区别,但是区别不是太大,副省级更多考查的是理论能力,而地市级更多考查贯彻执行能力,这是因为副省级作为更高的管理者当然必须有理论基础,而地市级你更多去贯彻执行就可以了,理论并没有显得那么重要。

拓展:公务员申论热点详细剖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

而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目标要求和基本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从我国当前最核心、最根本、最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的极具现实针对性的目标要求,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关的。

因此,这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也是解决当前诸多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总抓手。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乡村产业落后,造成一二三产业均不发达,乡村振兴,不但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也可以解决整个国民经济脱实向虚、城市畸形发展、结构调整艰难、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也是每个国人的梦想,更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乡村落后,使得乡村变得不生态、不宜居,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病态,乡村振兴,可以在乡村打造绿水青山、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安居生活,成就国人安居梦想。

实现乡村“乡风文明”,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复兴,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线。乡村是优秀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可以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也间接清除自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糟粕,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乡村振兴,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也可以缓解因农村人口大规模、常态化、无秩序流动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共产党人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系列转折。一是由发展城市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是发展乡村。二是由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变为脱虚向实,重点是发展乡村实体经济。三是由单纯一二三产割裂发展转变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乡村产业融合体。四是由产业依赖转变为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并重,重点是打造产、镇、人、文、治兼备的乡村新生活载体。

【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相关建议】

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三)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二)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三)建设法治乡村。

(四)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五)建设平安乡村。

五、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

(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六)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一)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

(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

(三)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

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八、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四)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五)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九、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一)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十、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二)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四)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

(五)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

(六)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拓展:申论复习重点

一、看什么

1、看标题

依据近年申论考情,大作文主要以议论文为主,各大权威新闻网站基本都有评论文章,阅读过程我们往往急于阅读正文内容,而忽略了评论文章的标题。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可以使读者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在众多文章中,看到标题就有点击冲动的文章已是成功的案例。尤其权威网站,文章大多是名家写作,更值得我们学习。例如8月16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一篇关于智能制造的文章标题为:强智能制造 促转型升级,这是典型的对称式标题,结构统一,字数一致;再例如8月15日第一版关于海宁志愿者的文章标题是:十万志愿者 一座暖心城,由量词和名词组成。

2、看素材

论证观点需要引用恰当的素材,不仅如此,社会事件、现象类素材有可能作为申论阅读材料,考试之前如果阅读过相关热点,不仅提高考生作答自信心,部分观点可以辅助咱们理解材料,有些对策还可以作为开放式提出对策题的要点。

素材来源丰富,例如央视新闻1+1,每周选取热点事件、当前社会现象进行剖析,新闻评论员的发言,大家都会重点关注,热点回顾考生们往往跳过不看,以为那是“尿点”。本咖授课过程中遇到不少同学,提起某个热点,大家都听说过,要求同学介绍事件背景,不少人却说不上,并坦言不了解具体事件。建议考生们全面了解,避免选择性观看。

3、看评论角度

时评文章剖析全面,角度多元,在议论文“称霸天下”的申论考试中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怎么看

1、时间安排

建议备考考生早、中、晚各抽取20-30分钟时间用于阅读,早上和中午建议大家阅读文章,晚上以观看新闻节目为主。每位考生情况不同,在保证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阅读时间。

2、效果自测

从过往经验来看,有些同学没少看,但是很多内容记不住、或者不知道如何应用,建议将素材分为两类:了解的和掌握的。了解类即当年或当月发生,但该事件缺乏代表性,出现频率不高,了解即可。如果某个热点频繁被议,具有典型性或普遍性特征,考生们必须掌握,事件背景、现状、原因、主流媒体看法等均要熟悉,且能完整复述。


国考公务员考试考查什么相关文章:

2022年份国考公务员考试内容详细分析

国考公务员考试条件详细说明

2022年份国考公务员考试科目分析

省公务员考试方法大全

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及内容

国考公务员考试资料分享

2022年份国考公务员考试技巧参阅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命题指导

2022年份国考公务员考试报名说明

2021年省公务员考试方法详细说明

    17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