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题示例
在行测判断推理部分的考察中,有一类常考题型,叫做“定义判断”。顾名思义,就是给你一段话,然后问以下哪个选项“符合”或者“不符合”题干所给出的定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题示例,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题示例
【例1】横向交往和纵向交往是组织内员工通过人际互动构建社会资本过程的两种工具性交往风格。横向交往是指个体通过与自身周围社会地位相似的群体建立广泛联系的过程;纵向交往是指个体能动地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建立关系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纵向交往的是:
A.每到节假日,院长都会代表学院去慰问对学院作出巨大贡献的退休干部
B.老刘对自己家的保姆非常满意,为了让保姆过完春节后继续过来工作,他赠送了保姆探亲的往返机票
C.老张为了能够继续顺利地承包村里的鱼塘,主动和村民搞好关系,每年春节都给村民免费发放几条鱼
D.某家长为了让班级任课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节假日都会给老师们发去问候的短信
【解析】该定义平行定义判断选是题。其中:
横向交往的核心信息:“个体通过与自身周围社会地位相似的群体建立广泛联系”
纵向交往的核心信息:“个体能动地”、“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建立关系的过程”
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院长代表学院去慰问属于“个体能动地”,但这些干部已经退休,并没有占据主导资源支配权,不属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因此不属于纵向交往。
B选项,老刘向保姆赠送机票属于“个体能动地”,但保姆属于个人,与保姆搞好关系,未体现“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因此不属于纵向交往。
C选项,老张通过免费发放鱼主动地和村民搞好关系,属于“个体能动地”,但村民和老张地位是相似的,都不担任社会重要职位,主要引领村中事物发展的是村委会,村民不属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因此不属于纵向交往。
D选项,家长节假日主动发短信和老师搞好关系,属于“个体能动地”,且老师在学校占据教育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体现了“与社会中占据主导资源支配的群体”,符合纵向交往。
故本题选择D选项。
【例题2】工作扩大化是指在横向水平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使工作多样化。工作丰富化是指从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使员工有更大化的控制权。
下列属于工作丰富化的是:
A.自助餐厅的伙计在面食、沙拉、蔬菜、饮品和甜点部轮换工作。
B.邮政部门的员工从原来只专门分捡邮件增加到也负责分送到各邮政部门。
C.在某传输数据系统公司,员工可以经常提出自己喜欢的工作并随后转入新的岗位。
D.在一家研究所,一个部门主管告诉她的下属,只要在预算内并且合法,他们就可以做想做的任何研究。
【解析】本题实质是本题实质是区分“工作扩大化”与“工作丰富化”,而二者区分的关键是“横向的工作多样化”与“纵向的更大的控制权”。
A选项,伙计轮换工作是横向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使工作多样化,属于工作扩大化。
B选项,从之前专门分拣到同时负责分送到各邮政部门,体现了横向水平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使工作多样化,属于工作扩大化。
C选项,提出自己喜欢的工作并随后转入新的岗位,属于“在横向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变化性,使工作多样化”,并非“从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属于工作扩大化
D选项,在预算内并且合法,员工可以做任何想做的研究,体现了“从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且能够“使员工有更大的控制权”,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成语盘点
【例题】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________。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 B.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
C.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 D.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第一空前面的“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故第一空应表达“能透彻说明问题或高明的见解”之义。B项“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然而,假如我们按照“不刊之论”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去理解,即当成不能刊登的言论或不正确的见解,那就犯了“望文生义”之错。结果就很有可能在选择第一空词语时就把B项排除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储备一些这类成语,并准确记忆它们的正确释义,避免走入其词义误区。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除“不刊之论”外、比较重要的容易被“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不忍卒读:
【正确释义】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错误理解】形容文章写得差,让人不想读。
2.不赞一词:
【正确释义】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错误理解】不发表赞美之言。形容文章写得差。
3.差强人意:
【正确释义】差,稍微。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错误理解】不能令人满意。
4.此起彼伏:
【正确释义】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
【错误理解】这个出现或产生,那个消亡或消失。
5.春风化雨:
【正确释义】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错误理解】良好的自然环境。
6.瓜田李下:
【正确释义】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用“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错误理解】种瓜的田地里,李子树下面,形容田园风光。
7.和光同尘:
【正确释义】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事态度。
【错误理解】与尘世同流合污。
8.口若悬河:
【正确释义】说话像瀑布流泻一样,形容能言善辩。
【错误理解】随口乱扯,胡说八道。
9.美轮美奂:
【正确释义】轮:高大;奂:文采鲜明。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错误理解】景色美丽迷人。
10.明日黄花:
【正确释义】原指重阳节一过,赏菊的节令就过去了,菊花日渐枯萎,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错误理解】明天的“黄花菜”,形容等待时间长。
11.求全责备:
【正确释义】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错误理解】委曲求全。
12.首当其冲:
【正确释义】冲,要冲。指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错误理解】首先冲在前面的人。
13.文不加点:
【正确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错误理解】文章里没有标点符号。形容写作水平不高。
14.尾大不掉:
【正确释义】掉:摇动。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错误理解】尾巴太大,不能摆脱。
15.万人空巷:
【正确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错误理解】容得下万人的空旷的巷子。形容环境寂静冷清。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秋节常识
中秋节关键词:婵娟、桂花、桂树、玉盘、金镜、冰轮、素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阳关曲》(宋·苏轼)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洞仙歌》(宋·晁补之)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琵琶仙》(清·纳兰性德)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太常引》(宋·辛弃疾)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公务员行测考试定义判断题示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