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大学宝典 > 期末论文 > 思修论文 > 大学生思修论文实践报告2000字

大学生思修论文实践报告2000字

巧绵21146分享

2022大学生思修论文实践报告2000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一体的课程,实践教学在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大学生思想实践报告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思修论文实践报告2000字

思修论文1

一、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的观的教学。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只是理论教学为主,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教育环节,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在课堂当中产生比较严重的烦躁情绪。

(一)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教材,是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上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都是局限于道德领域上的灌输,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脱离了实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中没有没有显示的依托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懂得学与致用,造成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不能及时对道德现象进行及时的判断,从而到学生们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因此在以往教学内容上更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建立、健全与当代大学生实际身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成果性。

(二)专题教学不突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的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以法律修养这门课程专题教育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理念模糊,对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存在一定的难点。

二、完善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途径

(一)教学内容因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内容与时代进步相统一,现有的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教学的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较缺乏,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散漫,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要把社会的热点问题融入到课程中,针对社会的的热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大学生学会分析社会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可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入其中,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一直是热门的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步的凸显,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过程

(二)优化教学手段。在科技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建立起鲜明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掌握基本知识,让学生学活,用活的理论知识应用大众媒体中,提高学生的内容学习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单向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能形成很好教学实践效果。改变教学手段,使学生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能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技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与人的交流的工作,而不是机械交流,没有感情的教育是无法让人信服的。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行解释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很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是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借鉴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果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积极的引导学生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们应该要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关键性,在教学环节中不能一味的只强调僵硬的理论知识,应该重视学生的上课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细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思修论文2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3)活跃课堂气氛,改革授课方式。传统的法律授课方式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难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课堂效率较低。因此,授课老师应当在法律素养的课堂中充当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的形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思修论文3

摘要:文艺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入优秀文艺作品,有利于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艺作品;思想道德;修养;作用

文艺作品是对时代生活包括社会政治道德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而文艺作品形式丰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文艺作品欣赏作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大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对接。

一、文艺作品对思修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思修课的教学实践中,选择优秀文艺作品并加以恰当的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思修课的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是一个求知欲强、感情丰富、注重审美的特殊群体。一味地讲解概念、罗列理论、照本宣科,必然会使学生厌烦。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趣味性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穿插优秀文艺作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符合思修课涉及面广的特点。将思修课教学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极大地提升课程的趣味性,有效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到爱国主义科学内涵这部分内容时,播放《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具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配乐诗歌朗诵,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一定会比按照书本内容向学生讲授爱国主义的定义更加吸引学生。

2.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思修课的认识

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课程,思修课有其特殊的教学规律。课程的组织实施不能单纯靠教师“教”,也不能简单地解释知识点、辨析概念,而是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心去感受、体会、实践课本知识,只有学生真正认同了书本上的观点并付诸行动,思修课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思修课需要学生用心灵感悟,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层次认识。

文艺作品对一个人的灵魂净化、精神陶冶具有重要作用。受优秀文艺作品的感染,受众会主动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和感悟。因此,在思修课教学中辅助以文艺作品,能够使枯燥的理论灌输变得生动形象,使简单的说教变为深刻的个人反省,从而感染和带动学生去思考和感悟,由表及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认识。比如,在讲到理想信念这部分内容时,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红岩魂――白公馆革命先烈斗争史”展览,用革命前辈震撼人心的斗争经历和对革命理想至死不渝的坚强信念去涤荡学生的灵魂,一定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

3.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课堂氛围表现为课堂纪律良好、师生相互尊重、学生精神饱满、教师充满自信,课堂呈现热烈活跃与祥和的气氛。而思修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注重对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洗礼,更加需要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通过合适的方式将文艺作品引入思修课课堂,引导学生去感悟、思考道德问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具体来讲,一是有利于构建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大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在传统课堂环境中,教师一人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观点和概念,对学生的心理感受考虑不多,因此学生觉得教师不尊重、不肯定自己,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文艺作品的引入可使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转移到对文艺作品的思考,有了自己思考的空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二是有利于实现从教师机械灌输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转变。在思修课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讲解分析上,不能达到思修课启迪思想、培养优良作风、完善人格的教学目的。文艺作品的引入使教师从“输送人”转换为“引路人”,引导学生去理解概念,分析事物特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和探索。比如,在讲授法律基础内容时,一味地介绍各类法律条文,不如组织学生观看《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电视节目,让学生看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在生活中如何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从而感受到法律知识的巨大作用,自己去熟悉、学习法律知识。

4.有利于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善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硬件的升级、完善,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逐渐普及。多媒体可以帮助教师很容易地把图片、声音、动画等搬进课堂,形象直观地展现事物,最大限度地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多媒体也扩展了课堂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而文艺作品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大大增加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频率,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影视片段、配乐诗朗诵、专题录像等形式的文艺作品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利用,一般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完成交互式操作。

5.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特别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快餐”文化泛滥,浮躁、急功近利情绪膨胀,大学生整体缺少人文素养,通过思修课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而文艺作品关注的是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体现,优秀文艺作品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沃土。一个文艺形象的性格、品质、心理特征、行为准则及其追求目标等各种表现,对其分析、评判、扬弃便是人文教育的素材。例如:一篇优美的诗歌可以让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的同时,领略文学艺术的巨大魅力;一部内容深刻的影片,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是道德(法律)案例,还会是对社会责任感的重新认识。

显而易见,文艺作品在陶冶大学生情操,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观察、思索和实践,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艺作品在思修课中的应用方法

虽然文艺作品对思修课教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不容易,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教师要对授课内容和学生有深入的了解,了解课本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或者观点、学生的思想现状怎么样,以便于寻找内容合适的文艺作品。也就是说,课堂上运用的文艺作品要与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喜好紧密关联,既高于课堂又不能脱离课堂。

其次,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入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引入要和整个课堂环境协调,要有引导性和总结性语言,如告诉学生为什么要欣赏这一部作品,在欣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欣赏结束要组织讨论等。

再次,教师要扩大知识面,掌握一些课件制作技能,根据课本内容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比如,为诗歌朗诵选择背景音乐,对影视资料进行剪辑等,使之符合课堂需要。

最后,教师平时要多听、多看、多想,积累丰富的素材,注意提炼素材中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精华,对素材进行深入研究后再传授给学生。

思修论文4

一、“学以变化气质”

张载在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人合一”说,他说:“阴阳者,天之气也,刚柔缓速,人之气也。生成履帱,天之道也;仁义礼智,人之道也。损益盈虚,天之理也;寿夭贵贱,人之理也。”(《张子语录中》)这里所说的“天”,指“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与人都统一于气,人之气源于天之气,人之道源于天之道,人之理源于天之理。他把“人性”分为两个层次,即“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人性论,从而奠定了他“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气质之性”张载指出:“气质犹人言性气,气有刚柔、缓速、清浊之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气质。”(《经学理窟•学大原上》)在张载看来,“气”扩散开来的状态万殊不一,故人所禀受的“气”也各有偏全,也就使“气质之性”呈现出善恶混杂的状态。“气质之性”中包含着人的生理或生存本能,如饮食男女之类,在一定限度内的存在是正当的,人人皆不可免,但如果不加节制,便会累其心而丧其本“性”。张载认为,“天地之性”是人和宇宙间所有有形之物在成形以前就已先天赋予了的太虚之本然之性,是一种“久大”永恒的纯粹的至善性,是人所有善的道德品质的本源。张载明确提出气质之美恶虽是与生俱来所受的定分,但只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与修养,“学”之不懈,“变化气质”而立于“天地之性”,去其气质之恶与偏,任何人都能成“圣”成“贤”。

二、“礼以持性”

张载认为,“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发展的“变化气质”过程就是“成性”的过程,而完成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礼以持性”或“知礼成性”。在他看来,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就是立于“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其核心是“礼”。张载强调:“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他十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以礼成性”,推行设礼、明礼、守礼。张载很注重“礼”在“成性”中的作用,他的“礼”教观念重视“礼”对人内在道德品行的提升,以达善为本。他认为“礼本天之自然”,“礼不必皆出于人,至于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经学理窟•气质》)同时,他还强调“礼之原在心”,“礼”之体是“天道”自然,而制礼、行礼等“礼”之用。他指出:“盖礼之原在心,礼者,圣人之成法也,除了礼,天下更无道矣。”张载特别强调在贯穿学“礼”、得“礼”、行“礼”等“礼以持性”、“知礼成性”这个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全过程中,应首先“立于礼”,即“立本”、“立心”或“中道而立”,先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弘之,无中道而立,则穷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则无地以崇其德。”(《正蒙•中正》)心有所据守,才能不违于礼,才能“崇其德”,实现“知礼成性”“,礼”立则“性成”,“性成”则“道义立”。

三、“知礼成性”的方法与途径

张载的“变化气质”、“知礼成性”与其修养功夫是紧密相关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

1.“大其心”。

所谓的“大其心”,就是以己心而合于“天道”。张载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正蒙•诚明》)在他看来,以“心”统“性情”,只有“尽心”才能知“天道之性”,“心”是一个人识“性”的工具。“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在张载看来,即使个人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等感性认识的“见闻之知”也是非常狭隘的,极容易形成自己的“私意成见”,很影响到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道德教育与修养首先必须做到“大其心”,才能超越狭隘的“私意成见”,达到天下万物有机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载特别主张,“大其心”便是“平物我,合内外。如是以身鉴物便偏见;以天理中鉴则人与己皆见。……只为天理常在,身与物均见,则不自私”。(《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立诚”。

张载认为,“诚”乃“天所以长久不己之道”,既是个人“尽心知性”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所谓“立诚”,就是通过“穷理尽性”,使个人扫除己私而顺乎“天道”。他说:“‘屈伸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以伪也。至诚则顺理而利,伪则不循理而害。”(《正蒙•诚明》)人如果“至诚”则顺应了“天道之性”,就具有道德价值。张载把《孟子》“良知良能”说,与《中庸》的“诚明”说相结合,提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因而,只有以“立诚”这个“知礼成性”的基本方法,去除个人私欲,才能使个人复归“天地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张载在《西铭》中明确提出了“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西铭》被认为“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二程集•伊川文集》卷五),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性命之学,忠孝仁义之理。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蒙•乾称》)他主张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都来自同一个“气”,因而应将乾坤当作父母尊长,视天地为自己的躯体与本性,将世人看作自己的骨肉同胞,把万物作为自己的亲密同伴。他将“仁孝之理”从血缘家族拓展到了宇宙天地,提出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也应当像对父母那样同样尽孝道,认为国家社稷是君为父母、臣为家相的道德大宗族。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尊高年”、“慈孤弱”的道德要求,主张应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世人的生活准则,在有限而坎坷的人生中,用道德的自律与践履,达到“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4.“克己”。

张载认为“克己”也就是“无我”,即人应当“以理义战退私己”,(《横渠易说•下经》)“反归其天理”,以“立天理”(《经学理窟•义理》)而去私欲,不断地克服“私己”、“人欲”和主观偏见,才能最终改变自身“亦是一物”的客体地位,而达到与天地同德的境界。他说:“今见人意、我、固、必以为当绝,于己乃不能绝,即是私己”(《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而“人欲无厌,而外物有限”(《学大原下》)。在张载看来,人若徇“私己”、“人欲”,任其发展,则“天理”就会丧失,就必致于行为恶,导致人格尽丧,“天理”无存。这里的“人欲”,除“饮食男女”的本能之欲外,还指人的“利己”之心。这种“私己”之心既违背了“天理”,也必然影响到人的行为价值。因此,必须“不为外物所役”,“不以嗜欲累其心”(《正蒙•诚明》),达到“无物我之私”的道德境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张载“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理论基础、作用、目标、内容、过程及方法原则等方面问题。张载在他毕生教育教学实践和创立发展关学的学术追求中,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的名句和理念,形成了“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对宋明理学尤其是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做出了极大贡献。张载“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从“天人合一”和“知礼成性”的理论基础出发,以“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为其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的摘要内容,以“大其心”、“立诚”、“民胞物与”、“克己”等为其德教育与修养的原则与方法,有效实现了道德教育和修养本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通过其内化功能而“滋养人德性”、“内外发明”、“内外交养”(《经学理窟•气质》),以至“位乎天德”。张载“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对后世的诸多教育家和教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更是推崇备至,称赞道“:呜呼!张子之学,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附录•王夫之张载正蒙注序论》,《张载集》)张载丰富深刻的“知礼成性”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思想,尤其是他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作用、目标、内容及方法等问题的论述,以及人的外在行为规范化与内在人格的完美化有机结合等观点,对于当代教育尤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思修论文5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取向,将产生极大的作用.本文将重点谈谈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与同仁探讨,以求得廓清教学中的一些是非曲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观价值取向

一、探讨的缘由

就一般而言,“价值”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关性,是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及其对主体而言的意义.教育的价值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质特性基础之上的,是教育对于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而言所具有的意义。追求价值是教育教学活动重要的驱动力,而且教育教学还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的内容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还意味着我们对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种价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实现我们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

因此,如果没有动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没有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整个价值系统就会成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课程的真正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而很多老师没有重视这一点.

二、教学实践中形成“基础”价值取向的依据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理论武装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理论认识、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根源。因此,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具有怎样的素质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形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基本目标,并由此出发形成一条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线索。新课程在展示其全新的结构体系和内容安排的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础”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教学的至高宗旨是以此为方向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并进而引导其行为。这一方向既要落实在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教学中,也要体现在法律修养的教学中,要在教学中避免具体地、逐个地讲解法律条文。可以说,政治性与科学性共同构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程生态”,政治性是其根本方向,科学性则是其生命之源,新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要做到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必须把思想、道德、法律领域社会性的要求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内在需要,事实上,在这些领域的社会性要求中包含着许多对于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性生存等方面内容的关注。因此,我们的理论教育一定要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分析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深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思想实际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并引导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把规范领域社会性的要求放到社会实践的情境中去体验,才能形成学生在实践中遵循规范的心理基础,并成为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

(三)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新教材从社会秩序结构的角度,把这个法哲学、社会哲学中的问题以全新的面目展示在我们面前,把思想、道德、法律放到社会规范的层面上让我们重新认识:思想、道德与法律都以社会为其发生的基础,它们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在实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立足于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基础之上,共同构成影响社会秩序的要素;它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综合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来形成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的社会秩序。可以说,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是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四、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笔者以为,在教学实践上尝试以下方法,将有益于促进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案例导入法。在强大的理论逻辑下凸显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内容体系三大组成部分均具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现实出发,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转化设计成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人入胜的案例,把案例分析作为实施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这一过程也是把抽象的理论还原到丰富的实践中并从实践中提炼和升华理论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具体生活来观察、分析他们的思想、行为的根源及其与规范、理论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挖掘的问题和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积极地融入到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第二,专题研讨法。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各个环节之间既有一致的精神相贯穿,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我们可以以这些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专题。以“爱国主义”的教学为例,“国家利益”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中首次引入的概念,我们可以在“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节中设置“国家利益”专题,列出“国家利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家利益的判断依据和分类”以及“国家利益的实现途径”等专题,在研讨中把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第三,对话教学法。对话式教学在德育领域并不是一种新方式,我们可以把事先设定的“案例”和“专题”作为对话的主要内容,通过充分展示价值公理、展示冲突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形成共识,并由此在思想情感上、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上不断走向理性与成熟。总之,在”基础”课中,讲清并正确处理好价值取向问题,是决定这门课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它,不然的话,我们必将为自己的失误而埋单。



大学生思修论文实践报告2000字相关文章:

关于大学思修论文范文5篇

2021思想道德修养论文1500字

大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2020年

2021思修论文格式模板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