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的汉语修辞
推荐文章
在行测言语理解中,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的汉语修辞,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的汉语修辞
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叫比喻。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A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似、仿佛、好比、像……一样、如同……一般”等连接的,叫明喻。B、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词语“是、成为、变成、等于”等词语替代比喻词连接的,叫暗喻,也叫隐喻。C、借喻: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比喻除了以上还有:引喻、较喻、修饰喻、同位喻、否定喻等。
2、比拟
把物当人来写,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叫比拟。它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拟物则是把人當成事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3、夸张
言过其实地强调或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的修辞格,叫夸张。
A、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等方面言过其实,叫扩大夸张。
例:瞌睡来的时候,眼皮像有几百斤重。B、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方面言过其实,叫缩小夸张。例:听说他们回来了,我恨不得一步赶回家。C、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同时出现的,叫超前夸张。例:问还没有开始,答就已经完成了。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例:巾帼不让须眉。
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义,给人以深刻印象。一句话,兼有两种意思,表面说的是甲义,实际说的是乙义,叫双关。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6、反语
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例:你的武功不错吗,才几下子就把这张死椅子坐活了。
7、设问——引起注意和思考。
无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无答,自问自答。
8、反问——增强语气,引人思考
置疑而问,故意提问,问中有答,问而不答。
9、拈连
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敘述时顺势把甲事物的词语拈来连在乙事物的身上,叫拈连。例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例2:八路在前线革命,地主在家乡革命,而你,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革起命来。
10、引用
写文章,有意引用现成语(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法叫引用。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強说服力,富有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11、对偶
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对偶。A、正对:意思相同或目的相似。例:春天繁花遍野,秋天果实满山。B、反对意思相反或目的相反。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C、串对上下句构成承接、假设、因果、条件等关系,是串对。例: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子。才饮长沙水,又食乌江鱼。
12、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例: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3、层递(也称递进)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按照事物的深浅、高低、大小、轻重等顺序排列起来,叫层递。A、递升: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等顺序一层一层地增加,叫递升。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就这样传开了。B、递减:和递升相反,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等顺序排列起来,叫递减。例:刚开始时有一大片掌声捧场,不久就只有一小片,再后来才有三五人,到最后连半个掌声也没有了。
14、复叠
复叠是同样的字、词、句接二连三地重复使用,以加強表达效果,使音节铿锵。叠字、反复都是复叠。叠字为了模拟声音、加强声音和形象,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就是叠字。例子(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反复是指重复使用词、短语或句子。
15、对比
把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叫对比。例:你们都有优点,有的勤劳,有的智慧;你们也有缺点,有的死了未埋,有的埋了未死。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別是非。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为鮮明的形象和极为强烈的感受。例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16、通感
感觉相通,叫通感。例:她的声音好甜。灯光亮得冷冰冰的。
拓展: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解题技巧
纵观逻辑填空部分,总体还是考察两部分内容:语境以及词义辨析。对这两部分来说,我们首先可以从语境,尤其是上下文语境着手,找到呼应关系,快速排除干扰性选项,然后从词语的辨析角度进行排除,最终选择正确选项。
例1.胡适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科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步骤:首先要能 ,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之后要能对提出的假说做严格的论证或实验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粗取精 言之成理 B.不拘一格 革故鼎新
C.吐故纳新 有的放矢 D.标新立异 去伪存真
解析:突破口为第一个空,“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为第一个空的解释说明,则第一个空中应该选择具有“新问题、新想法”即创新含义的词语,所以首先能够排除“去粗取精”和“不拘一格”。再看第二个空,通过常识我们可以知道,假说是指根据已知的事实对未知的事物进行的推断,所以假说并非全部是科学合理的,那么对假说要有一个分析论证或者辨析过程,即分辨它的真假性的一个过程,所以第二个空格应该选择“去伪存真”。即正确选项为D。
例2.我们现在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应该仅仅是对某一片特定区域的 记录,它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而过去,地图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手工绘制作品,且有着各种不同的主观色彩,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而言,不同的地图表现出来的内容会 。如今,人们加诸地图的主观性正在逐渐消失,人类随之失去的,也是地图蕴含着的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晰 如出一辙 B.真实 殊途同归
C.客观 千差万别 D.全面 各有千秋
解析:首先看“它必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实际上和第一个空构成并举呼应,则第一个空中所填词语也应该含有“严谨”之意,或者所填词语和该词倾向性要一致,所以首先能够排除A、D;再看“地图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手工绘制作品,且有着各种不同的主观色彩”,那么不同的地图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应该是不同的,二者也构成并举呼应,“殊途同归”意为不同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目的,并没有不一致这一含义,而“千差万别”意为完全不一样,和题干相符,所以这道题选择C。
上述两道题主要要求做题时候要观察到上下文中的呼应关系,尤其是解释、并举呼应,同时也应该对言外语境进行简单了解,例如一些常识、写作背景、作者意图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对一些同话题词语进行辨析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例3.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辨和理性的 。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科学精神是消除各种 ,破除种种迷信的利器。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盲从、不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失效 误解 B.匮乏 罪恶
C.缺失 愚昧 D.苍白 无知
解析:首先看第二个空,科学精神是破除迷信的利器,那么说明第二个空中的词语应该与“迷信”构成并举呼应,纵观四个选项,只有“愚昧、无知”与之相呼应,而“误解、罪恶”与“迷信”并非倾向性一致,同时也能看到科学精神与“愚昧、无知”构成对比呼应,而A、B则不可,排除A、B;再看第一个空格,根据搭配我们可以知道“思辨和理性的”缺失是符合习惯的,可是如果说“苍白”,实为不妥,所以排除D,选择C。
拓展:行测奇偶性的三种应用环境
一、题中出现了奇偶字眼
【例题】
A、B两个班级,拥有的人数一奇一偶,A班人数的3倍与 B班人数的2倍之和为114人,问哪一个班级人数一定为偶数?
A.A班 B.B班 C.A班B班均是 D.无法判断
【解析】
3A+2B=114,2B一定为偶数,所以3A也为偶数,得到A为偶数。题目明确告知A 、B两个班级一奇一偶,因此选A。
【例题】
某班部分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张试卷有50道试题。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道给3分,不答的题,每道给1分,答错一道扣1分。试问:这部分学生得分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A.奇数 B.偶数 C.都有可能 D.无法判断
【解析】
本题要求出这部分学生的总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应从每个人得分的情况入手分析。因为每道题无论答对,不答或答错,得分或扣分都是奇数,共有50道题,50个奇数相加减,结果是偶数,所以每个人的得分都是偶数。因为任意个偶数之和是偶数,所以这部分学生的总分必是偶数。
二、不定方程
【例题】
满足等式1983=1982x-1981y的一组自然数是
A.x=12785,y=12768 B.x=12784,y=12770
C.x=11888,y=11893 D.x=1947,y=1945
【解析】
由于1983是奇数,1982x是偶数,则1981y必是奇数,即y必是奇数,排除AB,然后代入C尾数法验证C符合题目。
公务员行测复习常考的汉语修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