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吹奏自学速成有什么技巧
竹笛原本就是高音乐器,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清脆、水灵。没接触过笛子的人要怎么自学呢?学笛子会不会很难?
笛子吹奏自学速成技巧
吹奏的呼吸是指吹奏中气息的运用,正确运用呼吸对于吹奏管乐器十分重要。如果方法不当,不但不可能学好吹奏,还会影响身体的建康。呼吸方法得当(合乎生理要求),除了吹奏上的需要,还能使吹奏者肺活量增大,从而扩大血液与气体的交投,促进血液循环,旺盛代谢作用。横隔膜的运动也能促使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这样反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主要依靠胸廓中、上部肋间肌参与进行的呼吸形式叫胸式呼吸。这种方法吸气量虽相当大,但由于横隔膜处于被动,致使吸气量仍然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肋骨支撑,肋间肌的伸缩力受到制约,缺乏弹性,不易控制。运用这种呼吸方法吹奏,往往感到气不够用,发音也不能达到结实有力。
另一种呼吸形式是,主要依靠胸廓下部的腹肌、腰肌和横隔膜的运动进行,叫腹式呼吸,也即所谓丹田式呼吸.这些部分的肌肉灵活,富有弹性,伸缩幅度也较大。但由于胸廓中、上部肋间肌处于被动,也限制了吸气量。运用这种呼吸方法吹奏,吸气较为轻易、迅速,只在吹奏较短乐句和进行急速换气或呼气很强的情况下较为适用。
上述两种呼吸形式联合运用称作胸腹式呼吸(混合式)。这种呼吸形式整个呼吸系统都积极参与工作,因此,吸入肺叶的气体也较上述两种呼吸形式要多,吸气以后,胸腔中、下部、腹部和腰部有一种充满气息的感觉(虽然气息是到不了这些部位的)。由于横隔膜的积极参加,所以,吸气也轻易、迅速。同时由于整个呼吸系统的协调工作,使得各自承担的负荷相应减小,疲乏度相应减轻。因此,吹奏时运用这种呼吸形式是合适的。
这种呼吸形式运用于吹奏时的具体情况和过程大致是这样:
吸气:吸气时,胸腔下部和腹腔自然、明显地向四周扩张。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横膈膜随之下沉,肺部也随之扩张,扩张后的肺叶中的气压,低于空气中的大气压,因此,空气被源源吸入肺叶内。这就是呼吸的第一阶段——吸气。
吸气后,胸廓中、下部和腹部鼓胀。小腹下端呈微向里收状。后腰部、臀部呈微向上提状。肚脐部呈微向下斜状。这样的吸气,好像灌暖瓶,是从瓶底越灌越高、越向上,大量空气贮藏于下方,而胸腔上部反而觉得比较松畅。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吹奏,才可能有效地发挥腹肌、腰肌和横隔膜等的控制作用。吸气时,胸、腹不要挤压,双肩不宜上耸。
体会吸气的方法,可以首先将肺叶中暂存的气体,全部慢慢呼出后,稍停片刻,在全身较为放松的情况下,再行吸气。这时,胸、腹腔内立刻就会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这时的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的部位就比较正确。这种吸气运动,还可在深呼吸时得到准确的体会,例如:当我们进行了剧烈的体育活动之后的深吸气,闻香味时的深吸气,以及打喷嚏前急速有力的深吸气等。吸气用鼻、用口,还是口鼻共用,视演奏需要而定。吸气忌带声响。
呼气:当腹肌和腰肌等呼吸肌肉组织收缩时,胸、腹腔之间的横隔膜便会随之上鼓,这时将形成一种内收和向上推的力量,胸、腹腔及肺叶受到这种压力时,容积相应缩小,缩小后的肺叶中的气压,高于空气中的大气压,因此,肺叶中的气体被源源排出体外。这就是呼吸的第二阶段——呼气。
吹奏中的呼气,要求腹肌、腰肌、横隔膜等作有控制的收缩,气息有节制地向外输送。胸、腹腔在吸气时所造成的较大容积缓慢缩小(声乐中的“保持”。吹奏中应基本保持这个状态)。这样,才能满足演奏乐曲的需要,满足管乐器对呼吸技能的特殊需求。
吹奏中控制呼吸的力量总是依靠腹肌、腰肌、横隔膜和肋间矾等的收放。呼出的气息也总是从下向上推动。气息的流通好像放风筝,总有一条线拉着风筝。风筝在上方无论飞得多高,总是由下方操纵着。
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吸气方法,找到了气体贮藏的准确部位,气也能够吸得深吸得多,但吹了几小节,甚至几拍以后,就很快感到气不够用,口干舌燥。这是由于呼气时,腹肌、腰肌和横膈膜以及肋间肌缺乏控制的缘故。好像一个气球,本来存有大量气体,把口子一松,—下就泄了气。因此,还必须很好地掌握呼气的控制。
体会呼气的控制,可以在腹肌、腰肌和横膈膜等保持吸气状态的前提下,首先将吸人的大量气体呼出少许,使胸腔稍放松,然后开始慢呼,呼气要细而集中,像吹走浮在一杯茶水上的一片茶叶似地一直呼下去。这时,腹肌、腰肌和横膈膜以及肋间肌等正在收缩。训练到能自觉地运用这种能力,便基本掌握了呼气的控制。
吹奏中的呼气大体可分两种:
①阳(缓吹):吹奏时,气速较为缓慢而平稳,气流稍粗。呼吸肌肉组织的收缩力较小,比较放松。
②超吹(急吹):吹奏时,气速较为急促而有力,气流稍细。呼吸肌肉组织的收缩力较大,比较用力。
从筒音算起,笛子的基本七个音属于平吹的范踌,笛子基本七音以上的八度音属于超吹的范踌。
吹奏中,要注意吸气量不要达到极限,也不要每次都吸得一样多,应根据乐句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具体要求进行吸气。
同样,吹奏中的呼气也不应达到极限,而应在肺内还存有一定量的气时便进行换气。否则,不但吹奏中的换气不易迅速,影响演奏的顺利进行,还会因慢性缺氧,影响身体健康。
呼吸过程中,要使呼吸道畅通无阻,这对正确运用呼吸也是极为重要的。
笛子吹奏自学成高手的秘诀
找方向
其实不少笛子教材都蛮系统,照着书中的概述一步一步来,千万不要急,初学者很容易没学会走就想跑,但是,首先申明,基础蛮枯燥,需要耐得住寂寞。
不知错在哪?
a.多和别人交流,特别是有水平的,在学校的话就找社团,不在的话就在网上找,很容易发现问题.
b.录下自己吹得音频,与能找到的原曲对照,找出问题。
c.多看教学视频,一搜都有,张维良,曾明,俞逊发,陈涛等等。
自学笛子,你可以这样做
1.目标:简单歌曲。
长音练习,音阶练习(锻炼手指灵活度),基本乐理。学的扎实,简单的歌曲看铺就能吹。
2.目标:《紫竹调》
比较简单的独奏曲,由歌转曲,练南派技巧颤叠赠打(叠比较多),技巧中的基础是颤音,好好练,单根手指练快。
3.目标:《姑苏行》
经典曲目,进一步巩固南派技巧颤叠赠打(这首都有,很密集但不显乱),气息控制能力需加强,长音不好没法吹气震音,也没法掌握强弱变化。
4.目标:《扬鞭催马运粮忙》
这首曲子为练习北方技巧,主要有吐音,滑音,花舌,剁音。
自学要做的就是多提问题,多搜答案。比如上文没听懂的部分。。。都可以去搜索。
总之,无论你到了什么级别,每天依然需要至少1个小时去修炼基本功。即便你进程慢一点,学了几年也只会一首扬鞭催马运粮忙,但基本功扎实过硬,也好过一个基本功欠缺但会吹很多高难度曲子的人。
吹笛子要知道的误区
误区一:声音越大越好
有些人吹笛子音量尽量的大,认为声音越响越好,卯着劲使劲吹,演奏的乐曲毫无轻重层次,更谈不上有美感了。这就好比演唱歌曲时,扯着嗓子使劲地嚎叫,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我认为,演奏乐曲时,轻重缓急非常重要,应该根据乐曲的需要,把握好音量层次的控制,该弱时就弱,该强时就强,轻时好似薄纸,重时如同泰山,才有可能演奏出优美的旋律来。
误区二:音上得越高越好
我想给笛子制作者提点建议。现在很多笛子吹超高音(例如筒音5的超高音1)很容易,即使初学者也很容易上。这一点我举双手赞成。但问题却出现了 —— 吹筒音(5)、1孔(6)的高音却不容易上了,而且1孔的高音明显偏低。高音5、6和5的颤音和历音都是经常使用的,用叉口指法很别扭,超1也很少使用。这是否是制作笛子的一个误区?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的笛子可不是这样的。我以前吹过一些笛子,筒音和1孔的高音都很好上,而且1孔的高音即使偏低误差也很小。但从前的笛子超高音1好上的不多,需要演奏者有些功底和气力才能顶上去。现在的笛子却反过来,该好上的不好上了。是否能同时满足筒音、1孔和超1等超高音能都比较好上?
我现在手头有两只比较老的笛子,其中有一只至少有40多年的历史了,这两只笛子不仅筒音和1孔的高音好上,超1也好上。不知现在的笛子制作师是否还能做出这样的笛子来。
误区三:笛子越大越好
竹笛原本就是高音乐器,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清脆、水灵。竹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笛子的大小基本固定在A调小梆笛到C调曲笛的范围内。音高最佳的是居于中间的E调笛子,这也是为什么用E调笛子演奏的独奏曲最多的原因。这完全符合人们的听觉习惯和手指张开的大小。笛子太小声音过于尖锐刺耳,我在这里暂且不论。我认为大笛子有以下缺点:
1. 笛子太大声音显得沉闷,深沉不如箫,音色不如长笛,完全失去了笛子应有的本色。
2. 大笛子的指孔距离往往超出了正常人手指所及范围,无法象传统的笛子一样灵活演奏,难以吹出漂亮而快速的吐音和连音。
3. 大笛子的管子又粗又长,吹笛子费气,一口气吹下来要比吹正常笛子的时间短很多,只适合吹乐句比较短的曲子。
即使有个别比较好的大笛子独奏曲,也不过是凤毛麟角。和正常笛子独奏曲相比,也逊色的多。这些曲子完全可以用正常笛子来演奏,而且效果可能更好。
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吹大笛子的越来越多,好像成了一种时尚似的。
我有时录音时用大笛子和正常笛子各录一半,然后进行比较。我的感觉是,大笛子的声音不好听!正常贴笛膜和没贴笛膜没太大区别,笛膜贴松了会发出劈材声(刺刺啦啦的杂音)。因此,大笛子只适合练气而不适合演奏。至于超大的笛子(例如三四米长的大竹筒子)也就适合做广告、或者上个吉尼斯纪录什么的,除此而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误区四:难度越大越好
现在很多笛子大家的独奏音乐会都演奏一些难度很大的曲子,为的是炫技。难度大了到无所谓,能演奏下来证明演奏者的水平高嘛。但总不能难度虽大却难听得很,这还能叫音乐吗?我不反对吹难度大的曲子,因为攻克难关是吹笛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如果是自己偷着练,难度越大越好,那是训练技能的方法。而在音乐会上演奏类似练习曲之类的基本上不属于音乐范畴的东西,那就有悖于音乐的宗旨了。
音乐是让听者欣赏和享受的,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流传了几十年、几百年,是因为那些优美的旋律深得人心,让人百听不厌。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也有不少需要演奏者掌握高超的技术才能演奏的作品。而单纯为了炫技却难听至极的作品能有生命力吗?难道现在的作曲家就不能创作出既有优美的旋律、又蕴含高超技巧的乐曲吗?这样的乐曲演奏者能充分展示技能,听者也爱听,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误区五:曲子越长越好
笛子独奏曲的长度和一首歌曲的长度大致相当(3~6分钟),是符合人们生理需求和习惯的,即使超出限度,只要不过格(不超过10分钟)也是可以接受的。就好比学生上课,一课时的长度在35~45分钟比较科学一样。大大超出限度,就如同在宴席上只吃一道菜、从头至尾观看马拉松比赛一样,即使内容再好,也令人难以忍受。如果帕瓦罗蒂再世,演唱一首耗时两小时的歌曲,恐怕也没几个人愿意听。
现在,笛子独奏曲发展的趋势是协奏曲越来越多,曲子越来越长,而且这些协奏曲中几乎就没有好听的。曲子本身就难听,时间又过长,就成了“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中国不是没有好的协奏曲,如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都非常优秀。现在为什么就创作不出好的协奏曲?而尽整些怪异、莫名其妙,哗众却不取宠的东西来。
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让裹脚布的气味蔓延下去,冗长的曲子取代正常的曲子,还有人会听笛子演奏吗。
误区六:拜名师越多越好
音乐界很兴拜名师,而且拜得越多、师傅名气越大越好的风气。其实拜名师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实际意义。很多人拜名师的目的恐怕不是单纯为了提高自身的水平,更主要的是为了进入某个圈子,或者靠名人来壮壮自己的名头罢了。当然,也有些人是出于无奈。记得十多年前,参加CCTV歌手大奖赛的歌手,如果不拜担任评委的某些名师,就绝对拿不到好名次,根本就获不了奖。因此,很多本来已经非常有名气的歌手,为了得第一,就必须拜名师;还有些唱得不怎么地的歌手,因为拜了名师就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些本来就很优秀的歌手,拜了名师后也没见他(她)们的演唱水平有什么提高。【注:不仅要拜名师,还要为每个评委上足财礼。】现在,器乐大赛也兴这一套了。 有些人拜了一个又一个的名师,难道这对提高笛艺真的有那么大的帮助吗?我是个纯业余的笛子爱好者,甭说拜名师了,就连没名的师傅也从未拜过,对此路不是很熟悉。但我认为,当一个人的笛艺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该是一通百通,聆听和观看名家的演奏就获益不浅,能够学会名家的技法。我有一个自学美术,并且天赋极高、造诣非常深的朋友,他曾说过,他只想看看大师绘画的手法,哪怕是关键的几笔就成。我想,学吹笛子的也差不多如此。现在网上视频这么多,看大师吹笛子是很容易的事情,偷学技艺并非难事。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没必要拜那么多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