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的养殖方法

福萍 200分享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淡水白鲳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淡水白鲳的生长习性

  淡水白鲳为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具有肉食性鱼类所具备的膨大的胃和幽门囊,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在特别饥饿和实物匮乏时可进化成食人鱼。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花生麸、豆饼和配合饲料。鱼苗阶段主要摄食硅藻、甲藻等单细胞藻以及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

  据观察,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4~5天后肠管形成。长至5.6毫米,开始摄食浮游生物,主要是小型单孢藻和轮虫类。在全长16毫米左右时,其消化道内的食物主要是水蚤;当全长长至4~5厘米,肠胃内食物主要有水蚤和枝角类;全长6厘米左右时,消化道中食物组成除各种浮游生物外还有植物碎屑和人工投喂的饲料。当全长达7厘米以上,其食物组成主要是各种植物碎屑和投喂的饲料。所以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淡水白鲳的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淡水白鲳的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蓄水深度在1.5米以上,投放鱼种前15天用茶麸30~40千克/亩或生石灰60~75千克/亩全池泼洒清塘。

  2、水温控制: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冻死或灼伤,因此一般在养殖的时候都会搭建防寒棚。

  3、放养密度:淡水白鲳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亩放养3厘米左右的红鲳鱼夏花鱼种1500尾,搭配鲢、鳙、鲤、鲫等150尾左右。

  4、饲料选择:淡水白鲳对饲料的要求不高,粗蛋白在25%以上即可,各地可根据情况选择花生饼、菜籽饼、糠饼、酒糟、麦麸,最好混合投喂,也可选用畜禽饲料粪便或全价配合饲料。

  5、饲料投喂:淡水白鲳的饲料应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水温20℃以上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5%,水温15~20℃每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

  6、水质管理:淡水白鲳池塘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当投放些经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使其水质变成“绿、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即可。

  7、疾病防治

  ①小瓜虫病:入池前2ppm硝酸亚汞浸洗1~2小时,入池后0.1~0.15ppm硝酸亚汞全池遍洒。

  ②白皮病:用1ppm漂白粉全池遍洒,或12.5ppm金霉素或25ppm土霉素浸浴30分钟。

  ③细菌性烂鳃病:发病后用0.025ppm呋喃唑酮全全池遍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

  ④水霉病:用0.1ppm亚甲基蓝全池遍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或3~4%食盐水浸透分钟。

  ⑤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用1.2~1.5pm流酸铜与流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热门标签

    6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