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感冒和冻伤要如何防治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暖冬较多出现,一些养殖户冬季和早春放松了对鱼感冒和冻伤的防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正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在局部地区和有的年份低温、冰冻灾害发生更为频繁和严重,对鱼越冬影响更甚,应予注意,那鱼感冒和冻伤要如何防治?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鱼感冒和冻伤的防治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原因及症状
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在一定条件下体温会随水温的升降而升降,始终与水温保持0.1~0.4℃的温差。人工驯养的鱼类投喂配合饲料,各种营养不一定全面或配比合理,虽不影响鱼类的生长,但“虚胖”普遍,体质差,免疫力低,抗逆能力差,冬季和早春易发生感冒和冻伤。水温的急剧升高或降低会刺激鱼皮肤神经末梢,导致各器官调控机制的紊乱和失调,使鱼发生感冒。
鱼患感冒,皮肤原有光泽明显减弱,体表分泌大量黏液,活力大降,反应迟钝。鲤鱼鱼种在水温突然改变12~15℃时,会侧卧于水面,不能游动,呈休克状态。水温4℃以下,鲤鱼会失去平衡,产生麻痹和僵硬。野鲤和家鲤如长期生活在水温1℃以下,鳃丝末端会因冻伤而肿胀。鲫鱼、鳊鱼等从21℃水中突然转放到1~2℃水体中,3小时就会死亡。
水温降到0.5℃以下,有的鱼皮肤会坏死,而后腐烂脱落。能耐受严寒的广温性淡水鱼类具有阻止渗透失调的机能,但热带广盐性鱼类没有这种机能。草鱼、鲫鱼、鳙鱼、鲤鱼等最适生长水温为20~29℃,低于7℃就很少进食或停止摄食。不冻水层水温0~4℃时,大部分鱼类停止摄食,很少活动或几乎不活动,新陈代谢和耗氧大大降低,停止生长。
防治技术
1. 抓好进入低温、冰冻期前的饲管。鱼越冬前的1~1.5个月要进行强化饲养,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糖类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含量,以利增强鱼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从而减少感冒和冻伤的发生。
2. 选适合的池塘越冬。越冬鱼池要选建在避风向阳处,有充足水源,保持水位1.5米以上,有条件的可在池塘上搭建塑料大棚保温。入冬前几天将鱼移入保温较好的鱼池,可有效防控鱼感冒和冻伤的产生。养殖密度低的池塘,可并塘越冬。
3. 移鱼要调节好水温。鱼转到新水体时,要设法使水温温差控制在3~5℃之内,以降低应激反应。水体中加入0.3%~0.5%食盐,可提高鱼的抗低温能力。
4. 科学补水。冬季结冰时,要确保水深超过1.5米,因此应适当补水。补水要选在晴天进行,做到早注、勤注。注水应避免时间过长或一次性量过多,以免引起水温大幅度降低。
5. 及时扫雪和破冰。下雪时,要及时扫除保温棚等上的积雪,以防压坏建筑物。北方地区雪后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以利提高水体溶氧量;发现缺氧时,要在晴天砸开部分冰面,以增加溶氧量。
6. 选健康鱼种越冬和合理控制放养密度。越冬鱼种要选体格健壮、光泽度好、活力强、耐低氧的个体。越冬鱼类放养时间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过早放养水温较高,鱼体消耗大,易降低体质;过晚放养,水温偏低,易引起鱼感冒或冻伤。冬季放养鱼类适宜的水温为5~10℃,每亩可放养体长10厘米鱼种2万~3万尾;如在静止水域放养,放养量每立方米水体不可超过0.3~0.4千克。
7. 科学投饵。冬季鱼类在晴天时或温度相对较高时也会少量摄食,可选晴天每隔2~3天投饵1次,日投饵量为夏、秋季的1/5~1/7。
8. 及时出售商品鱼。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尽量在入冬前起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