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烂口病如何防治

福萍 200分享

  近年来,泥鳅养殖在各地发展较快,泥鳅烂口病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损失。那泥鳅烂口病有哪些症状呢?又该如何防治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泥鳅烂口病的症状及防治,希望能帮到你。

  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养殖池水质清瘦,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病鳅呆滞水面或池底,行动迟缓,口部发白,捞出水面观察,病鳅上颌部溃烂,成白色棉絮状,部分已露出上颌骨,头部胡须部分折断,下颌部轻微充血。

  解剖检查,鳃部正常,肠道无食物,所有脏器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取病变部位进行镜检,发现有少量车轮虫等原虫寄生。根据发病症状、解剖情况及镜检结果,诊断为:泥鳅苗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初期,头部受到损伤,继而细菌感染和原虫寄生,病鱼不能进食,逐渐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

  (1)把好苗种质量关:从正规苗种场选择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表光滑,苗种暂养时间不应过长,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操作应小心,尽量减少苗种的受伤程度。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筛选,去除病鳅和残鳅,对撞伤严重的个体应剔除。

  (2)把好消毒关:首先应做好清塘消毒工作,鳅种下池前10天,注水10~20厘米,0.1千克/立方米生石灰化浆,沿池四周及池底均匀泼洒。也可用漂白粉20毫克/升或高锰酸钾20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24小时后排净消毒液。新建水泥池应先脱碱后消毒。其次是苗种放养前要消毒,放养前泥鳅苗种用3%~5%食盐水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5~10分钟,以杀灭体表携带的病原体。

  (3)肥水下塘:肥水下塘是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的关键。肥水下塘符合泥鳅的生理习性,泥鳅容易隐蔽,增强了安全性,降低了应激反应程度,同时又为鳅种提供了天然饵料,有利于尽快恢复体质。苗种下塘前一周,每亩施入充分发酵的粪肥200~300千克,施用生物色肥效果更好。当池水旱浅绿色或水体中有大量浮游动物时,应适时下塘。

  (4)采取综合法治疗:泥鳅烂口病由受伤引起,病原体继发感染及水质不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时应先杀虫、后杀菌、再调水,同时内服药饵,可有效控制病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热门标签

    64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