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正确手型介绍

俊炯 1172分享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太极拳的手型,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太极拳手型

  太极拳的手型

  太极拳握拳不可实心,不可用力,这点不同于外家拳种。拳型分爲拳面、拳眼、拳背、拳心、拳轮五个部位。太极拳的掌形陈式与其它杨式等有所不同,陈式以食指领劲,杨式以拇指领劲。

  但太极拳的掌型都要求手心虚空,手指自然伸展。如果用于表演或竞赛,手指可略加撑劲。另外还有两点须注意:手背腕部的弯曲度不能达到45°(这叫“折腕子”,不利于意气的运行);拳、掌、鈎三者之间的变换要徐缓,不可突变。

  但太极拳的掌型都要求手心虚空,手指自然伸展。如果用于表演或竞赛,手指可略加撑劲。另外还有两点须注意:手背腕部的弯曲度不能达到45°(这叫“折腕子”,不利于意气的运行);拳、掌、鈎三者之间的变换要徐缓,不可突变。

  太极桩功训练的作用

  一、扎根筑基,稳定重心。

  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因此,自身重心的稳定性显得异常重要。重心不稳,脚下无根,难获取胜机会。而要想具有扎实的下盘功夫,桩功训练必不可少。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桩功训练,可使腿部力量显著增长,并不断增强下盘的柔韧性、稳定性以及耐受力,逐步达到运转灵活、随遇平衡、落地生根之程度,为运动中保持自身的平衡稳定奠定基础。

  二、排除杂念,稳定心神。

  人间事繁杂,充满喜与忧。心装万般事.浮想无尽头。现实生活中,人的思维总是笼罩在繁杂的社会事务中,很难真正清静下来。而练拳则要求排除一切杂念,全神贯注。只有做到练拳时“面前无人似有人”,方可达到交手时“面前有人似无人”。练拳中走神.形神难以合一,是练拳者常犯之病。桩功训练,要求绝对入静,长期坚持练习,可收定心安神之效。这种心神的定力,对提高演练与技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舒缓自然,利于松柔太极拳运动,从总体上来说.要求松、柔、缓、舒。

  由于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僵硬之力,因此,初习太极拳者,皆感自身僵硬、笨拙,毫无柔美之感.更难以掌握太极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之精要。而在桩功训练中.要求精神高度放松,肢体张弛有度,肢体运动松柔缓慢.因此.对肢体的松柔训练大有裨益,有助于太极拳习练者尽快完成由僵硬到松柔的转换。

  四、控制气息,养生增功。

  呼吸,乃人先天自然之能。然而,功法中的呼吸,与平时之呼吸是有根本区别的。日常之自然呼吸,乃生存之常态:练功之呼吸,是为养生与增功。两者目的不同,方法各异,效果也大不相同。桩功中的呼吸,拥有特定的方法.绝大多数功法中.对呼吸的要求是以意领气.呼吸均匀、细长。常加练习,可有效提高自身气息的控制能力,加大肺活量,保健养生,增强功力。

  历代太极拳家,或依据从师所学,或以自身经验总结,无不拥有一套或几套自已比较器重的桩功功法。由于个人所学不一.体会各异.因而各太极拳家所练、所传功法也不尽~致:或名称不一.练法不一:或名称相同,练法不尽相同,正所谓殊途同归。总的来看,其最基本的要领和最终目的大致都是一样的。相对于古代.当今武术的使命有所改变.人们习武的目的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因此,许多知名太极拳家,自觉破除封建保守思想,将自己的练功功法通过各种渠道广为传播.极大地推动了太极的发展。然而.由于信息量太大,也由此让一些学练者产生眼花缭乱之感,甚至无所适从。其实,作为一般习练者.应当放平心态,根据自身情况和喜好,有重点地选择一种即可。切忌好高骛远,朝三暮四。

  练太极拳如何护膝

  第一,多活动与锻炼膝盖,不断增强膝盖的力量。

  应当经常通过负重、转动、按摩等方法进行锻炼。首先是站桩。拳谚:“百练不如一站。”站桩时,两腿弯曲.在增强腿部力量的同时,也增强膝盖的力量。二是多做转膝运动,如上下屈蹲、开合旋转、左右旋转、深度下蹲等.以增强膝盖的活力。三是多揉膝、按摩。起床后.睡觉前.以及压腿时都可以按摩、滚动膝盖。无论转动或按摩都要轻柔缓慢.顺其自然,不要太快或用力,以免造成损伤,经常这样做.就能使膝盖保持良好状态.不发生病变。

  第二,在练拳时,注意合理,妥善的转动膝盖,这是主要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一是把握好练拳高度。拳架有高、中、低之分,要根据自己年龄、体质及健康状况,选择适当高度.以膝盖不觉太吃力为准。绝不要盲目模仿,追求低姿势。初学者更不宜屈腿过深,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逐步下降。一般腿的弯屈在20。~30。为宜。二是掌握好膝盖弯屈的方向。打太极拳时前进、后转、左顾、右盼,总要不断地改变方向,要在转换中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协调一致.立体旋转,而且保持同一方向,如同建筑用的旋转吊车。做为身体一部分的膝盖自然也要与全身协调,随腰腿的转动而转动,而膝盖弯曲的方向总要保持与脚尖的方向一致.才能顺遂。这就要不断地、及时地摆脚、扣脚、碾脚.进行调整。而我们常见的情形却不是这样。膝盖向正前方弓出,脚却斜向左右:腰腿已经扭转了方向,脚却依然不动。脚与膝盖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膝盖就会扭曲变形.时间长了,定生病变。三是在打拳过程中,膝盖要不停地转动,并在虚实变化中减轻压力。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腰的带动下全身每个部位、每个关节都在不停地旋绕、缠裹.”一动无有不动”.像上了轴承一样:又如行云流水川流不息,一切都在动中。膝盖也应如此。特别是在慢练时,相对静止的时间比较长,如果真静止不动,把膝盖死死压住,不但会加大膝盖压力,而且也不符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打拳要求。因此,不论快练慢练,都要保持膝盖的动态,而在不停的转动中,就会缓解压力,减轻负担。太极拳的另一个特点是虚实分明.随着重心的不断转换.膝盖所受的压力也由小到大,由大到小,即由松到紧.由紧到松不停地变化。当实腿受力时,虚腿就要充分放松,让膝盖得到休息,反之亦然。这样膝盖在轮换休息中,既受到了锻炼又不会负担过重,造成损伤。随着膝盖力量的不断增强,功能不断改善,也就不会再有疼痛的现象了。

  第三,要注意对膝盖的保护。

  膝盖既处于关键部位,又十分脆弱。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缺钙.骨质疏松,更容易损伤.发生病变。所以除从积极方面加强锻炼、合理运转外.还要在平时倍加爱护。膝盖有三十怕:怕冷、怕风、怕湿。冷、风、湿是膝盖生病的三大诱因,所以要尽量少着凉,少受风,少接触冷水。夏天出汗后和夜晚睡觉要防止冷风吹;冬天温度低,要防止受寒,应及时加减衣服.可用护膝保护。老年人最好扎紧裤腿.以免受寒。总之.要锻炼与保护并举.小心呵护,保证膝盖健康。

  综上所述,虽然太极拳对膝盖来说是把双刃剑.初练拳的人往往会膝盖疼痛,但如黝口强锻炼,注意保护,特别是合理运动,能大大减轻、缩短疼痛的时间。而随着太极拳对锻炼膝盖积极作用的发挥,膝盖就会逐渐有力.更加健康,疼痛现象就会消失.最后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2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