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的传人_优点_创新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主要从杨氏太极拳的拳式发展创新的。杨式太极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那么吴式太极拳的传人都有哪些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吴式太极拳传人谱
第一代 创始人
全 佑 传:王有林(茂斋)、爱绅(吴鉴泉)(子)、郭芬(松亭)、夏公甫、常远亭、齐阁臣等
第二代传人
王茂斋 传:杨瑞霖(宇廷)、彭仁轩、修丕勋、王子英、李子固、刘光斗、
王历生、赵铁庵、曹幼甫、陈子和、王步曾、董焕堂、易仲贤、张继芝、李文杰、李子固、
文朗清、吴季康 等
吴鉴泉 传 : 吴公仪(子) 吴公藻(子)吴英华(女) 马岳梁(婿) 吴图南 徐致一赵寿村(赵寿邨) 、柏锟、赵学安、赵曾善、吴荣培、吴奎芳、崔冠云、舒国曾、关慕烈、东锡源、东锡珍、苏学曾、苏景曾、孙国祥、孙国瑞、魏元晋、吴钟狱、金庆海、何玉堂、周庆志、马普安、杨德山、赵文恺、刘钧、金玉奇、胡绍梅郝树桐、钟毓敏、吴桐、杨毓璋、段方、马嵩岫、任文清、葛永德、葛馨吾、萧碧川、梁国栋、曾半僧、陈振民张达泉、褚民谊、王志群等
第三代传人
杨宇廷 传 :王培生 杨家栋 杨家梁 李秉慈戴玉三 马汉清 王辉璞 郑时敏 翁福麒 马有清陈文艾
张福有 王光宇 冯世英 李经梧吴连桢赵安祥龚树庆、李德贤、沈家立、辛国华、周忠枢、孙枫秋、李植林、王松年、石兰田、马月卿、赵任情、李福寿、刘馨斋、王书功、郑治涛、邵瑟安、刘吉仁等
修丕勋 传 :温铭三 孙镜清 等
王历生 传 :
刘光斗 传 :刘晚苍、刘焕烈、刘明甫等
王子英 传:王有为、姚俊千、毛有丰、李经梧、李广悌等
曹幼甫 传:葛润江、柳恩久(长春)、果毅、刘俊仁、李益春、徐裕才、李振海等
吴图南 传 :于志钧、陈惠良 等
第四代传人
王培生 传 :李和生 张耀忠 高壮飞 周世勤刘峻骧 赵芹 关振军 马金龙 张全亮 纪有文 文升兰陈玮
周生 王乃洵(子) 王乃昭(子)王乃祥(子) 王乃春(子) 王乃军(子)等
刘晚苍传:刘光鼎、刘培一、刘培俊、刘培良、赵兴昆、王举兴、马长勋、赵德奉、赵绍琴、胡海牙等
赵安祥 传 :梁宝根、秦文礼 等
吴式太极拳的优点
1.中正安舒。身体的中轴线、重心保持垂直在步法组成最大的支撑面积内最佳位置上,得机得势而稳固。
2.员垠广阔。步法合理,单腿承重进退幅度大。放松舒展可控的范围最宽最远而不失重。
3.端庄平稳。四平八稳而适中,吞吐变转而端直。意念应上触九天,下凝大地,不离寰中。
4.松静自然。不僵不硬,不萎不疲,松得干净。动作时不使自身对面机加诸作用力。
5.纯以意行。练拳时依靠大脑和心理高度控制指挥,一动一静都是意念变化产生的结果。
6.精细巧妙,屈伸旋转上下左右的尺寸和角度精确缜密,动作变化协调一致。
7.心神体合。心之思、心之想、心之念等一切内在因素,都投入融化于松净的动作之中。
8.以意导体。"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运身"。呼吸深长自然顺随,气感可循经络运行。
9.内外合一。一举动应由外及内再从内返外,达到内外相合。无外则无内,息息相通。
10.返朴归真。返朴者还原也,归真者除伪也。所谓肌体各部位器官组织的自然机能,使大脑可控的躯体各处都能灵活自如,随心所欲,意动即至,触之则返朴归真,就是消除后天形成的习惯动作,恢复能黏走变化无往不利,以达到舍己从人之境地。
杨禹廷在吴式太极拳上的创新
1.制定"八方线",以此确定步法、身法、眼法、手法,使拳式动作有规矩方圆可循。
2.将83式太极拳分解为326动,每式都是以"奇偶数"动作组成。把复杂难作的拳式化为开合的单动,以合于阴阳变化和运动生理,呼吸自然和内外相合。
3.以练拳者的肢体为尺寸,以五行八卦为方向角度,进退屈伸为布局范围,结合肌体的本能,设计出标准合理的动作路线。
4.特别强调躯体松静和用意念在肢体的某处引领及运动过程中如何转换,到达时在何处显现,眼、神恰当密切地配合动作,使形体与神意高度和谐,内外统一,身心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