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绍跃 1172分享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离骚》作为《楚辞》的源头,读来总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离骚》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离骚》读后感【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迷上了屈原的诗,因为他的诗歌中总透露出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读他的诗歌,让我受益匪浅。

最近,读了屈原的《离骚》,让我感受到他沉甸甸的文字里,浸满的是他奔腾不息热血。

“路曼曼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闾大夫的低吟浅唱又一次穿透历史的迷雾,在寂静的夜里无数次响起。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日子已永远过去了,为何你还不放弃,依旧支撑着心中不灭的信念?你大可以拂袖驾一匹白马而去,从此隐忧匠心世外桃源,与造化同游,那将会是何等的逍遥与自由!为何你还要一次次苦苦劝谏,徒劳无功,却到头来害了自己,为的是什么?是肩膀上的重任一次又一次的激励和催促吗?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吗?还是青年时的济世之志呢?我只知道“心念楚国,系心怀王”是你肩膀背负的重担。所以你的名字深深刻在了丹青竹简上,深烙在华夏文明史上,鲜活了千年。让我们看到了你心中熊熊燃烧的爱国火焰。

你的肩膀上扛着历史的重量,在汨罗江畔,你徘徊了那么久、那么久。你的肩膀上背着民族的尊严,在我们心中优游,并且永远、永远……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你对国家衰亡的悲痛之音。大丈夫,为了祖国,还是满眼热泪,不会有人嘲笑你,我们只会为你而感到自豪。虽然无法让楚国兴旺,但你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一切。你的声声哀吟仍在汨罗江回响,响遏行云,我相信,它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是爱国之情的种子。

你忧国忧民,是天下士人的榜样,你肩负了楚国的存亡,人民的忧苦,是永远的神话。

你肩负了“入世”的梦,你肩负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你肩负起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你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你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你将挚意挥洒成行文流水的文字。你的爱国之情已融入我们的血液!

《离骚》读后感【2】

行吟泽畔兰泣露——《离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离骚》作为《楚辞》的源头,读来总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穿过千年历史的帷帐,去触摸那汨罗江畔带露的文字,任蒹葭苍苍结成溯流的兰舟,踏向那久违的圣地。

岁月太长,时光空隔,《楚辞》在流光溢彩的今天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样的解读太艰辛,它不是都市丽人们手中的玩物,也不如《孙子兵法》一般可以成为商战的法宝,它是一个孤独而干净的灵魂,期待着那些沐浴而歌的心灵,去完成穿越时空的对话。

太史公在《史记》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志洁高雅,萋萋芳华,屈原低吟浅唱,走在楚国的衰亡之路上。

满腹才气,一身抱负,屈原自信地笑了。那喜悦的场景在江边重沓,意气风发的少年才俊们踏上了不归的仕途。当才华遭遇潜存的规则,当傲骨碾成了尘埃与粉末,当真情换就了生存的筹码,还有谁能把憔悴的枯颜赌向那不可挽回的时代。借用了林妹妹的话:“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他走得那样决绝,不给自己任何余地。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是他冥冥中的谶语——执著的信念永不改变——即使是死亡。

溺水,生一世,竟是为了这一瞬。千年的流水载着愁思,江南的湖塘中映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生于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以惊世之才破空而出;他,誓为国学的守望者,开拓着新文化的方向。一部《人间词话》撼天动地。王国维,静安,或者是先生,也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卧水而眠——不是与一切告别,是灵魂对空明境界的奔赴。

历史反复回旋,汨罗江的诀别,一袭白衣,两身倒影,铸成《离骚》风华绝代。

《离骚》读后感【3】

开学不久,我们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离骚》,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违背了他的本意。愤怒、烦恼、失望,每一个失败者都会经历的心灵痛苦,令他刻骨铭心。他只有在竹简上、绢帛上写出自己的苦恼,留给后人。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或许还日思夜想,想着君王有一天会醒悟。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真的绝望了。他无法挽救国家,无法使国家强盛,只有看着国家走向毁灭。

他也不是没有过彷徨的时候。“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既然无法改变,只有选择遗忘。他想尽办法远离这个圈子,然而,他最终回来了。对于他而言,是否能够有所作为倒在其次。重要的是,离开并非是他的本意。在人的心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斗争。是否有过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评价一个人物的关键。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强大、也最可怕的力量。而屈原,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他有信念,然而无法成功。失望、痛心,在这个时候达到了极致。徘徊着,只有一束束美丽的香花,可以略减他的痛苦和失落。

换一个角度来想,如果屈原能够顺从一些,或者能够注重一下与那些小人的交往方法,或许就能免于灾难。然而,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做不出那样的事情。他是宁折不弯的人,在他眼中,那不是圆通,而是鬼鬼祟祟、违背原则。他是一个坚定的人,但因为他只注重自己的坚定信念,所以只能一事无成。

既然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就只能逃避。在流放的路上,他开始吟诗作赋。每一首诗篇中,都渗透了几许苍凉和悲壮。或许,是现实的失意,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千古留名的诗人。

历经千年以后,再读他的作品,不知道该做何感想。他是幸运的,他写出的诗篇流传千古;但他又是不幸的,终其一生,他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

读了《离骚》,我陷入了沉思,幸福是什么样子的?幸福,也许不只是流芳百世、升官发财。幸福,就是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离骚》读后感【4】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与对祖国的忠诚!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民族节日,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

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读了《离骚》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也许,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一切的一切,违背了他的本意。愤怒、烦恼、失望,每一个失败者都会经历的心灵痛苦,令他刻骨铭心。他只有在竹简上、绢帛上写出自己的苦恼,留给后人。

《离骚》读后感【5】

印象中的离骚,逐渐空白下来。

请允许在此之前,为了我那小小的虚荣心,让我肆意的描叙一下我那渐渐黯淡的回忆。

初春的白雪还未完全消融尽,我坐在分完文理科的高一《3》班,笨拙的玩弄着手中的钢笔。那个六十一岁,瘦削的语文老头,蹒跚的走上讲台,用他40年引以为傲的至理名言渲染起来“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

理所当然,哄堂大笑。

唯独我,独坐在角落里,嗤之以鼻。

我用行动表示我的不屑与厌恶。不交换批改作文,考试用圆珠笔。或是分数优异的缘故,他只是拿苍老的眼神剜我,并且,唉声叹气我的不是。

那一年的光景里,我的语文课本绝无仅有的干净。除去龙飞凤舞的大名,再找不到任何的笔迹。看着同桌的涂鸦在上面尸横遍野,再看看讲台上的老头唾沫纷飞,不由得微微叹息。

当然,我不会放弃自己。我会在另一个时候,独自沉醉在里面,乐此不彼。我不曾留下任何我的只字片言,我用心,仔细聆听。

所有该背的课文我都会按时完成。

这一切,仰仗于我超人的记忆力。在我未曾疯狂的迷恋上麻醉剂之前,我会畅快淋漓的背出所有我所学过的古文。仅限古文。在我的大脑渐渐转向消沉的时候,我遇到了屈原他老人家以及他的《离骚》。而我如今,对他所有的记忆,仅剩下一个字“兮”。

多可笑。

上天给了我四年的时间,让我义无反顾的沉溺于古文,又在四年后,一点一滴的,将它们抽离我的脑海。

残酷的让我来不急悲伤。

一切,如云烟。是的,烟消云散,一切,殆尽。

然而,我想我是能懂屈原的,或者说,离骚。

太束缚。

屈原是爱国的,无法否认。并且,他是向往自由的,那种向往,与我向往正常人的生活,完全雷同。

我们为自己的向往,各自做着疯狂的举动。

他的跳江自尽,一举成功。而我,彻底失败。我的勇气,在白色的病房和日复一日的纠缠里,散尽。

随之而来的,便是恐惧。无穷无尽的,夜不能眠。

我终于,逐渐麻木。

所有的过往,终成过往,所有的疼痛,都结成痂,灼成烙印,刺目的伤人。

那个六十一岁的老人,在我一十六岁那年,深深的恐慌。而我所能够弥补的,仍然只能叹息。

曾经年少,曾经无知,曾经的后悔,容不得悔。

断然失离骚

断然忘离骚兮!

《离骚》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相关文章:

1.《城南旧事》600字读书心得感悟5篇 - 5068儿童网

2.离骚读后感500字作文 - 5068儿童网

3.《离骚》读后感高中生作文 - 5068儿童网

4.《艾青诗选》读后感读书笔记5篇精选 读《艾青诗选》的心得体会感想大全...

5.《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心得体会10篇(2)

6.屈原离骚读后感想作文 - 5068儿童网

7.屈原《离骚》读后感作文 - 5068儿童网

8.《一千零一夜》读后感心得体会5篇 - 5068儿童网

9.离骚读后感作文600字 - 5068儿童网

10.离骚课文的读后感范文 - 5068儿童网

    相关文章

    10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