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周恩来》读后感范文五篇

绍跃 1172分享

《少年周恩来》是金石作者编著的,他记载了周恩来从出生开始一直到东渡日本求学这一段人生经历。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少年周恩来》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1】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少年周恩来》。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接触伟人,了解历史,我从心里深深的敬佩着周恩来。周恩来从小就聪明绝顶。他的乳名叫“大鸾”。

在他四岁的时候,周恩来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拼图游戏。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抢先拿起七巧板拼了起来。散乱的积木在胖嘟嘟的小手中捣来捣去,过了好一会儿,仍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图案。大鸾仔细盯着前面的七巧板,他小小的手快速的在积木之间挪动着,不一会儿,一个完整的图案给拼接了出来。“是一只大鸟”“大鸾!你真厉害!”小伙伴们高兴地击掌欢呼。

周恩来还很独立自强。有一年,周恩来的生母万氏突然病倒了,因此,周恩来每天都要往返与当铺与药店之间。不仅如此,回到家里,周恩来还要煎药、熬药、将药倒出,让母亲喝药。周恩来还有两个弟弟。哪个弟弟哭了,他要哄哄。哪个弟弟饿了,他要去喂饭。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就这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周恩来志向高远,从小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周恩来忧生忧世,爱国忧民,为救万民与水火之中。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远赴东瀛求学,寻找真理。

读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伟人的独立、自强、勤奋等优秀品质,体味到了伟人的博大胸怀。作为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伟人的优秀品质,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2】

恩来,我们慈祥、和蔼可亲的周总理,那你知道周总理少年时代的他吗?有一本书就告诉了我。书名叫《少年周恩来》。这本书讲述了周恩来青少年时期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1898年3月5日,就在这时周恩来出生了。在他出生后不久,他的外公就去世了。周恩来一共有三位母亲,一个是生母万冬儿,一个是养母陈氏,还有一个是乳母蒋姜氏。这本书首先讲了周恩来跟陈氏生活时的故事。

周恩来是个聪明的孩子,在他小时候都用有着非凡的智慧,养母陈氏是书香门第,所以她很懂得文化,周恩来在很小就开始跟陈氏学习练字,还学习背诵古诗文。他的生母万氏是一个知明理的人,她善于化解矛盾,而且处事非常有条理,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很多矛盾都会因为她而化解,这也为周恩来的未来奠定了基础。乳母蒋姜氏她是是乡村人,勤劳,教了周恩来种地的本领。

周恩来的父亲在外地打工,周恩来的两个母亲在他10岁时都去世了,周恩来一个人担当起了家庭重任自己种地养活自己和两个弟弟。

周恩来还非常喜欢上学,但是学校的知识还是满足不了他求知的欲望。他一有空就奔向图书馆。他尤其喜欢读爱国的人写的书。

有一次,校长问他们为什么而读书时,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为吃饭而读书”“为赚钱而读书”……而周恩来却说了一句相当令人震惊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非常喜欢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问题,而且讨论的问题还都是国家大事,周恩来的作文非常好,可以说是下笔如有神,就这些都不得不让那些老师佩服。周恩来长大了后,他又准备去日本留学。终于,周恩来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书,他又开始认真的阅读,通过这些书,周恩来在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里,又重新找到了真理之光!

通过这本书提醒了我要向他学习的地方,可真是数不胜数。勤奋好学、刻苦努力、独立自强、自力更生、心地善良的这些品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3】

小时候经常听人说:“周恩来总理很伟大”。当时心里很是好奇:周总理伟大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他伟大呢?于是我心里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去了解一下周恩来总理。直到我读完《少年周恩来》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深刻的认识到了周总理的伟大。

少年周总理的勤奋好学、独立自强、相貌俊朗、气宇不凡、口吐莲花、雄辩滔滔。他是校园里面的天才少年,也是大众面前的激情演说家。他志向高远,从小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他热心社会活动,在校内外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组织才能,是当之无愧的学生领袖。他忧生忧世,爱国忧民,为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远赴东瀛求学。这一切让我深受触动。特别是他面对困难,所表现出的坚强的意志,让我自叹不如。

父亲在外做工,母亲都已离世,年仅十岁的周恩来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是家里的长子,有两个比自己年幼的弟弟,自己是小孩,却要担起大人的责任。周恩来学着料理家务,他学着长辈的样儿,打理起家里的日常起居,无论多么琐碎细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一一办过。虽然年纪小,但是这个聪明英俊的少年却应对自如,将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此时,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惭愧。我的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爸爸是个下岗工人,妈妈是个农民,日子过得可以说是紧紧张张,爸妈靠着省吃俭用供我上学,希望我能考上好学校。而我呢,不但不知道爸妈的苦心,反而一天到晚向他们要钱买吃买穿的,学习成绩也不太好。更谈不上帮他们做什么呢。现在和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期比起来,自己简直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坏孩子。周总理生活那么辛苦,还能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

总理啊,您是颗红星,闪闪放光芒!

如今我们的生活比起周总理那时候好多了,可现在好多的中学生只知道比吃比穿比玩,只顾贪图享乐。对伟人的少年时代了解甚少,更不知道一个人要成为一代伟人,必须要像周总理那样有独立、自强、勤奋等优秀品质。

今后我们一定要多看一些这类的书和节目,更深刻的接触了解伟人的少年时期,熟悉历史、认识社会,从小学习伟人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将来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4】

《少年周恩来》是金石作者编著的,他记载了周恩来从出生开始一直到东渡日本求学这一段人生经历。

翻开书本,我仿佛就走进了少年周恩来的传奇生活里,感受着他的生长足迹,周恩来那坎坷、丰富的早年生活使他养成了独立、自强、勤奋的好习惯。周恩来从小就聪明过人,他四岁就会背很多唐诗。还写得一手好字,他做事有规划有目标,并且很孝顺父母,一次母亲病了,他天天给母亲熬药,喂药,端茶送水,衣不解带的照顾母亲,没有怨言。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国内的朝廷腐败无能,国外列强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生于这样的年代,小小的周恩来对百姓生活的困苦,社会现实的残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独立自强,勤奋好学,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的宏大志向,通过他的努力,成绩优异的恩来考进了天津的南开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继续深造,同学们都很敬佩他。

合上了书本,我深深地被周恩来的精神所感动。我们追逐着各种明星,追求着各种各样的名牌,却很少了解伟人的故事,从这次的阅读中,我学习到了周恩来的优秀品质。他处处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他的伟大思想让我震撼,他在学习上的刻苦执着,他对父母的孝顺关心都让我感动并且惭愧。

生活于太平盛世的我们生活的都很幸福,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大人们每天辛苦的工作,供我们上学,我们却一点都不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大人稍微有哪里不顺我们的意,我们还要撒娇闹脾气。受了一点责骂或批评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受委屈,最可怜的人,于是就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一切,我们真是太不应该了!

周恩来,你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步伐;你是我无声的老师,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你是我永远的领航标!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5】

最近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叫《少年周恩来》的书,讲述的是周总理少年时的真实故事。

周恩来七岁大的时候,他的养母、生母先后去世,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周恩来的父亲在外工作又很少回家,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年仅十岁的周恩来身上,周恩来每天不仅要洗衣做饭,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家里很穷,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为了让弟弟吃上饭,当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品,有时甚至要向邻居乞讨。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周恩来开始自力更生,在自家后院种南瓜、玉米……我没有想到周总理小时候竟如此艰苦。我们现在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有时还挑三拣四,和周恩来比起来,真是自愧不如啊!

后来好心的伯父供他去沈阳读书,周恩来不仅能吃苦,学习也特别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很注重英语,请来的大都是外国老师,上课都用英文,周恩来和很多同学都听不懂,为了正常听课,周恩来每天都恶补英语,渐渐地,周恩来终于能听懂老师讲的课了。我觉得他真用心,并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弥补,我要向他学习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

周恩来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他从小心中就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当时日本很强大总是欺凌中国,周恩来很气愤,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校长问大家,为何而读书?有的说为吃饭而读书,有的说为名利而读书,还有的说为家父而读书。当校长问周恩来时,周恩来眼里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坚定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志震撼不已,为周恩来有如此远大的志向而欣慰。我也震撼不已,周恩来既然能在如此穷苦的环境下拥有这样远大的理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更应该努力啊!

合上书本,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周总理那么艰苦都能坚强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从此也铭刻在我的心里。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10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