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茶馆》读后感范文800字五篇
愿你多读书,幸福安康,事业大展,笑容甜蜜,今天读书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茶馆》读后感范文800字五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茶馆读后感篇一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读《茶馆》了,上一次大概是还在学校,老师给放了电影《茶馆》,观影结束后,意犹未尽又找来老舍先生的剧本《茶馆》来读。
此去经年,许是十年后再读《茶馆》,然而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茶馆》写于1956年,一间陋室,几方小桌,一壶开水几个茶杯,来来往往几张历经岁月沧桑的脸,就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
老梁在讲《驴得水》话剧改电影的失控中提到,话剧表演可以再时间线上做巨大改变,但是人物却不可太多。如果真的要写剧本,老舍先生的《茶馆》绝对是教科书级的圣经。抛开剧作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不谈,这部三幕剧有着剧本最完备的元素。
人物表简洁明了,往往一个词,半句话就把人物的性格交代完全。三幕剧地点集中且封闭,给了话剧舞台最好的发挥空间,灵魂性人物只有一个,王利发在三幕剧中不但是主角,也牵制着整个剧情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他掌控着这部剧的节奏。引领着起承转合和结局。
《茶馆》对于表演来说可以说是极易操控的,好的演员,看到如此指向明确的剧本,除了在精神和思想境界领悟,自由发挥表演艺术的空间很大。比起刘震云写饥民人多“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老舍先生的剧本简直是导演和演员的福音啊。比起那个我们自小就熟悉写《骆驼祥子》的文学家,其实老舍先生也是一名极其优秀的剧作家。记得第一次读到“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感觉画面感极强,如今想起来,小说和剧组之间果然沟壑有别,如何表现那“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人物的心理多数时候是无法在舞台上直接呈现的,但是读《茶馆》并不觉得简单、直白、不够深刻,秘诀在于——人物的对话。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一句老百姓的拉家常话,写尽了老百姓的无奈、悲凉和战战兢兢,对于这个时代,无需解释和评判得更多。众所周知,深刻的道理,哲学的议题并不是老百姓的寻常话,在《茶馆》里,你看不到那些文绉绉的话,一启幕,老北京的京片子就迎面而来,即便是不在舞台上,那些话语似乎也从书本上走了下来,成了人物嘴里的台词,带着特有的京味,这就是真正的剧本的魅力啊。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直到今天,人艺的老艺术家们还以在舞台上表演话剧《茶馆》为荣,《茶馆》依旧活跃在舞台上,80年代,被改编成电影的《茶馆》剧集了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于是之、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人,也成为了一代经典。跨越了时光,穿越了历史,到今天,这依然是一部每读历久弥新的剧作。
《龙须沟》从思想性艺术性上来讲,就距离《茶馆》远了。我怀疑写于1950年的《龙须沟》是不是有老舍先生急于歌功颂德的嫌疑,当然这并不是说《龙须沟》所写的一切是虚假的,但是六十多年过去了,再读到《龙须沟》,对比《茶馆》总是能读到里面的一种言不由衷。太红火、太和平、太一片和谐反而让镜头失去了魅力,就像一部大团圆大剧,总不如一部高潮迭起的剧作吸引人一样。《龙须沟》里也有悲剧,但是却不如《茶馆》动人心魄,并不是妮子的生命不如老掌柜的珍贵,隔过历史的尘埃,再回头看,老舍先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和妮子一样。虽然来到了新社会,妮子陈尸的地方变成了清流,而他自己陈尸的地方呢?本是清流,他又对不起谁,又为何一定要如此呢?
《茶馆》中的人间百态即是如此,虽然一生为顺民,坚持“莫谈国事”,紧跟改良步伐,但是也逃不过一尺白绫的命运,老舍先生看尽人间百态,活到了清流的时代,但是仍然难逃自沉太平湖的命运。
想及此,不禁唏嘘感慨。所有的一切,都经历了时光的洗礼。几十年后,一切见分晓。虽然当年的《龙须沟》一定要比《茶馆》更鼓舞人心,但是最后留下来大浪淘沙的,是《茶馆》。
,读老舍先生的剧本,一定要注意里面动词的运用,和接地气的表达法。
年轻时我以为华丽的形容词才是写作,读了几十年书,才明白一个道理,能写好“动”的人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家。
茶馆读后感篇二
放暑假在家,每晚跟爸妈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等待中央八台播出的电视剧版《茶馆》,虽然我是从二十几集才开始看的,但看了一集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最近,经典文艺作品的翻拍版往往令人,如新版《三国》、新版《红楼梦》等,但这部《茶馆》却异军突起,在观众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究其原因是导演编剧和主创们对老舍先生原作的用心理解,忠于原著的精神,但并不囿于原著的框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和再现。《茶馆》原著最本质的精神是“形喜实悲”,是对这个无比颠倒和荒唐世道的无尽嘲讽正如老舍先生在创作时所言“想要写一部最悲的悲剧,其间回荡着无耻的笑声”。除此之外,老舍先生作品的魅力也在于其文字和人物中透出的浓厚的老北京韵味,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刻画了那个年代老北京风俗、人情、政治的方方面面。应该说在这两点上,电视剧版的《茶馆》把握的非常到位,没有糟蹋经典。
但仍有美中不足之处,特别是后5、6集其精彩程度明显大打折扣,有强弩之末之势,为了凑集数而拉长了故事情节,反而使整部剧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受到和减损。另外,茶馆大掌柜王利发的妻子被美国大兵的吉普车撞死这一情节设置值得商榷,编剧似还未跳脱出五十年代初反帝主义和过激民族主义的巢窠,于目前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社会氛围不太合适。
此外,有关庞太监的后人登基的情节也显得不伦不类,试想当时已是1946年,国共两党激烈交战之时,国民党政权已风雨飘摇,身为国民党宪兵队长的沈处长怎么会幼稚到在当时搞复辟,如果是为了以此吸引共产党地下党人自投罗网,剧中也未作清楚的交待,令人看了感到可笑,却摸不着头脑。总体来说瑕不掩瑜,这部《茶馆》应该是今年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优秀作品,大众的口碑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比依赖明星、炒作、华而不实的布景,用心写故事,贴近社会和人民心声的作品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茶馆读后感篇三
老舍先生是人民公认的人民艺术家,他塑造的很多任务也早已经深入人心。老舍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而他也正是在那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而《茶馆》则是老舍先生最成功的剧本之一,这其中的故事、人物以及语言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本是通过对一个小茶馆,名曰裕泰茶馆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中国从清末到民国的变迁。《茶馆》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生存状况,不论是他们的挣扎,抑或是他们的无奈,都被拉入故事中进行生动的展示。这部戏剧仿佛是一幅万生相,将我们完全带入了那个年代。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网,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前进。老舍先生好似一个可亲的老者,脸上带着浅浅的忧伤,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悲与喜。我想他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了解那个年代。
在小时候,我初次阅读《茶馆》时,并不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哀伤。但当我长大后,再次阅读这部戏剧的时候,却生动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心中既愤怒而又无奈的悲伤。
在整部戏剧中,有两个场景是我始终都不能释怀的。我不能理解,我不能释怀,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人。
其一就是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最终老人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我不知道十两银子够不够养活一家人,但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这到底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被卖的姑娘昏了过去,庞太监却依旧在旁边大声叫嚣着,“我要活的。”在姑娘醒过来的时候,庞太监大笑着说:“她又活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姑娘,到底是人还是个玩物?既是这样的玩物,那姑娘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在那个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大概皆是如此吧。贫苦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富贵人家里的'一只狗。就像是杜甫曾经说过的,“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人活着,竟然不如一只狗。我又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是孩子,贫苦人家的孩子就不是人?试问谁家的孩子不是十月怀胎呢?谁家的孩子又不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呢?
其二便是小花与爷爷告别的那一幕,我读到了老掌柜的无奈,也读到了老掌柜的不舍。可他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却也只能与她告别。这一幕与前一段写老人卖女儿的那一幕又异曲同工之处,离别皆是为了过活。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眼眶湿润,但正当这时小唐铁嘴便出现了,恰如其分的搞笑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我想这一定是老舍先生的精心安排。但在笑过之后,心中又不免有些淡淡的苦涩。不知道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正是因为这样见风使舵的人太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欺软怕硬的人太多,才使得中国久久不能振兴,甚至险些亡国。想到这些,在看到这个本应搞笑的人物,又怎能笑得起来?
当然,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同样还有剧中充满京味的语言,每次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我都忍不住嘴角牵动。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早已沉睡多年的北京土话又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儿化音加的恰到好处,老北京人的幽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总是在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慈祥老者的形象,将听过的故事用口语化到极点的北京土话一一娓娓道来。
在《茶馆》中,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的时候说的“硬硬朗朗儿”,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的“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的炸酱面,就像浓郁的豆汁,就像蜿蜒曲折的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味道。老舍先生作为一位地道的京城作家,作为一位血统纯正的旗人作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的北京。
也许有的人会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没有革命意识,没有向人们展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我认为在那个腐朽的时代,改革的志士都被杀头,搞实业的商人都被欺压,在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看得到光明的未来?我记得剧中有一位曾经搞过实业、进过国会的知识分子到寺中念起了经文,不问世事。面对政治家的邀请,固执的坚持自己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因为他已经对那个时代失望了,他已经对那时的政治失望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实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场景。面对这样的黑暗,该到哪里寻找光明?我相信从始至终老舍先生斗不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北京,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下层人民生活在黑暗当中,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担忧。而统治者则夜夜歌舞,时时丝竹,不关心社稷,更不担心人民的死活。试问这样的时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来?
茶馆读后感篇四
《茶馆》这本书算是在读名著的年纪,被老师或者家长争相推荐的书籍之一。所以在那个年纪,我是有读过的。如今再温故一遍,也是一种意趣。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书籍有两剧:茶馆和龙须沟。茶馆一共三幕剧,讲述了一个叫“裕泰茶馆”的兴衰;相对于茶馆,龙须沟就逊色了些许。亦是三幕话剧,龙须沟是一条臭水沟,附近住着四户人家,作者通过这四户人家的遭遇写出了时代变迁的物化迁移。
值得对比的是,这两个话剧都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表达社会的改革变迁带给整个人民群众的变化。一个小小的茶馆,聚集了三教九流。每一个人都有故事,而这个故事,随着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走到了结局。
和时代变迁形成对比的有:裕泰茶馆内贴满了“莫谈国事”,进来茶馆的人却都在谈论国事。我们先要了解的是茶馆的老板王利发,是一个精明圆滑的人。他不古板,他知道世道要变天了,也知道茶馆快要经营失败了。“莫谈国事”四个字,你可以说是王老板对茶馆采取的挽救措施,也从侧面反映出底层商户对国事的看法,乱世求存中带着无可奈何。
用龙须沟中常四爷的话说:“我爱咱的国,可是谁来爱我啊。”
对生活的向往中又带着的深沉的惆怅无奈,正如那时候的老舍,面对的是改革开放,迎来的是文化革命。所以他写出来《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却自沉太平湖。
很多人说字如其人,文章亦是如此。读老舍,感受他文字里的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出他对当时背景下的社会感受。所有人都走了,茶馆的王老板,最终独自一人留了下来。面对自己的茶馆,有心无力的感觉,正如同身处文.革的老舍,王老板自缢于自己的茶馆,像似始于尘,归于尘,那么老舍呢?是否也是如此。
茶馆读后感篇五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里的道理可真多呀!
小学《茶馆》读后感范文800字五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