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鸢读后感1000字5篇

钰媚 1162分享

《北鸢》的好:正如知友们说的,能从卢、冯、孟三个家庭之间的琐碎中看到中国从军阀(石玉璞)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姚永安在上海经商)所经历的社会变革。虽然我不是历史方面的学者,但至少可以说作者对社会环境的刻画是生动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鸢读后感1000字,供大家参考。

北鸢读后感1000字1

初识《北鸢》,顿觉名字富有古典韵味。鸢,纸鸢,风筝也。可是,当了解作家葛亮时,我的脑海里就充满了无数的疑问。作为年轻的香港作家,怎么会写一部充满古韵的作品呢?而不是像董启章先生一样用欧化的语言来刻画他心目中的香港呢?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怀着这样的好奇心,走进《北鸢》。

正如书名一样,书中的文字同样充满古韵,一种介乎现代与古典之间的语言表达。读这样的文字,就如夏日荷花池边徐徐微风扑面而来的一丝清凉和暗香,又如高山流水品茗弄墨时流入耳间的一道丝弦与琴韵。顿时感觉自己置身于民国。

张爱玲笔下,民国是浪漫的;郁达夫笔下,民国是迷茫的;鲁迅笔下,民国是沉睡的;林语堂笔下,民国是抗争的;而葛亮笔下,民国是充满风骨且包容的。

本书以民国商贾世家子弟卢文笙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等各色人物为素材,如忠厚仁义的文笙,颟顸柔顺的昭如,敢爱敢恨的仁珏,装疯卖傻的昭德,忍辱负重的名伶言秋凰,天真福顺的仁桢等,呈现了一部民国动荡史。让我不禁想起了《战长沙》,同样是以家族的兴衰,各色人物的故事展现民国时代。但所不同的是,《战长沙》更突出时局的动荡和战争,而《北鸢》则淡化时代背景,突出民国文化。

葛亮的民国充满风骨,如书中所说:“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无论是卢家这等商贾大家,还是言秋凰这般名伶,他们面对家国动荡,命运浮沉时,始终坚守着信义和良知,保持着热血和希望,这正是炎黄子孙最谦卑的灵魂,也是我们民族骨子里最根深的文化与精神,就是我们的风骨。

同样,葛亮的民国是包容的。也正如书中的这句话:“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北鸢》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是葛亮在塑造人物时还是有自己家族的影子。他在访问中提到,他的祖父葛康俞经历了家族由盛至衰的过程,却以包容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和他的太舅公陈独秀不一样,他的祖父一生有一个很决绝的信念,那就是和ZZ保持距离。卢文笙就如祖父一般,经历了家族的盛衰,造就了他与时代和解的能力,包括对他人,甚至对于苦难的包容感。

每个人在大大的时代里小小的挣扎,有如蝼蚁一般,历尽沧桑,最后成为过眼云烟。虽说这样的规律不可逆转,人对于大时代来说过于渺小,但是“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我们依然可以展现着自己的风骨。同时,又如书中所说:“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断裂”。人恰如纸鸢,虽随着风向摆动,但只要牵着那根线不断,顺势而飞,与时代和解,亦能找到属于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

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妈妈,最有力量的名字。

北鸢读后感1000字2

汉兵以掠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妾妃何聊生。——题记

镜中的人,美得暗淡模糊。她用了过多的油彩,想将额角的一滴血迹遮盖住。她站了起来,执起鸳鸯剑,舞弄了几下,便自尽而亡了。

一代名伶言秋凰在梨园中名气之盛及姣好的面容在后生嘴中就为一个传说。

忆当年,冯明焕与颠沛的言秋凰在“瑞仙茶楼”中高山流水,言秋凰不辞辛苦专为冯明焕唱一折《武家坡》,一曲定情;仁桢与穿着松绿色旗袍的言秋凰因一块“永禄记”的糖耳糕结缘,令人难忘的还有言秋凰那眼眸中略带讨好的神色;风华正茂的言秋凰用药性猛烈的藏红花打掉腹中孩子,满脸晶莹汗珠,痛苦不堪的表情。皆令我印象深刻。

言秋凰一生为戏痴,为爱疯,她一路的爱恨情仇,一路的忍辱负重为女报仇,才造就了这位性格鲜明的青衣——言秋凰。

月朗花香,溶溶脉脉,镜中言秋凰眼中全是黯淡,毫无波光,只有桌上的玉麒麟在幽暗的环境下仍发出一丝惨淡的光,水落石出间百感交集,哀恸无言,女儿惨死,让她痛心不已,虽然当年为了不想连累冯明焕,对自己女儿惨下狠手,但是丧女之恨驱使着她一步一步设计害死和田。这是她作为一位母亲为女儿做的事情:为亡女雪恨,临终前嘴里含糊嘟哝着亡女的小字,玉麒麟跌倒在侧,玉麒麟是母女二人唯一的信物。两个生命的告终,但是玉麒麟身上所寄托的情感无论岁月如何打磨,无论玉麒麟在如何面目全非,那情感丝毫不减。

“刘言之争”的流言一语成谶,言秋凰师傅一口血殁于台上,死相极为狼狈,言秋凰一身丧服,两行清泪,显得她更作文http://www.dgmeixun.com/为瘦削,她不畏人言为师傅守了半年的丧。当年,刘颂英破例收了言秋凰为弟子,只因念错苏轼的“風摵摵鸣枯蓼”取得艺名言秋凰。师傅对于言秋凰来讲不仅仅只有赐名之恩,在教学方面也是不留余力。言秋凰直至后来,仍心挂师傅。这是她作为一位徒儿为一位师傅所做的事情;发誓离开京津伶界,对师傅恩情没齿难忘。

当年,仁桢与冯明焕在“荣和祥”观看言秋凰的表演:那折《武家坡》王宝钏十八年寒窖,让人动容:那折《生死恨》中韩玉娘,先是为寡妇,后又颠沛流离。以上的人物竟无一人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都是命运所迫,都是生活的奴隶,言秋凰的哀绵的声音,将这些苦命的人们诠释得淋漓尽致。搏得戏迷们阵阵欢呼。此次唱的《宇宙锋》中的赵艳荣破釜沉舟,装疯卖傻,耍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这些人中也许有些是言秋凰的真实写照。可惜的是,不是赵艳荣,而是前者。

言秋凰的身份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程蝶衣。要与师哥唱一辈子戏的鸳鸯畸梦因菊仙一脚插足而破灭。仍记得,袁四爷夸蝶衣“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

言秋凰与程蝶衣一样都演过《霸王别姬》可是戏外命运截然不同:程蝶衣与命中霸王在轮回中擦肩而过,而言秋凰命中从未有过霸王。

我想对于蝶衣而言,秋凰只是徒羡蝶衣。

尘埃落定,已然生无可恋,满眼黄泉碧落,只是徒增伤感,这人生一出戏,言秋凰演的多么好,远处隐约笙箫,只可惜,这么好的一出戏,结局如此黯淡,无人鼓掌。她淡淡谢幕,嘴角的笑依然挂在脸上,依然是美丽动人的虞姬。

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

北鸢读后感1000字3

第一次看到封面上巜北鸢》这个名字,给人一种有着浓浓墨香味的感觉,飘飘悠悠地从曹雪芹笔下浸入了眼前的书中,字里行间,将乱世中的家族国事、悲欢离合一一铺展开来,平平淡淡的笔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情,那点带着历史带着惆怅带着追忆和回味的墨迹,一点点的在心头晕开。一页一章的读下去,直至合上书的瞬间,流淌在作者笔下的深情与小说中平静淡然的写作方式,在心里倒映出别样的滋味。

《北鸢》取自《南鹞北鸢考工志》,出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本身也是一篇残卷,终究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得以完全保存,如今后人也只能从半部残卷中窥探旧事一二,甚是可惜。作为与《朱雀》相呼应的《北鸢》,颇具有半部民国史的味道,但是在那个支离破碎的动乱时代,正如这部传世残卷一样,小说中的家族历史,人物命运,都无法真正拥有一个圆满或者美满的结局,小说中的对于卢家、冯家、孟家这三个家族的描写和叙述贯穿全书,作者笔下写的大都是家族之中人物之间的琐碎之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波澜壮阔,也不是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传说,于平淡琐碎之中却能看到看到中国从军阀混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所经历的社会变革,虽不是专门记叙历史的学术著作,但至少在小说中对社会环境的刻画是非常生动的,对书中的出场的人物刻画也生动逼真,形态各异,即时是配角的出场和描写,也能从作者笔下看到他们鲜明的人物性格。

写民国的书读起来往往有一种时代的庄重和肃穆,在那个年代里,个人的感情和色彩已经被时代背景淡化,而小说里描写的也正是那个风云忽变,命运如风筝般飘忽不定的年代。但《北鸢》这部小说中,对整个政治背景的描述做了淡化处理,反而刻画出在这种时代下属于人的个性和感情,拥有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灵魂却用一颗赤子之心,将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精彩生动的讲述出来,虽然整部小说行文比较平淡,但是对于细节之处的处理也非常细致,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股属于文人的优雅和讲究。正所谓,鸢飞起于北,朱雀落于南。作者以书名为中心形成南北对照之势,以家族兴衰为线索来反映整个国家民族在特殊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小见大,平淡中寄托的却是作者对旧事对长辈前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深情。

读这本书,没有激扬的故事和刺激的心情,却在一桩桩一件件家族事中慢慢被吸引着一页一页翻下去,读到最后,心里更多的不是对那段混乱历史的无奈和悲哀,反而是一种淡然的感觉,一种让人觉得,除了生死,没有什么事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事。这种感觉,正是出于作者的写作方式,将小说中的重点放在对人和人周围的事的描写叙述之上,而不是一味的去渲染深化那个时代的情况,将一个处在历史大背景下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用如此平静而柔和的方式讲述出来,让这部小说在有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又不乏文学艺术色彩,读来不至于全然都是对史实和时事的感叹和无奈。

北鸢读后感1000字4

《北鸢》中描写的男子也罢女子也好,商人也罢军人也好,都有着个自独立的个性。对此,陈思和先生的评价很中肯,作者笔下对昭德,昭如,家睦,小湘秦等人物的描写,可以充分的看出作者的写作技巧相当娴熟,例如小说中写的人物秀芬,乍看之下只是对一个女人进行了一定的描写,但是读到最后却发现很多原本隐藏的谜团,如果不读到最后,对于这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事情,完全没办法预料。作者善于隐藏、善于铺陈,又在恰到好处的地方把人物推向高潮,甚至有了一些颠覆性的理解。

一开始,看书中开头描写,只觉得昭如是一个温柔又懂得关心人的贤惠女子,以为她便是文中女主角,但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读下去,才发现这个容易被人小瞧了的女子,留下的却是如山般高大的背影,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又给去世丈夫的女儿办了婚配,即使如此,也不会为别人的误解去回应半分。作者笔下的人物,虽然看起来平淡如水,但是却都有着水滴石穿的韧性,在面对风雨挫折的时候,反而具有无比坚忍的心念。这些刻画出来的人物都是平凡而普通的人,民国的动荡,人们都生活在那个波诡云谲的年代,却用各自对江河人生的理解去完成个体命运的诉说。作者笔下的人物,虽然衣钵轻轻,却蕴含着关乎人情、人生和人性大格局。不曾因为外界时局的混乱而丧失自身最朴素的坚持和信念。

《北鸢》虽然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故事,但是读起来却不想给读者铺陈一个恢弘壮阔的场景,反而有意在平淡中开展情节,写大浪淘沙过后的沉淀与留香。正如他自己说的话,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而生活在现时的人,更应该常常心怀感恩,感恩这个年代,感恩前辈的智慧,感

北鸢读后感1000字

《北鸢》给我的感觉如同绍兴黄酒,初尝绵甜,入口厚重,不觉已酩酊大醉,直呼快哉。

肆意笔墨,挥洒入画,一个民国纷乱,宗族冲突的背景栩栩动人。

昭如的宽和善良,带领收养的文笙进入卢家。(这点写的精巧,那时姐姐昭德的丈夫石玉璞在天津拥兵一方,哥哥盛浔正从政入阁)

家睦人如其名,青年时上马横朔,下马诗,到头来被迫弃文从商,将全部期翼都给了养子文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源于家睦的救助,四声坊的龙师傅,虎头风筝每一年都要给文笙扎一个,及至去世,后人依旧记得,在序章后面的小楔中,年老的文笙和仁桢取过四声坊的虎头风筝,因风而起,风遂人愿,万事皆好。

轮回:文笙的被收养到慢慢成长,养成,到最后文末和仁桢收养了姚家孩子。

风筝的几次出现: 第一次出现,抓周时文笙的独异,命运与纸鸢紧紧相连,与家睦一同放飞风筝,渐得要领,救助国破家危时的中国战士,与雅各用纸鸢为号。在参加革命,是纸鸢让增援部队看到自己的位置。爱情也是如是,从看言秋凰演出,到放风筝遇到仁祯。最终在戡乱救国阶段的上海,雅各成为投机倒把的外国商人,告诉文笙是放风筝给他的启示。到了文末,仁祯与文笙走到外白渡桥边,

暮色中,他们望见一只风筝,飘在对岸某幢建筑上空,孤零零的。飞得并不稳,在肃杀的秋风里头,忽上忽下,有一个瞬间,几乎要跌落。他们屏息看着,看了很久,直到这只风筝远远飘起,越来越高,渐渐消弭于他们的视线。


北鸢读后感1000字5篇相关文章:

鞋狗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读后感1000字范文五篇 - 5068儿童网

关于《活着》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鲁迅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冰心散文集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路遥《人生》的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呼啸山庄》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三字经》读后感1000字5篇 - 5068儿童网

    相关文章

    21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