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第一部》读后感700字5篇
军机处是位于乾清门西侧的一座权力中枢,原名“军机房、“办理军机处”、“总理处”,后定名为“军机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军机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军机处第一部》读后感(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各民族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但在权力的见解与实践中却是不谋而合的。自秦国一统六国,羸政自诩 “皇帝”以彰显其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中国历史上便有了“皇帝”这个称谓的出现,此后中国历代封建最高统治者都沿用这一称谓。
赢政除了自封始皇帝这一尊号外,还建立和健全了专治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打破了分封制,设置郡县制,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让皇帝拥有了对全国的人民土地财富拥有控制与管理的权力,从而达到在军事、政治、立法、财经大权具有完全的独断性与随意性。这种绝对的、不可忤逆的、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一直以个人意志左右着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苏州大学历史博士,袁灿兴所著的《军机处》便是通俗讲述皇权的书,袁博士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全书内容脉络清晰、史实丰富,线索繁多,背景广、涉及面大,登场人物多。对于历史学家的学识、惊人的记忆力,在大量的信息资料汇集后还能清晰、富有逻辑的去思考与发现,辨别真伪还原历史,面对历史学家的这些技艺,让人由衷感叹。
《军机处》讲述了以清朝雍正帝为始,至宣统为终,一百八十三年间满清的风云变幻。以雍正创建军机处为契机,展现出皇权在握的帝王实现个人意志、臣子伴君如虎变幻莫测的命运。
“军机处”是皇权之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机构,一个服务于皇权的工具,其前身是为雍正策划征战准葛尔而特设的“军需房”,后为配合战事大局军需房改为军机处,皇帝直接受命管理,由汉人大臣张延玉为其制定职能制度,打破传统陋习以一套完善的文书制度,帮皇帝上传下达,维护管理江山。
究其根本,军机处始终只是一个服务于皇权的工具,在历史洪流中,尽管军机处在满清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无法改变时局的变迁,江山的更迭,一代代坐镇江山的帝王和他那些军机大臣们,终还是随大江东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的开头,讲述雍正四年时发生的一个事件却并未详细,书中说“雍正四年,允襈被改名阿其那(狗),允禟被改名为塞思黑(猪)。”
而阿其那与塞思黑是否是狗和猪,多年来一直为清史学专家们质疑,并从多方面加以考证。如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不认同阿其那与塞思黑是狗与猪的音译。据相关的资料显示辽宁省档案馆,就是文献记载了雍正初期的事件,为阿其那与塞思黑不是指狗与猪提供了佐证。
《军机处第一部》读后感(二):
所谓“康乾盛世”,在这二位祖孙皇帝之间,雍正反而被严重忽略。“朕就是这样汉子”,这是他的名言,但其功业究竟对当时和后世有什么影响,除了“皇四子夺嫡”和“吕四娘刺杀”这一始一终两个传说,竟然渺然无闻。但说起由他在雍正七年(1729)创立的军机处,又无人不晓,而袁灿兴博士的新书《军机处》,正是将“从雍正到宣统,国策大政皆出于此”的军机处掌故抉要阐微,娓娓道来,让我们从当下了解历史,从历史看透未来。
为什么《军机处》是本好书
历史传承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总在空间场域和时间场域逐层递减,比如,中国人更熟悉朝鲜和日本的历史;比如,当代人更熟悉民国史,其次是清史、明史,然后才能论到宋唐魏晋。其中自然也有例外。文化的强势传播,会使得一些或真或假的知识突破时空局限,反复地浮现在大众的耳语口传之中,使之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沉淀——由《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的变化流布,就是个显而易见的事例。
然而,中国人治史的弊病就在此显现。揆诸官书,自有唐以来,文理越来越沉重,义理越来越繁复,情理越来越枯燥,《史记》的流利、《汉书》的大气、《后汉书》的华丽、《三国志》的明快,遂不复见于后世。而一些传奇说部则以正史之“通俗演义”的名目流传民间,实则事实混乱,荒诞不经,无法从中获取历史赋予时代的真相和真知。
非虚构类文学的主创者应该是新闻记者和历史学家,但就当下中国而言,前者缺乏控制宏大选题的逻辑能力和知识储备,后者则僻居于象牙塔中,对于普通读者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不闻不问,只陶醉于曲高和寡的学术讲章中不能自拔。
但是,面向普罗大众的科普要求,不仅是商业机会,也是社会责任。袁灿兴博士新作《军机处》第一部已经正式出版了。该作者的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史,其第一本史学类非虚构文学《枪口下的北洋》行文流畅,功底扎实,对历史事实的研究时有创见,让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和美感的同时,能够获取颇多的知识性教益。
这次确定“军机处”的选题,想来出版人和撰稿者都有深长的考量。据著名共运史专家段宇宏的研究,列宁在十月革命甫起,为一统事权起见,首先成立的便是“书记处”,这使得当时还非常弱小的俄共(布)得以摆脱形式与理念上的束缚,短时间控制全国局面,并为创立一个亘古未有的赤色帝国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书记处”设立整整一百九十年前,清帝雍正创立了异曲同工的“军机处”,使得满清在统治技术方面已经具备现代极权主义体制的多种特征,清廷在诸多内忧外患的煎熬下,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还能继续掌权近二百年之久。我们所见的《军机处》第一部只是开头,清廷面临的巨大挑战,才刚刚开始。
每个时代其实都在重复前代的政制和理念,独出机杼的发明很少。明太祖废相,而内阁遂成实质上的政权机构,首辅即是真宰相。军机处的设立则与历朝体制迥异,在其后三百年的中国却大行其道,无论袁世凯的政事堂、蒋中正的侍从室,还是北京当局的书记处,都有军机处浓郁的影子。开新未必非要返本,但明白地知道政体政制的来源,无论当轴者还是旁观者,都能厘清思路,以便更稳妥沉着地进取。尤其是当今中国仍然处在“后军机处时代”,这使得军机处的研究更为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军机处》还有缺点
和作者一样,笔者也是一名历史学人,因此深知,研究问题易,下笔阐述难,而用通俗的文笔来横跨二百年史实,尤其难上加难。所以,《军机处》文笔如此之好,史料如此之丰,但在非虚构类文学的创作技巧方面,仍是有着少许不足。
笔者一直有个观点,那就是非虚构类文学也是文学,那么,首先要向小说和剧本学习,要善于“讲故事”。如果按照一个编剧的眼光来看,《军机处》第一部中,出场的人物实在太多。当然,袁博士设定的主线非常明确,主角是历代清帝,配角有两条线,阳面是诸位重要的军机大臣,阴面是满清的内外敌人。但就全局来看,清廷的敌人在战争中的表现提及太多,令对清史不太熟悉的读者有应接不暇之感,容易产生知识学上的疲惫和厌倦。
如果将这问题延伸开来,全书尚有可议之处。史学文章在写作时,最费思量的是,如何将当时的政制、官制、体制转化为现代读者理解的语境。这也是一种“翻译”,其“惊险一跳”之难度,作者甘苦自知,本不足为外人道。在这一点上,袁博士做得非常妥帖,比如他于书中仔细地介绍了何谓“盐引”,以及盐业专营中的利益和利润到底着力何处,让原本对此事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的读者也看得兴味盎然。
但是,在漕运、河工等方面的介绍中,作者就引入了大量术语,使得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其实除了战争之外,清廷最花时间和功夫操办的实事,便是运粮和治河,其功绩在此,经济腐败也在此,官员的能力在此,政治失败也在此。在湘军集团崛起之前,满清皇帝所需要真正关心的,也就这两件事。但《军机处》第一部对此要么语焉不详,要么专业描述过多而显得行文枯燥,令读者颇有畏惧。
该书的一些全局视角也略有缺憾。军机处创立于雍正而功成于乾隆。后者虽然诗酒风流,堪称文人皇帝,但事实上雄才大略又心地险恶,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都在历代统治者中非常突出。“军机”者,当以军事战略之筹措实施为上。看看当时的奏折批语,就知道乾隆目光远大,对于国际形势和地缘现状了如指掌,不像其嫡孙道光那么昏庸颟顸。乾隆固然天纵英明,善于学习,但他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必定来自有方,相信和军机处及其行走大臣颇多相关。可惜袁博士于此未有一语提及。
就盛世功业而言,乾隆对于中国最大的地缘贡献,是消灭了天山北路的准噶尔部,使得强盛的瓦剌蒙古不复成为中原政权的威胁;清廷又随之南下覆灭了南疆的喀什噶尔和卓家族,使得天山南北浑然一体,并入中国版图。此事无论在道义上是非曲直,都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重要影响。
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军机”,但袁博士的《军机处》第一部对于前一段叙述甚详,对于后一段却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军机处第一部》读后感(三):
设于清雍正朝的军机处,直到辛亥革命前夕被清廷废除,凡历八帝一百八十年,都是大清帝国的权力运作枢纽。
但很奇怪,清中叶后的官修政书,如《大清会典》的乾隆版,甚至不提军机处。直到光绪重修《会典》,才简单提及军机大臣的职责。因而人们欲知其详,不得不求助于清人的野史笔记,如乾隆朝赵翼的《簷曝杂记》,道光间梁章钜的《枢垣记略》等。他们都曾兼任军机章京,都留心军机处的权力结构,都提供了关于军机处的所见所闻异辞,却都旨在歌颂今上圣明。因而如赵翼那样有心揭露二十二史实相的考史学家,述及军机处的权力变迁过程,仍不惜使用曲笔。
当然,在清亡后十多年,由民国北洋政府官修的《清史稿》,于职官志、军机大臣年表均有绍介亡清军机处的专篇,但读后令人失望。那些篇章,首先缺乏历史感,回避了满清军机处体现的权力转折过程;其次缺乏民族感,抹煞了军机处体现的以满驭汉的偏见;再次缺乏是非感,将清帝通过军机处贯彻的尊君抑民的权术,说成今胜于昔的历史必然。
限于篇幅,例证仅举《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的说法:“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不含标点,短短六十五字,却涵泳了三大历史错误。
第一,清沿明制设内阁,但满清在入关前后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满洲八旗王大臣会议,所谓内阁的前身内三院,其政治作用无非是政策咨询。第二,至迟在康熙帝亲政后,决策机构已转移到皇帝的南书房,“丝纶出纳”来自康熙帝信用的高士奇、徐乾学等汉大臣和索额图、明珠等满洲权贵。第三,康熙朝中叶发生的持续多年的所谓储位之争,无疑使康熙帝的个人心态变得更复杂,从而直接影响到康熙晚年决策变得捉摸不定。人们可以不同意孟森、王钟翰关于雍正夺嫡的考证,然而单凭反向的逻辑推论,不足以否定他们揭露的历史陈述本身显示的矛盾。
不管怎么说,雍正坐上龙庭了,尽管只有十三年,却在实现君主个人独裁方面,刷新了中世纪列朝的多项纪录。比如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而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就使秦始皇“以衡石量书”即每天批阅一石重的公文竹简的纪录相形见绌,也使明朝永乐帝的特务统治的效应望尘莫及。缺点是他本人也成为密折政治的奴隶,致使他的子孙被迫改良,将批语简化成“知道了”三字或一个“览”字。其曾孙道光帝更听从盐枭首辅曹振镛的主意,单挑臣工奏折有字划不工的小毛病痛加斥责以显示圣明,当然较诸林彪要秘书代为画圈又显落后。另外一个破纪录的显例,就是创设军机处。
《军机处第一部》读后感(四):
史称雍正始设军机房,乃出于用兵西陲防止泄密的需要。那是皮相之说。一瞥蒋氏《东华录》、萧氏《永宪录》,便可发现雍正即位后有两忧,一是他的众兄弟普遍怀疑他篡改康熙传位遗诏,二是他更担心支持他即位的禁军头目“舅舅隆科多”、拥兵自重的内兄年羹尧尾大不掉。当他左右开弓,阴谋阳谋兼用,打掉觊觎帝位的同父兄弟,又“怀疑诛忠”,囚杀隆、年二人,却哀悼唯一支持他的异母弟怡亲王病逝,同时又发现湖南山村教师曾静,竟想策动继年氏统帅西部大军的岳钟琪造反。种种偶然因素交织,促使雍正仿效其父康熙将南书房作为私人顾问班底的先例,于雍正七年(1729)在宫内始设军机房,挑选年幼弟弟和亲信满汉大臣入直。关键是雍正十一年,他任命指定储君即皇四子宝亲王“综理军机”。不想年余,雍正便龙驭上宾,宝亲王嗣位,改元乾隆。这个新君,尝过领军机的甜头,怎会舍弃乃父创设的私密性极强的体制呢?
于是,连同充当太上皇,乾隆帝通过军机处贯彻个人独裁意旨,长达六十三年多。一个效应,便是他晚年信用入直军机达二十三年的弄臣和珅,政以贿成,将国事即皇家事搞得一团糟。
嘉庆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死了,停尸大殿,做了三年傀儡的皇帝,突然出手,捉拿和珅并逼其自缢。不消说,他立即更换军机大臣,起先也仿效其祖,命其弟成亲王为领军机大臣,但随即发现这位老弟支持洪亮吉要求恢复君相共治,就以“非祖制”作由头,将他逐出军机处。
倘若因此断言嘉庆帝只知“守成”,也不见得。至少对于帝国枢密核心的军机处,嘉庆帝亲政的二十多年里,作过如下调整,或者可称改革:第一实现满汉平衡,任命的军机大臣保持满汉对半的比例。第二坚持内满外汉,领军机大臣必用旗人,他晚年曾用直军机四十年的汉臣董诰为首辅,却只看作文学侍从。第三强化秘书专政,雍正朝已设置军机章京。章京是满语军职助理的音译,相当于后世各级政府长官的秘书长。清嘉庆朝的军机章京,已经体制化,满汉各十六名,分班入直,而汉章京承担上谕之类重要文件起草,地位比承担满汉文件对译的满章京更重要。乾隆朝已出现满汉军机大臣讨好资深汉军机章京的情形。嘉庆后到清亡前百年,军机章京在满清中央政府的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历史作用,迄今未见清史学者讨论。那历史实相,只好期待新清史编者。
作为晚清权力运作核心的军机处,既然在嘉庆朝已形成章京们的实际专政,那么重读近代史,能不讨论晚清军机处的权力运作实相么?
《军机处第一部》读后感(五):
紫禁城的乾清宫广场西侧,有一排简陋的平房.然而,别看它不起眼,它却是大清论文范文一百八十余年的决策中枢,它就是军机处.
“一人治天下”的梦想
事情起于雍正二年(1724),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被年羹尧、岳钟琪荡平.罗卜藏丹津逃亡准噶尔.准噶尔是清廷的老对手了.雍正四年,内政整肃完毕,皇帝准备对准噶尔用兵.
雍正七年,战争爆发.军情如火,需立即处理,且必须秘密.但当时的政治机构却不尽如人意.清承明制,以内阁为行政中心.宫禁重重,手续繁多的处理流程,极易延误时机;而军报到京,先经内阁,容易泄露机密.于是雍正以需要密近的处理机关为借口,在隆宗门一带搭建了一排平房,始称军需房,后改称军机房,又改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房子,和宫墙之间有两米空隙.据说这里曾有一条通往养心殿的专用通道.这条路穿过宫墙,经过御膳房,直达养心殿.雍正的亟亟求治之心,显露无遗.西北战事结束后,雍正并未撤销军机处,反而在第二年增设-文书事务的“小军机”──军机章京;雍正九年,又铸军机处印信,储于大内.
皇帝不加掩饰地表达了他对集权的渴望.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秘密在于军机处的三个字:“勤”、“速”、“密”.雍正追求高效.军机处一成立,雍正皇帝就规定,不管有多少公文,必须在当天完成.
凌晨3点,紫禁城内一片漆黑,惟有军机处值庐中灯火通明.军机处成立后,举凡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事务,莫不经过军机处,单凭几个军机大臣已经处理不过来了.于是军机处成立的第二年,增设军机章京.起初军机章京无定额,从内阁中书、笔贴式中选调.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起,定军机章京满汉各十六人,分为满汉各两班.每班的领头称为“达拉密”,由他领着章京们在军机处值班.通常情况下,满汉章京轮流值日,每班值两日.
军机处最强调效率与速度.军机大臣入值后,约莫5、6 点钟,天刚蒙蒙亮,就要去养心殿面见皇帝,聆听皇帝对政务的处理意见,这叫“承旨”.皇帝在征询军机大臣对政务的意见后下达指示,军机大臣就会急匆匆赶回军机处,将皇帝的意思“述旨”给军机章京.军机大臣拿着拟好的谕旨,再赶回养心殿报皇帝批准.一来一去,不过一个时辰,许多政务就处理完了.
“密”,是军机处的最大特点.军机处成立后,雍正三令五申地告诫属下“臣不密则论文范文”的道理,并规定军机处外面由护军把守,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太监论文范文,都严禁私人.甚至服务人员,也规定必须是15 岁以下不识字的小太监,称为“小么童”.15岁之后,就立刻换新人.
为了避免被内阁蒙蔽,康熙中期发明了奏折制度──皇帝亲信秘密地直接呈递报告,皇帝通过秘密报告,掌控全局.雍正完善了奏折制度.首先,密折均直达御前,中间不经过任何人转手;而且密折只能由皇帝一个人批阅,即便是军机大臣也不能过目.那么,朱批后的奏折是如何到达具奏人手中的呢?靠军机处.军机处收到朱批奏折后,先由军机章京将奏折连同朱批誊写一遍,加以保存;原件则密封装好,直接传给上折大臣.
有些折子,皇帝当天没有考虑周全,就“留中”不发;另一些极为机密的,只录“另有旨”,连副本也不保存.
雍正藉着军机处“以一人治天下”,同时也将重担放在肩头.在乾隆皇帝时,军机处彻底成为了皇帝的左右手.
三朝老臣被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么,清朝皇帝是如何控制军机处本身,以消除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威胁呢?答案是“名不正言不顺”.军机处自成立起,就一直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军机处没有正式的府衙,没有正式的人员.军机大臣和章论文范文是-,意味着皇帝可以随时将其调入调出.“有名无实”的内阁与“有实无名”的军机处相互制衡,才能保证皇帝的仲裁地位.
同时,皇帝还会打击在军机处供职时间久、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乾隆登基十四年后,就发生了“张廷玉配享太庙”风波.致使侍奉清朝三代皇帝49年的张廷玉郁郁而终.
《军机处第一部》读后感700字5篇相关文章:
★ 《童年》读后感学习心得700字范文5篇 - 5068儿童网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700字精选10篇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