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
《安妮日记》根据一个犹太少女写的日记编写而成,它对人的启发非常大。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安妮日记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们亲爱的 安妮小姐如果能够活到战争结束的话,我敢打赌世界上肯定又会出现一位优秀的 女性作家或是记者。可惜,上帝太过喜爱他的这位聪慧而美丽的“选民”了,在安妮15岁时 就将她带去了天堂。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少女的内心竟然是如此得丰富多彩。在书的前半部分中, 描绘了一个真实的青春期少女和她家人的关系:她与母亲关系交恶,更深爱她的父亲。甚至 ,在书中称呼父亲为“甜心”。这完全符合同样生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先生所提出的“俄狄 浦斯”情节。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是在讨论宗教、艺术、哲学、人类的本性这样深刻的主题。 这使我十分震惊,这真的是出自一个少女的手笔吗?怪不得曾经有学者质疑这部书是由成年 人润色过的。但从整部书的连贯性来看,应该是完全出自安妮本人之手无疑的。后来的笔迹 鉴定专家也证明了这一点。以我的理解是,在极端恶劣的状态下,一个人的内心会疾速成长 。
我们迷人的安妮小姐,在14岁时就开始广泛阅读严肃文学类、艺术类、哲学类、历史类等书 籍了。这点让在下十分羞愧,想想我14岁时还沉浸在低劣的漫画中无法自拔。而且,通过她 的介绍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和她一起躲在密室的另外7个犹太人,无论是年长的还是 年幼的,无一例外的都对阅读很痴迷。即使是在那种恶劣的、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也无法改 变这一点。
犹太人经常自豪地宣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其他民族的人们虽然很不服气,但也不得不 佩服犹太人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的人把这种情况归结为犹太人智商高超,由于在下 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不好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读书地热爱,是他们取得那 些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安妮小姐正是由于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才能写出闻名 世界的《安妮日记》来。
珍爱生命,拒绝战争。希望安妮的悲剧不要再次上演了。
安妮日记读后感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年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似一缕阳光,如一 阵清风……那时的我们拥有最纯真的笑容。
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把开始记录是13岁,在15岁被纳粹抓获。——她把那“美好” 岁月记录了下来。
我们在想象“安妮”过得舒适生活,错了!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正生活在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纳粹的杀害,于是随家人躲到了 一间密室里,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在十三四岁我们应该享受着老师的教育,父母的疼爱,拥有最美丽的笑脸,最动听的笑声 ,享受花季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可是“安妮”只有日记本陪着她。
我不敢想象密室里那黑暗的时光,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只有饥饿,只有恐惧和病痛 一直折磨着他们。“安妮”在这种环境下中学会了:不屈服,不气馁。她善于思考自己所犯 的错误,正视自己的缺点。
安妮初进密室,对“凡。丹夫妇”是厌恶的,对母亲的责备的不满……可是“安妮”学会了 自我改正,包容……在密室的生活由一开始的厌恶,到真正安定下来,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
“安妮”在密室中喜欢上了“彼得”——一个腼腆的男生,在这个密室里“安妮”有青春的 萌动。在这个黑暗的密室里“安妮”用她的乐观,满怀理想感染着身边的人,感染着“彼得 ”,于是“彼得”也悄悄喜欢上了她。
在1944年8月1日,“安妮”放下了笔,故事结尾的很突然,留下了很多的幻想——“安妮 ”被纳粹抓走了!
仔细回味,这本日记,笔调贴近我们,又和我们的生活大不一样。“安妮”把成长中的困 惑与好奇真实地记录出来,在日记中“安妮”对自己的情感直言不讳,让我们好像看到另一 个自己。
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们没有渡过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是在欢笑中度过的。“ 安妮”也是幸运的,她在这时间里,认识到了自己,学会了坚强,热爱生活。
可爱的“安妮”在纳粹的迫害下永远的闭上了眼,距离她16岁生日仅剩3个月,距离这个 集中营集中营获救仅剩1个月,“安妮”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痛苦”的密室生活,让我们这些 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不仅深思。
正值花季的我们,应该深思: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会做什么?
安妮日记读后感
也许大家都读过《安妮日记》,我也早已看过,只是因为被主人公安妮写作的热情和生活的 信心所折服,再一次捧起了这本书……
主人公安妮原本和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是一场战争使她不得不随父母一起 逃命;随后,他们在父亲公司大楼的密室里安下了身。在密室度过的日子里,安妮只能靠写 日记的方式打发时间,随着时间的消逝,每天一记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任务。渐渐的她喜 欢上了写作。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经过她的笔下,就变的充满了奇趣。
不幸的是,在1944年8月,纳粹警官抓走了藏在密室的他们;几个月后,安妮和姐姐 都染上了“风寒”,这是一种可怕的病,没过多久,姐姐去世了,由于失去了身边唯一的精 神支柱,安妮在几天后,也静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怜的安妮!如此不公的离开了这个喧闹杂乱的世界,但她留下的确是最美好的心 声。记得她曾说过一句话:“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 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还留下了我们琢磨不透哲理与未来的守望,和她对日记的恋 恋不舍……
安妮日记读后感
最柔软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刚烈的也是人性。——题记
无需忘记的身影,从没停止的向前,也是有微笑去点缀生命的快乐,再将它们贮藏成最幸福 的菊花……
无需是二战中的神话——安妮。弗兰克
人们也许忘不了,希特勒向犹太人兴起血光四溅的屠刀。疯狂的杀虐人间的生灵。
也许,只有在那个隐密的小房子里,安妮才能得到足够的心里安慰。望着,听着,看着,到 处的一切切早已经面幕全失。而侧耳倾听的只有那轰响的机翼引擎。
她也渴望着青春,渴望着青春的潋滟,放出夺目的光彩。她用日记记录下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播种对和平的希望。
她的个性即风格,像每片叶子,展示着生存的锋芒与美艳。
她甚至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公,正如人性的堕落,常常从无视公理开始,社会的尊严,常常因 权力滥用萎缩。
《安妮日记》是体现当时犹太少女安妮的成长经历,日记中透露出一种早熟的才能,有一种 勾魂摄魄的感染力。从日记中我们了解这个女孩过早结束而又不寻常的人生,对所处的那个 孕育却吞噬了她的时代以及那个给她欢笑和痛苦的世界。
安妮日记读后感
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我还一直沉侵在故事情节中,眼眶因安妮的希望、勇气、温柔的 悲伤的种种表情感动得落泪。
我想原来我一直没有崇拜的人,但读完《安妮日记》之后,崇拜的对象已在我心中悄然 诞生。
在1942到1944年,仿佛黑暗一直笼罩着每天,战争让很多种族灭绝,也让天空乌云密布 。这里有许多的犹太人被盖世太保的铁抓袭击,他们就这么无辜的离开了人世。这是历史上 异常惨绝人烟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个犹太少女,她原来过着多么幸福美满的生活 啊!命运却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
许多人都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里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当时安妮还是个13 岁的女孩。它是活泼好动天真的,却不能不一直在密室几年不出门,密室每个地方都有非常 严格的限制。胆敢你面对这些时,本应该是被逼疯,但她没有屈服,反而让她在遇到这种困 境时产生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渐渐长大,她在社会中完全独立了,15岁的他想改变现在,想到了男女平等,这些 社会问题。战争是恐怖的,它能破坏一切,却不能破环拥有一颗勇敢、坚强、自由的心!虽 然她最后没有逃过残害的命运,不过她的心永远活在世上,或在每个人的心中。当她闭上双 眼时,它距自己的16岁生日只差3个月。“多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啦!”我不禁悲叹道 。
虽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说的“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我坚信他的愿望能实现。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这本书会一直压制住战胜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她能感动全世界, 但愿世界不会再有战争!
安妮日记读后感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作《安妮日记》。我一听书名,就觉得这本书一 定没意思,于是我就搁在一旁不管它了。可事实上这本书不是我想的那样。
一天下午,我觉得很无聊,想看会儿书。我来到书橱旁,用眼睛一扫,发现了我前几天 搁在一旁的书——《安妮日记》。我即兴翻了几页,觉得这本书还不错;我又翻了几页,我 便后悔当时我没先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很吸引人;我又翻了几页,那时的我已经放不下这 本书了,我被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书名中的“安妮”,不过她的全名叫安妮·弗莱克,她是一个犹太女 孩。《安妮日记》这本书重要讲:安妮在13岁时,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 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因为那时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就大量的追杀犹太人,因为 他认为犹太民族是个极为劣等的民族。在逃亡的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 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 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但是最后,在那密室里生活的8个人都被抓走了,最后 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这本书让人们全新认识了战争,让我十分震撼。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完后,我心里想:战争真是太恐怖了!为什么要有战争? 难道各国之间就不能和平相处吗?同时,我也对安妮的命运而惋惜。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安 妮活下去了,她长大后会是什么职业?著名的作家?著名的文学家?著名的科学家?不过, 她已经去另一个世界了,但愿她在那会很幸福。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地出了《安妮日记》这本书,特地 拍了关于安妮·弗莱克的电影,特地造建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这本书不仅让我爱不释手,还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安妮日记读后感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女孩 儿,以后的梦想是当一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 。
就这样的一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有关纳粹二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无法想象,一个笑容 明艳的美丽的 小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她是安妮 弗兰克,一 个多话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 好几年不见天日,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我翻阅她的日记,发现她的日记截止到了1944年8月1日,而1944年8月4日,她被抓了起 来。她的文字是那么充满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入集中营后发生了什么,她的脸 是那么可爱天真,让人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纳粹怎么下得了手?
一张图片一直在我脑中闪烁,那是一张犹太人临邢前的照片,被贴在奥斯维辛的长廊 上。照片上的人无不目光呆滞,嘴巴紧抿着,好像都想说些什么。我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搜寻 安妮的身影,一方面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方。我心里祈祷着 不要找到她。可是,除了这张照片上的人,还有400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死去的人太多了, 安妮的母亲,姐姐玛戈,范丹一家,杜瑟尔医生……我忍不住来回想着,这太残忍 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纳粹的行为令人发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 一样的女孩儿,她们聪明乖巧,勇敢无畏地追求梦想。可是在集中营她们 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呢?怎样的死去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了下来。 我们应该感激安妮,如果没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对纳粹的控诉,就不可能被记录下来。
荷兰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设置了一个旅游景点,去的人络绎不绝。我可以想象窗中一 双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张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安妮。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的童年有着许多美好故事,但这样的生活持续不了多久。在安妮的日记本里,倾诉了她许多的心声。
身为犹太人的她,以及她的一家,受到了许多的限制:必须在衣服上绣黄色的六角星徽;不准开车,不准搭电车,必须缴出家里所有的自行车;晚上八点后不准出门,就连坐在自己家院子里也不行;只能在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到指定的商店买东西;不准进电影院、歌厅等娱乐场所;游泳池,网球场和其他运动场所也一概不能进;不得与教徒来往,并且只能进犹太学校……
我和她是花在两个不同时间的同龄女孩,她活在二战时期,那是个被没日没夜的战火包围的世界。而我活在一个和她完完全全不同的世界里,这是个别无限热情和无限的爱围裹的世界里……
我真得很幸福,活在一个这么光明的世界里,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压迫,只有和平。‘世界大战’已经告一段落,美好迈入社会。这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一个美好的时代。也许我上辈子无辜的受到许多苦难,但现在的我很幸福,活在这个世上真好。
我真的很满足,活在一个这么公平的世界里,这里没有偏袒,没有不公平,只有无私。‘不公平的法制’已经过去了,和平迈入社会。这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一个和平的时代。也许我上辈子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压迫,但现在的我很满足,活在这个世上真好。
当我受到身边人的关心和爱戴时,我觉得我好幸福;当我自由的穿梭在大街上时,我好满足。
安妮,我和你素未谋面,但从你的日记里,我感到你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从中我觉得我是多么的胆小,你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
没错,活在这个世上真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被视为异类,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犹太人,便令她死于非命,像是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对春天的憧憬中凋谢了。
安妮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和希望,她的命运像是一幅带着压抑色彩的 油画,让人感到悲哀。她每天给那个神秘的吉蒂写信,透过一扇不常开的小窗子来观察这个 世界并记述着她对一切的想法,还幻想着成为一个作家或记者,可惜的是还未等她走出这个 牢笼,便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她的悲剧也是给每个人的一个警钟,是一个凝结着太多太多鲜 血的教训。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着战争的结束,又像是一个真实的记录员,不断地从小窗户中了 解外面并一一记录下来,她想用她的日记来告诉人们种族歧视的不该,在她的日记中也流露 着愤怒与恐惧却依旧写道:“世界虽然这样,但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也许她 永远也想不出自己会被出卖而进入一个永恒的噩梦吧,只留下这本日记,记载着她的痕迹。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也许战争早已远离,但请每个人铭记这段历史,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弗兰克本是一名普通的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一家四口过着富裕的生活。但这宁静 的一切很快就被一场战争打破。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执政后,开始了对犹太人惨无人 道的迫害。为了家人的安全,安妮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来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躲避危险 。在这里的生活虽然不如从前自在,但在这里,安妮仍然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学校生活。
1942年7月,情况更糟了,在德国纳粹的迫害下,为了避免遭受纳粹警察的逮捕和屠 杀,安妮一家与同是犹太人的凡·丹一家以及一名犹太医生杜瑟尔,躲进了书中被称作“密 室”的地方。开始了长达二十五个月的“秘密”生活。直到1944年8月4日遭人检举被送进集 中营。
这本书以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期间密室中的人们的生活实录。在白天 ,为了不被别人发现,他们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大声说话,甚至不能上厕所。每天,安妮都 会担惊受怕,密室外战火不断,炸弹就在他们身旁炸开,死亡的威胁,被发现的恐惧。因 为战争,因为人性的丑恶,安妮这个应该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不得不蜷缩在密室的一角 瑟瑟发抖。因为战争,让昔日美好的世界变得满目疮痍。死亡的阴云笼罩在密室中的每个人 身上。在这里,人性被压抑,甚至开始扭曲。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不断,每天能活着醒来 就是最大的幸运,就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也奢侈至极。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安妮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人性中最美好最柔软的一面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 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美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 宁静会重新来临。
虽然命运带给了安妮许多苦难,但是依然历练了安妮的品格,她学会了去直面自己 的缺点。在密室生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安妮逐渐成长为一个心里十分成熟,对生活有着深刻 感悟的人。她丰富而美好的内心世界就像是绽放在战火中的花朵,尽管眼前是黑暗,但从来 没有放弃对光明的期盼。
八年级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