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读后感范文五年级800字
《上学记》一书中,我触摸了70年前我们中国学子的理想和追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上学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上学记》读后感1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书的封面上画着一个金色卷发的小男孩儿在绿色的大草原上骑着一辆很奇怪的四轮车,这辆车上有鹿?头、玩具熊、CD、三角尺还有一位很像老师的老爷爷。
绘本的第一页是没有文字的,画着在风景如画的山上有一幢绿色的小房子。这不禁让我们浮想联翩。这是哪儿?这幢房子是做什么的?读到绘本的后面,你会发现这幢房子是一所学校,学校里有施特恩老师的教室。
故事里的小男孩儿大卫上学的第一天并没有去学校,而是去山上自己动手建立了一所学校,并自得其乐。上学第二天,大卫给自己的学校装上了轮子,这所学校跑的飞快冲进施特恩老师的教室。
在真正的学校,大卫把建立自己的学校的事情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也很兴奋。他们一起动手把大卫学校的车轮装在他们的学校上。
文章的结尾,同学们驾驶着安装了轮子的学校行驶在小河里。施特恩老师驾着小船?♀️在河里追,小男孩儿的妈妈在河岸上骑着自行车?♀️追。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正前进呢。
绘本的最后一页跟第一页一样,只有一幅图画。画面上,大卫的学校没有了轮子,在夕阳西下的山坡上静静地待着。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画面里山谷的微风和淡淡的夕阳余晖,给读者充分的遐想的空间……
小朋友的世界跟大人的不一样的,上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自我成长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是必要的,孩子们的自我学习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
同样,人生的旅程中,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放飞梦想,努力学习,热爱生活,在人生大学里好好深造哦。
《上学记》读后感2
何兆武的《上学记》最大的特点是这本书不是他“写”的,而是由他口述,由一个清华毕业的研究生文靖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形式的书,怪自己读书少见识少,开始读的时候还以为何先生已经过世了呢。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读起来很轻松,读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老人在充满阳光的书房里向你娓娓道来他生命早期的故事,很平易近人。
除了这本书的写作形式以外,何先生的《上学记》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主要有:
1. 何兆武先生在这本书里展现的人生观。
我不避讳抬举自己的嫌疑,但是何先生的人生观确实和我的很像。比如,在政治方面,何先生对国共两党的评价,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对“运动”性质的区分,对政治的看法等等,都和我自己的看法相近;对人的看法方面,不以二元划分标准论人,不认为好人什么都好,也不认为坏人一无是处。人生没有绝对,事物没有绝对,2 个小时的路走了7天不一定没有价值,军阀政府也有利于个人自由的一面。
2. 尽管也会批评一些人和事,但何先生基本上没有抬举自己的意思。
按说这是应该的,但是在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回忆录里,何先生这本书几乎是唯一不抬举自己的。有的人写回忆录通过贬低周围的人和事来显得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多有理多正义,像章诒和的书;有人不怎么贬低别人,但总在抬举自己,像杨绛;也有人不抬举自己,只贬低别人,像张戎。从这方面来看,作为一本回忆录来说,何先生这本书很难得了。《上学记》讲给读者的是作者眼里当年的人和事,像个本分的讲故事的人,几乎没有褒扬自己的意思。
3. 何先生对名利的淡薄。
何先生八十岁的时候,清华要给他办个祝寿礼。其实这种活动在学术圈并不少见,我也参加过(当然是作为观众)。一般是老头坐在大会主席台中央,一本正经地接受各色人等的当面称颂,一点也不脸红脖子热。说实话,这种活动总让我联想到西方的葬礼。有时候我也出于好心想替这些老学人找出这么做的正当点的理由——他们可能并不是出于自愿,无奈膝下徒子徒孙太多,众人抬轿把他抬上去,对徒子徒孙自己以后有好处…… 不管怎样,通过这类活动,一些人在我眼里本来挺高大的形象就此矮了许多。然而何先生不同。推辞不过清华,寿礼当天何先生锁上家门一个人扎到图书馆里过了一天。这手法很好地照应了何先生在书里提了不止一次的“把名字写在水面上”的人生态度。当然,这个寿礼的段子不是何先生自己讲的。
4. 一些我从前不知道的小事情。
本来嘛,看回忆录性质的书主要出于对过去不了解的事情的好奇。《上学记》除了从特别的视角讲一些历史事件、风流人物以外,还有一些小事给我留下挺深的印象。比如,战时大城市的地铁可以供市民躲避空袭,这是之前我从没想到过的,看了何先生的书以后才想到为什么国家同意一些大城市不惜血本修地铁,看来也有战略方面的考虑。还有,第一次知道中国传统文人的形象是拉里邋遢不修边幅的,真不理解这些人。学问大跟不注意形象有什么关系呢?
除了这些印象深刻的地方,我还有一些感想。
首先,何先生兴趣广博,这我欣赏,但是正是由于何先生在就学阶段涉猎太广,以致缺乏坚持,加上其他因素影响,竟没拿到硕士学位。这可以很明显地从何先生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不断转系里看出来。先是建筑系,后来转到历史系,又转到中文,再转到外文,最后研究生肄业。何先生认为读书要凭兴趣读,这一点跟林语堂差不多,何先生的理由是人生只不过是“把名字写在水面上”,读书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这些虚无的东西,读书是应该追求“peace of mind”。就“读书”而言,我赞同何先生的看法,然而我认为,读书除了“修身”以外,还应该“平天下”。个人的“peace of mind”在读书过程中是必要的,然而不应该是唯一的。作为有志于学的人来说,还应该通过自己的知识为社会谋福利。换句话说,读书之用,不应只是有用于个人心灵,还应有用于社会福祉。不然,只能算个“读书人”,不能算是“知识分子”。
其次,西南联大的教学情况,何先生也有批评,但他总的态度基本还是肯定,而我的看法则有所不同。据何先生讲,很多教授上课无讲义,高兴讲什么就讲什么,讲世界史的人一个学期连古埃及都没讲完,甚至有的教授高兴就来上课,不高兴就不来。在我看来,这是对学生的极度不负责任,也是极度的不“专业”。学生把学费交给你,你就应该尽心尽力授好课,“分内之事”一定要做好。况且,学问与教学水平并不一定是正相关,你学问又大又尽心尽力地教尚且不一定能教好,何况不认真地教呢?教授脾气耍在讲台上怕是耍错了地方了。
再次,对于西南联大的学生之所以杰出人才多,我的认识又进了一步。第一,在选材上,选了一批会读书的人,至少是智商上面没问题的人;第二,学生们大都背井离乡没钱也没玩的地方,这就有一个一心向学的氛围,促人进步;第三,教师里面大师多,即使教学上不行,也肯定能开拓学生眼界,这对学生成长极为重要;第四,也是我看来极重要的一点,跟今天相比,西南联大各个系学生规模都不大,大都是小班上课,老师与学生有很多深入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激发是很有利的。
最后,作为一本老老实实的回忆录,能够在中国这种“有特色的”社会里面公开出版发行,不仅为关心中国的人们描绘了多幅有关过去的人和事的真实影像,也让我们这些对社会未来走向持有积极信心的人们更添一份乐观的理由。
《上学记》读后感3
《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上学记》不止是一本口述史,更是一本打开历史之门、知识之门,乃至真理之门和思想之门的启蒙之书。当然,该书也因对某些老师的个人感受和真实评价而引发争议。
有评价将何兆武的《上学记》、齐邦媛的《巨流河》和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并称为“海峡两岸知识分子的必读书”。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口述的回忆录。记录了“旧时代”(民国时期)学生生活的情况,我虽然大龄,但尚是学生,因此读之颇感有趣。
这是一本非常容易“听”的书,通篇都是何先生的口述,因此仿佛是在听一个古稀老人讲故事一般,没有阅读的紧张,你只管放松,甚至伴以瓜子和清茶。在何先生当年的上学生涯里,他讲了许多有趣但值得现在大学思考的“史实”。
何先生当年所在的大学,是传说中的“西南联大”。中国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奠基人,基本上都是那时候西南联大的产物,比如杨振宁,陈省身,张守廉等等大牛。为什么当时科研条件差,西南联大也不大,却出了那么多人才?何先生认为就是学校的自由,他说“那几年生活最美好的就是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更没有思想教育……..”“自由有一个好处,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比如自己喜欢看的书才看,喜欢听的课才听,不喜欢的就不看、不听”而何先生自己呢,也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在西南联大先后读了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个系,全凭兴趣使然。亲们,回顾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涯:大一背毛泽东思想概论,大二考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上课点名,转系困难,等等诸如此类的繁杂之事,对比之下,西南联大的自由,令人神往。
何先生回顾了许多教过他的西南联大的老师们,我想先说说我自己,虽然本科毕业才两年,但我已经无法立刻叫出教过我的老师的名字,我的薄情的确让我惭愧,但众位,可知道何先生为什么能记得那么清楚么?因为,给他上文学的是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上数学的是华罗庚,上历史的是吴晗,上哲学的是冯友兰,上逻辑的是金岳霖——这些名字,你只要输入首字母,搜狗拼音就会自动联想,若是输入百度百科,就有超过10页的介绍。说到底,还是当年的大学不乏大师的缘故。当然,我也只有羡慕,因为以我的高中成绩,即使放我回到当时,我想我也考不上西南联大。——当时有没高复班给我机会呢?何先生没有讲。
在《上学记》里,我们还能看到那时候的知识分子的社会待遇,“那时候的待遇,一个小学教师大概是二三十块钱,如果要是老资格的话,就可以有大概四五十块。一个中学教师,比如我上的师大附中,那是好学校,老资格的教师一个月可以拿到近两百块钱……大学教师拿的更多,有名的教师,比如冯友兰,一个月可以有五百大洋,可以买一套普通的四合院了。”我调查了下,民国时期的物价大概是这样的:大米一斤:6分,猪肉一斤:2角,黄金一两:70元,四合院一座:400元,别墅一座:700元。巡警——公务员哦~月薪才17块左右。由此可见,那个年代,教师绝对是中产乃至高收入群体,这也是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尊重的体现吧。而现在呢?且不说我身为教师的父母了,现在从事教师职业的我的同学们,你们愿意说说么?
除了有趣的“史实”何先生也在书里讲了许多自己的人生的感悟,读书的感悟。书里有一章叫做“五柳读书记”就是他对自己一生“读书为何?”的解答,他说“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我的朋友,王烈,读的是法学的研究生,今年毕业,但是三年期间,他却读了大量大量的近代史、近代文学、西方哲学,看了也许接近一千部电影和历史纪录片,也许之于他的本专业法律,他的知识积累还不如近代史多。我曾多次批评他不务正业,嘲笑他看了那么多书,但却拿不出什么读书的成果,我想,何先生的话,也许正是他最好理由。阅读不为功利,阅读本身便是最大的价值,他在他的兴趣爱好里遨游了三年,其实,我非常羡慕。
《上学记》是王烈在上学期向我推荐的,虽然早已买了,但直到最近才读完。里面提到诗人慈济的墓志铭:“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编者解读说,“不管你如何奋力,如何随意,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流水消逝了。”可是,这种超脱的感悟并没有深深打动此时的我,而是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类似味道但完全不同意义的句子:“天空留不下飞鸟的痕迹,但至少它飞过”。
即使身为一个大龄的无用的上学青年,这句话也给了我一些做事的动力。因此,即使这里的文字淡如白水,但码字的过程,也让我体验生命的存在。
《上学记》读后感4
奶奶去世后,我在老家按旧习俗守灵两天。第二天的凌晨,棚外夜凉如水,棚内的炭火也赶不走寒气,众人小心翼翼地把奶奶放人了棺材。盖棺前,我轻轻抚摸了一下奶奶的额头,那种彻骨的冰凉这一辈子也忘不了:没有一丝丝温度,冰凉得就像刚从冰水中拿出的石块。那一刻,我切身感触到:世界偌大、岁月悠悠,而生命只是一小根火柴,从燃烧到熄灭不过一瞬,在这之后,什么光亮什么色彩统统不再;与死后的时间相比,活着的时间真的是太过短促。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姚贝娜去世的消息。奶奶94岁高龄时离去,我尚痛感太过匆匆,而姚贝娜更不过才33岁……在浏览评论时看到这么一个观点:姚贝娜活该,在早就发现癌症的情况下,不及时安养,而是拼命参加比赛节目,性命都没有了,追来的那些名利又有何用?
这些直接引发了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既然活着的时间这么短暂,那人活着到底是要追求些什么?活着的意义何在?何兆武先生口述的《上学记》恰好给我一些答案。
这本书从1921年讲到1950年,里面有作者对时局形势的议论、有对学术思想的见解、有对同学和老师治学态度的讲述,读来让人心境平和,又在平淡中陷入对“学习”与“人生”的深思。
作者在战争年代的求学之难和求学之乐是我现在不能想象的:要从日本统治区辗转到大后方的昆明西南联大求学,同学们或走水路或走旱路,万里迢迢,要历时3个月甚至半年,而到了那里所面临的生活条件又是异常艰苦;同生们不仅背井离乡、不知何时能归,而且上课时还要防范着日军轰炸。可作者却在那里度过了七年最美丽的时光,他在讲述中充满无尽的快乐和怀恋。在那里,他聆听过诸多大师的课堂和讲演,他们个性鲜明、治学严谨;他见过的许多校友,日后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学者,他们因为学术见解而相互争论、甚至与老师也互不相让。这样的大学生活和氛围又着实令我神往,不知还能否有机会亲历一番。
书中有几句话摘录如下:
(1)“理想好比人的健康,你要找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达到80%、90%,甚至99%的健康,仔细检查的话,总能找出点毛病来。绝对的健康是没有的,但健康总比不健康好,90%的健康总比10%的健康好,大家还要尽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能因为实现不了就把健康的目标取消了。”这句话和古典的一个观点很像,成功的本义就是不断靠近,理想也是一个不断靠近的过程。
(2)“那个时候食堂分为四级,大灶、中灶、小灶、特灶,国家领导吃特灶,各级领导吃小灶,政治研究院的学员可以吃中灶。我的年纪不大,但也算不得年轻,所以就进了政治研究院,享受中灶待遇。”社会存在阶级,人分三六九等,宣扬再多民主,这也是全人类逃避不了的现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更是被演绎到了极致,说党建国初期没腐败是忽略了特权阶级的存在。现在有人惋惜内战结局,埋怨人们的无知,可从何先生的口述中可以看到,蒋治下的民国,人们确实饱受物价上涨、----的重重折磨,蒋自身“软弱”的缺点太过明显(与M比);而不明政治的人更衷心于诱人的许诺,急盼和平,GCD的宣传见缝插针,直击要害。怪土匪狡猾,更怪委员长无能,成王败寇自有其合理性。
(3)“历史有两个特点,第一,所有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的,不是由失败者写的。第二,历史都是高雅的上层阶级写的,真正下层群众写的历史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流传。”宣传上说历史由人民书写,这未免太过美化和笼统。历史有其残酷性,优胜劣汰,弱者是历史的一部分但绝成不了历史的主干,这提醒人们要努力做一个强者。但读历史时一定要留意弱者和失败者,否则容易被史书欺骗、产生认识上的偏颇。
(4)“图书馆是为传播知识设立的,着眼点不应当是建多少高楼、收藏多少图书,而应当是怎么才能让这些书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果这一点不考虑的话,图书馆变成了藏珍楼,唯恐被人家摸坏了,这就失掉了它最初的意义了。”书的价值在传播知识,读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而不在于将其束之高阁。我国的很多制度着眼点都在统治和管理上,只求稳定,不在乎“物尽其值、人尽其才”,这是一个严重弊端;对于个人而言,一些人爱买书、爱藏书,独独缺乏认真读书,这真是本末倒置。我也要改。
(5)“我一生阅读,从未立过任何宗旨,不过是随自己兴之所至在琳琅满目的书海里信步漫游而已,偶然邂逅了某些格外令我深受感触的书,甚至于终生隐然地或显然地在影响着我。”何先生纯欣赏式的读书观我不能赞同。读书不能有功利心,什么黄金屋、颜如玉都失去了读书的本质;但读书要有重点,书海浩瀚,泛泛而读做不出成绩,走到24岁这个关口,更要有重点地下功夫多读书。读书的本质作用一方面有精神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也要实践于人生事业。总的目的是要使自身价值最大化,“内圣外王”。 我不觉得有目的性就算有功利心。
(6)“不知道人们是不是太容易受骗了,二战以后,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都让我们大失所望,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的曲折。”可以不玩政治,但在中国不能不懂政治,否则要吃大亏,会成为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陷入失望、无奈不能自拔。学者文人常有这种缺陷,书中何先生认为东北失守错在蒋介石的“命令”而不在张学良,我就很不赞成。
何先生还提到一件事情:对人生成功的标准,当时同学间有两种看法,一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另一是追求功名;但身边一位同学辩驳道,如果没有功名,此生内心绝不能平静。活着的意义何在?睡懒觉?沉迷声色?穿戴名牌?终日苟且、得过且过?不是,那样生不如死。人生苦短,活着的意义,在于不断学习、追求知识,在于慎独进步、追求功名(自身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功利),最终经营好人生这一大事业,不枉此生。
这就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出的答案。
《上学记》读后感5
本书是蔡定剑老师推荐,在推荐书单的第一位。
说是大时代下的历史题材,也是大时代下的那些人,书中的内容却并不让我觉得沉重,可见先生也是高人。还有一本上班记,不知道何时可以读到。
书中有很多情节,来回读过几遍,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哲学抑或人生,都很有启发。不过既然作者很多地方都不说破,就只说一个情节。
“我的家在北沟沿,现在改作赵登禹路,对门有个小商店,卖油盐酱醋和青菜,一个掌柜、两个学徒,总共就三个人。因为就在我家对面,所以我时常经过那个铺子,而且常到那里买东西。当时那条路还是土路,常有赶大车的人从乡间来,就在小商店的门前停下来歇脚。那些是真正的下层劳动人民,你从他们的装束就能看出来。一进门掏出两个铜板,往柜台上一放,说:“掌柜的,来两口酒。”掌柜就用一个小瓷杯倒上白酒递给他,并拿出一些花生放在他面前,客人就一边吃着花生,一边喝酒,一边跟掌柜的聊天,一副很悠闲的样子。其实两个人并不相识,谈的都是山南海北的琐事,然而非常亲切,就像老朋友一样。东拉西扯地聊个十多二十分钟,说声“回见”,就上路了。这个场景一次次出现在我记忆里,让我感觉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现在是不可得而再了,现代化节奏的生活中再也看不到往昔的那种人情味了。”
这是一个非常清楚的回忆,内中有对脉脉温情的渴望,一如作者所言,人活着,幸福,靠的是希望。
备注:关于题目是出于文靖之言,本书是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的。期间提到了昆德拉的作品《妈妈》中,妈妈在战乱年代里,异于众人,对梨子的关注大于坦克。我读这本书时,也一直在考虑人生意义和选择这一类话题,对这段话印象就很有感触,期间有好友提到了人生选择的意义,所以将其作为题目。
《上学记》读后感范文五年级800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