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3000字范文
《季羡林谈人生》是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1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享年98岁.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学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0年他考取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德国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奠定了其在国际东方学和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羡林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东方语言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外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季羡林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3年季先生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所名誉会长。
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学会会长等职,著作已汇编《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中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先生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作颇多,成为享誉海外的东方学大师,他还精于语言,通英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他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法、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季羡林始终将学术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在德国留学时正值二战,他在“生命危及,朝不虑夕”中专心研究,在--中,他历经磨难,偷偷翻译篇幅宏大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年逾八旬后,他开始撰写80万字的学术巨著《糖史》,还出版了《牛棚杂记》《病榻杂记》等多部著作。
季先生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文章动人。他从近百年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中悟出的道理,平实朴素给人启迪与心灵的抚慰。读后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以“新”为目标,学到真本领
季先生在德国留学时,他的导师对论文的要求突出一个“新”字。只有这样学术才能日日新,才能有进步。季先生能严格要求自己,听导师的执教,即使论文重写,也在所不辞。后来季先生的论文通过了。并在2000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他从导师身上学到了做学问的真本事,一辈子受益匪浅。
(二)以平常心面对人生
2006年9月26日,95岁高龄的季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赞扬声中,季先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剖析自己,他仍能做到自知之明。他撰文三摘“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身,皆大欢喜”。他认为自己是陶渊明的信徒。故常以陶的下列诗句自勉:
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先生这种以百姓平常心面对人生,一切顺其自然的境界实在可贵。
(三)以容忍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容忍确实是一件好事,甚至于是一种美德。
在家庭和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季老反复强调要采取容忍的态度,其中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层,对于大量的非原则问题,双方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此时尤其要学会容忍,使家庭和社会和睦。
第二层,对于原则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在策略上要有灵活性,为了不乱大谋,该忍则忍。只有在忍无可忍时,才展开必要的斗争。也就是通常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三层,对实践证明已犯了错误的人,也要容忍。给他们以改正错误的机会。总而言之,以容忍的态度为基础,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努力使国家安康,人民幸福。
(四)以不懈努力从事写作
以读书为爱好,每天不读点什么,不写点什么就感到难受。在80高龄以后,依旧坚持每天4点半起床,忘我的爬字耕耘。90岁高龄后,仍是他的写作高潮期。他这种不服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令人佩服。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2
冯友兰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河南唐河人,算起来,我们也是邻乡了。
据我所知,冯友兰先生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是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人,也是较早地把中国哲学介绍到西方的中国人之一。他一生著述甚丰,中、英文著作近500万言。
冯友兰先生从事教育六十多年,辛勤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同时,冯友兰先生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不论在什么环境,他始终如一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拒绝国外奢华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自己的国家,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母亲――祖国。
冯友兰先生在学术界的造诣在国内没几人能及的,其学识自不用说。我现在想说的是,冯先生的人品和人格。近日重读先生的《谈人生的境界》,感悟颇深。反复体会先生的这篇经典之作,我才对先生生前曾写下一幅对联,有了一番领悟了。“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原来,先生的上联说的是自道平生志事,下联说的是所求理想境界,我想,这副对联也许最能充分表达了先生的为人为学。也使我真正领悟先生之“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的境界了,唉,原来先生就是一位传播人类智慧“真火”的人啊!。
先生在《谈人生的境界》中开宗明义:“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按照先生的说法,人人都有境界,只是由于自己的阅历、经验及所处的地位等因素影响,人的境界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这点就不难理解了。
我在想,所谓自然境界,无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这种境界是本能的,与习惯、习俗相关联,我理解就是一种原始的力量,勿需教化、勿需觉解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你可以想象,连初生的小孩都具备这种境界的。
那么,功利境界呢?那就是人开始考虑得与失了。他会思前想后,会利益取舍。他的动机是利已的,后果也是利人的,也就是说动机、行为对已有利,对人也有利,但从出发点来看,当初他行动前,他就考虑了这些因素了,人毕竟要患得患失了呢!
道德境界当然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了。具备这种境界的人,考虑的是社会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而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所谓“取义不取利”也,为社会利益做事,符合道德规范,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一个纯粹的利人不利已的人。
再来看天地境界。关乎天地之上,其思其想超乎凡人,大多远见卓识,考虑的是一个团体、集体及社会之利益,是所谓的大境界。这种人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目标奋斗、努力,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想,自然境界自不用说,我们每个人通过不同的历练、教化,最起码对自己的要求是利人利己,不损人利己,做一个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功利境界的人,这个应该不难,这也是一个人为人的基本标准吧;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要考虑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为社会留一些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也就是要做一个道德境界的人;当然,对于一些志存高远之人,就要追求人生之最高境界了,你就要达到天地境界啊!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3
《季羡林谈人生》收录了季先生在耄耋之年关于人生感悟的一些小文章,从1995年12月开始断断续续一向到2015年初,跨越了四年多的时光。当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好奇一个文学大家是如何看待人生的,等读完这薄薄的一册,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亲切的老人坐在藤椅上,跟我讲述过往人生的种种感想,不悲不喜,此中有真意。
全书一百八十多页,中有五十二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不到四页,短小精干。每篇文章都是围绕人生而写,只是角度不一样,每一个议题信手拈来,文章思路却很严谨,大多是从报纸消息或者是日常生活提炼出议题,加以分析,旁征博引予以论述,最后得出自我的看法,因为文章随手而写,因此也就不似一些刻意之作那样华丽旖旎,也正因为如此,文章才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不管是否与我的看法一致,读来都有一种与友人进行过一次促膝长谈的感觉,如沐春风。
这五十多篇文章中有一篇叫做《论压力》,就我吃了二十几年白饭所获知的粗浅认识而言,以论某某为题往往需要洋洋洒洒几十页才敢写的起,季先生以区区两页纸结束确让我讶异,但是想想两页纸写完有何不可,大概没有哪本书上说以论某某为题是要怎样怎样写的,个人自由嘛,自我还是把思维框在没用的框框里,没有出来。
压力,人皆有之。大学时以前学过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五个级别的需求,最低级别的是生存需求、其余逐级为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发展需求、被认同的需求。生存是有压力的,原始社会,茹毛饮血,人类的生存时常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生存存在着压力,现代社会,人一生下来,便要应对着来自于疾病、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威胁,生存也是存在压力的,不夸张地说,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只是简单地活下来就存在压力,那么人类的其他需求岂不更加存在压力?但事实上人类社会并未因为压力而灭亡,而是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为什么?季老说的好,“人生就像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正是因为有压力,人类才会产生解决压力的动力,压力不断,动力不熄,拼搏不止,在压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发展与进步。
就个人而言,道理同上。不一样的人在不一样时期、不一样条件下,对于压力的解读不一样。当视压力为洪水时,压力便会冲垮人生的壁垒,淹没你,并且让你没有任何浮出水面的机会;当视压力为自我人生的陪练时,压力便会成为人生台阶的基石,臣服于你,并且帮你走向更完美的未来。
我很喜欢季老写的最后一段话:“压力如何排除?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地来源于自身,自我能有所作为,我认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我造成的压力。”作为一名步入社会三年的成年人,生存问题已经不是我生活的主要压力,但是生活不仅仅仅是为了生存,发展、进步,创造财富都是我生活应有的题中之义。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发展谈何容易,我并非法律本科出身,半路出家,虽然透过司法考试,但相对于其他经历过四年法律本科系统教育的同事而言,法律基础素质及法律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点毋庸置疑。再者,本人脸皮薄,遇到人多或者正式场合很容易紧张,语无伦次。如何做好自我的本分,胜任检察公诉工作,是我发展首先应对的压力。我该怎样办?季老的话让我有所感触……
这次院里组织的比武集中体现了我的不足,三个环节都没有做好:审查报告,定性分析部分对罪与非罪、此罪彼罪分析得不透;案件汇报,详略不当;案件辩论,过于紧张,大脑空白。
分析原因,首先便是对这次比武的解读出现错误。我惧怕这次比武,因为没有什么经验,担心失败,越担心反而越容易失败。实际上,比武不是看谁第一,谁倒数第一,而是透过比武,能看到跟别人的差距,取长补短,确定自我以后努力的方向。朱熹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次比武对我而言,成败事小,收获事大。与之相关的深层次原因是我脸皮太薄,太看重成败,因为太看重结果,而忘记自我就应走的路,应尽的力。
季老说: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我造成的压力。嘀咕,就此次比武而言,便是对于比武结果的担忧。不担忧结果,便能看到比武的真正目的:取长补短。如此,参加比武时也就有了平常心。
比武过后,细细想来,我从中可取的教训也是可观的。审查报告中,应当将所有关于案件定性的疑问都写进去,以此作为作为上庭辩论的依据,汇报案件时,案情应当详略得当,定性应抓住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涉及到所有构成要件……
明年我也许就要独立办案了,而我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我会秉承季老的观点,不嘀咕,有所作为。还好,我还有时光,针对自我的问题,我还能够补足。我就应感谢这次比武,它让我了解了自我的水平、与他人的差距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人生之路崎岖不平,有失败有成功,有懵懂有困惑,有喜悦有悲伤,有一位和蔼的老者在身边提点教导便会少走弯路,走得也不会太苦闷。《季羡林谈人生》便是季老以自我一生的经验教导给我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微言大义,我恐怕得用一生的时光来细细体会,慢慢琢磨。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4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散文之集大成。季羡林先生以北人治南(南亚之学)、学成西方而精通东方(东方之学),学问好,人人都知道,散文写得好,却容易被忽略,其实他的文章一直伴随着他的学问,是他学问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季羡林的散文精髓是“真情”,情感的纽带把他和环绕着他的人情物事连接了起来,把今时今日和往时往日连接起来,文字再朴实不过,情感再真纯不过。他建造的文学宝塔,带有繁丽多姿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复调散文。钟敬文如此评介:“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再恰当不过。
第一部分: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第二部分: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第三部分: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第四部分: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整本书读完,发现人生总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放弃。发现作者最终的成绩,离不开他年轻时候的努力。在清华期间偶然的旁听课,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德国期间因为二战自己无法回国,但是正是这段时间奠定了其学术基础。这个和乔布斯有类似性,谁知道乔布斯在大学时候旁听了书法课而迷上了书法,后来苹果的字体影响了世界。
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无论如何,努力是必须的。这又让我想起了游戏《第七封印》中的“主动面对积极深入”,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这种心态。
真正谈谈人生中的许多对我来说还很懵懂浑噩的东西。而这位望九之年的老先生能把对人生的感悟分享出来,于我似久旱之甘雨,润心润肺。有些东西,在这个纷乱的世界,我们来不及沉淀,在忙碌无为中忘记思考,甚至有些人已然根本不会去考虑了。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留有一个位置,存放它们。是季先生帮我拂去了存放它们的箱子上的灰尘,重新将它开启,并确认了它们的存在与正确。
季先生乐观地相信人类会到达大同之域,为此,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为推动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只要抱有这份责任感,那么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找到了。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5
(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季羡林
人生,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什么是人生?也许哲学家们能讲出很多高深的道理,但他们的精辟之论往往玄妙晦涩,离现实生活太远。读《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俨然在聆听一位长者侃侃而谈,心灵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静静地反省,心境变得更加纯净。
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人生的意义认识也不同,在我看来既然我们幸运地拥有了生存的机会和权利,那么就该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抓住每一个机会,做好每一件事情,让生命大放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也才有价值。而人如果对自身生命意义不明白,那么行为就没有了标准,生活的态度也无从确定,于是一切变得茫无所措。作为一名年轻税务工作者,奉献在国税大舞台上,为纳税人服好务,为国家收好税,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人生,热爱人生,用自己心中的目标,不停地去追逐人生的意义,不断地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二)不完美才是人生
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燥;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 季羡林
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季老从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生的新诠释,也是一种谦虚做人的态度。尽管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没有的,每个人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我们只有在不完美中,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只有在不完美中,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完美的人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态度。只要拥有一份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就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平和挫折,才会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苦与乐,享受这份“不完美”。
愚蠢的人绞尽脑汁追求那虚无飘渺的完美生活,而智者从不完美起步,强者在不完美中超越,因为不完美才是人生!
(三)成功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季羡林
上面的公式是季老积七八十年的经验得到的,在季老看来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也是我们必须狠下功夫的。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一样渴盼成功,我们仰慕名人,等待机会,可是真正扎扎实实勤奋努力的人却少之又少。在充满诱惑的时代,如果真想有所收获,就只有静下心来,踏着勤奋的阶梯,脚踏实地。在我看来,一个人拥有了勤奋,也就拥有了其他可贵的品质,有敏捷的思维来勤于思考,有坚强的毅力来勤于努力,有细心的精神来勤于工作。作为年轻人,更应该刻苦勤奋,勤奋工作,勤奋学习,这样才能在我们工作的岗位上大放光彩。
全书一百八十多页,中有五十二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不到四页,短小精干。每篇文章都是围绕人生而写,只是角度不同,每一个议题信手拈来,文章思路却很严谨,大多是从报纸消息或者是日常生活提炼出议题,加以分析,旁征博引予以论述,最后得出自己的看法,因为文章随手而写,因此也就不似一些刻意之作那样华丽旖旎,也正因为如此,文章才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不管是否与我的看法一致,读来都有一种与友人进行过一次促膝长谈的感觉,如沐春风。
这五十多篇文章中有一篇叫做《论压力》,就我吃了二十几年白饭所获知的粗浅认识而言,以论某某为题往往需要洋洋洒洒几十页才敢写的起,季先生以区区两页纸结束确让我讶异,但是想想两页纸写完有何不可,大概没有哪本书上说以论某某为题是要怎么怎么写的,个人自由嘛,自己还是把思维框在没用的框框里,没有出来。
压力,人皆有之。大学时曾经学过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五个级别的需求,最低级别的是生存需求、其余逐级为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发展需求、被认同的需求。生存是有压力的,原始社会,茹毛饮血,人类的生存时常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生存存在着压力,现代社会,人一生下来,便要面对着来自于疾病、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威胁,生存也是存在压力的,不夸张地说,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只是简单地活下来就存在压力,那么人类的其他需求岂不更加存在压力?但事实上人类社会并未因为压力而灭亡,而是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为什么?季老说的好,“人生就像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正是因为有压力,人类才会产生解决压力的动力,压力不断,动力不熄,拼搏不止,在压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发展与进步。
就个人而言,道理同上。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对于压力的解读不一样。当视压力为洪水时,压力便会冲垮人生的壁垒,淹没你,并且让你没有任何浮出水面的机会;当视压力为自己人生的陪练时,压力便会成为人生台阶的基石,臣服于你,并且帮你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我很喜欢季老写的最后一段话:“压力如何排除?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地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我认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作为一名步入社会三年的成年人,生存问题已经不是我生活的主要压力,但是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发展、进步,创造财富都是我生活应有的题中之义。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发展谈何容易,我并非法律本科出身,半路出家,虽然通过司法考试,但相对于其他经历过四年法律本科系统教育的同事而言,法律基础素质及法律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这一点毋庸置疑。再者,本人脸皮薄,遇到人多或者正式场合很容易紧张,语无伦次。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胜任检察公诉工作,是我发展首先面对的压力。我该怎么办?季老的话让我有所感触……
这次院里组织的比武集中体现了我的不足,三个环节都没有做好:审查报告,定性分析部分对罪与非罪、此罪彼罪分析得不透;案件汇报,详略不当;案件辩论,过于紧张,大脑空白。
分析原因,首先便是对这次比武的解读出现错误。我惧怕这次比武,因为没有什么经验,担心失败,越担心反而越容易失败。实际上,比武不是看谁第一,谁倒数第一,而是通过比武,能看到跟别人的差距,取长补短,确定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朱熹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次比武对我而言,成败事小,收获事大。与之相关的深层次原因是我脸皮太薄,太看重成败,因为太看重结果,而忘记自己应该走的路,应尽的力。
季老说: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嘀咕,就此次比武而言,便是对于比武结果的担忧。不担忧结果,便能看到比武的真正目的:取长补短。如此,参加比武时也就有了平常心。
比武过后,细细想来,我从中可取的教训也是可观的。审查报告中,应当将所有关于案件定性的疑问都写进去,以此作为作为上庭辩论的依据,汇报案件时,案情应当详略得当,定性应抓住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涉及到所有构成要件……
明年我也许就要独立办案了,而我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我会秉承季老的观点,不嘀咕,有所作为。还好,我还有时间,针对自己的问题,我还可以补足。我应该感谢这次比武,它让我了解了自己的水平、与他人的差距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人生之路崎岖不平,有失败有成功,有懵懂有困惑,有喜悦有悲伤,有一位和蔼的老者在身边提点教导便会少走弯路,走得也不会太苦闷。《季羡林谈人生》便是季老以自己一生的经验教导给我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微言大义,我恐怕得用一生的时间来细细体会,慢慢琢磨。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3000字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