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读后感六年级800字范文

钰媚 1162分享

《老生》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古籍《山海经》引入,以一位唱阴歌的老艺人的视角,记录了陕西南部一个小村庄百年间发生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老生》读后感,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老生》读后感1

《老生》首先面对的是文学演义与历史这个自在之物以及历史记载、故事讲述之间的多重关系。小说以民间唱阴歌的唱师讲述的四个故事为主体,镶嵌进教师给孩子讲授《山海经》的文本释读,构成双线互文的叙述。在回忆性结构中穿插提点性文字并不新鲜,倒是为整个小说奠定了一种神话原型的意味。带有神秘色彩的唱师贯穿在四个故事之中,作为听闻者、亲历者和讲述者,回忆从陕北闹红军的上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非典横行,回忆终结之时也就是唱师去世之时。开头与结尾由唱师纽结起来,形成了“讲故事”的闭合:结局开始时已经注定,故事在这个闭合结构中展开,其内容不可能突破这种闭合,故事中的人物也就形成了封闭性的存在。

这是一种双重封闭,在这种闭合中可以见到作者的历史观念:历史是已经有了结果的往事,小说要做的不过是演义其中的故事,这种演义与小说中匡三所代表的官方正史系统是有区别的。小说中有个细节,地委组织人编写秦岭革命斗争史,整理者都以亲疏远近张扬自己的先人,初稿送给匡三审阅时,因为提到他的篇幅非常少而被要求重新写。这个采编革命史的过程与唱师的回忆截然不同:匡三在第一个故事中被还原成一个蛮横无赖的流浪儿,而在最后一个故事里则变成了迟钝衰弱的老人。这样的设定具有隐喻的意味,回响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那种颠覆崇高、瓦解宏大叙事的声音。

不过,如果轻易用新历史主义小说这样的概念断言《老生》未免过于草率,贾平凹引入《山海经》一个山一个水地写山水的方式,一个时代一个村庄地写人事,自然有参差对照的意思。尽管实际上《山海经》与故事之间融合得并不是很紧密,贾平凹试图微言大义地以经典提点故事,却做得颇为生硬,他试图创造一种有别于新历史主义式写法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4个不同时空的故事构建了近百年的历史,以空间写时间,采用的是《山海经》的空间逻辑。这固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却限于神话思维,没有返回到用本地的思维逻辑讲故事。只有用地方性思维,这些故事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地的历史,构成与正史对话的结构,而不是另一种替代性的外在视角。

唱师就是替代性外在视角的行使者,他本身就是一个大历史的旁观者或者顶多是被动的参与者。唱师所体现出来的神秘性和乡民对他的敬畏感,不过是普通民众对于他者文化、另类世界的畏惧和小心谨慎的疏远。贾平凹在这里放弃了写作者的主体性,将自己的视角等同于叙述视角,也就是说曾经在批判现实主义、革命英雄传奇、启蒙历史叙事中的知识分子视角隐遁了,只有民众在星罗棋布、犬牙交错的村庄进行着蜜蜂寓言式的布朗运动。

价值化的传奇式讲述

历史讲述从来都是附带伦理与价值的,中国的文化传统正是在历史书写与记忆中获得信仰,这就是章学诚所谓“六经皆史”的真正含义。《老生》放弃了价值导向之后,表面上是让唱师体现出来的“民间”获得言说历史的权利,实际上使历史讲述成了缺乏价值观的'故事,这样一来,它就沦为了流言。当历史流于闲谈逸事的时候,它会变成仅仅具有满足窥视的娱乐消遣,这使得贾平凹用小说讲述村庄史(乃至中国史)的野心蜕化为窄小视角里的小故事。而这种故事中包含的情欲、风俗、暴力、掌故延续了贾平凹早期作品就包含的要素,在惯性中依然能够给读者带来快感。

在驾轻就熟的快速行进中,《老生》叙事口吻的调换自然而然因此常被读者忽视:唱师介入叙事情节时是限知视角的,但是在他不在场时,又变成了上帝般的全知视角。讲述者外在于故事,情感与观察就无法深入,宏大历史隐形,私人讲述一声独大,4个故事保持了几乎同样的节奏,循着流水账的方式铺陈下去,让原本复杂、交叉、纠结、缠绕的各种势力、社会角色、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情节走向被一种线性逻辑统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被简化为单数的、概念化的、缺少贴近性细节的故事世界。在贾平凹的故事里,大历史存活乃至侵袭于乡野日常之中,但是乡野却是个被动的承载者,没有反思或者升华,甚至日常生活经验也是极其稀少的。政治由此变成了机械的暴力,它因此被消解了,变成了一种花边琐事、流言蜚语、奇观想象。读者伴随着传奇式的讲述前行,更多时候是在漫画式的故事中得到一点快感,没有增添任何关于乡村的理性或感性认知。

在平铺开的故事杂碎里,不惟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隐遁无形,村庄史本身也是狭隘的。贾平凹似乎要追求一种零度叙事和平面,整个小说没有核心事件。各种阶层和社会关系也是模糊的,人物面目、他们的生活、生产、情感、地理环境、人文气息都是暧昧的。人物的心理与动机在故事讲述中得不到展示,故事呈现弥散的状态,历史也就被分解掉了。所写的人物除了老黑、李得胜等少数几个之外,都缺少渴望和未来想象,或者就如同戏生那样仅凭欲望驱使行动,而渴望和本能也是浮表化的。群氓茫漠无知、愚昧自利又无所作为,仅凭几个宵小人物兴风作浪,被动承受时代的压力和挤榨。贾平凹在这里表现出真正的冷漠和超然——那些乡亲已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疏远了,它们的命运无法唤起他的同情共感,他所做的就是把它们作为对象。这样一来,不是历史在拨弄人物,而是人物自己在历史中内耗,人物从来对于历史没有自觉,更遑论他们永远不会成为历史的主体。

别让历史小说成了讲古小说

当然,我不是谈历史,而是谈作家如何在写作中处理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老生》根本就没有成为历史小说,也不是社会风俗小说,它始终是个讲古小说。讲古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区别在于,它是平面而单向度的浮世绘,看不到立体错综的关系,没有辨析能力。社会实践、乡镇空间、习俗活动、人物生灵如期本然地存在,却看不到内在的有机性。人物的微观活动与宏观历史几乎没有产生关联,虽然表面上村庄的风吹草动都受到了政治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没有进入人物内心,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本能活动。比如历史运行中的结构性的社会性的“恶”,被简化成了人物性格或者顶多是人性的“坏”,这种“坏”因为缺乏社会性观照而空洞化了。它也无法区分自然暴力与社会暴力,前者是源于动物本性,后者则有着深刻的历史性;前者是偶然性的,后者则具有特定阶段和语境中的必然性。贾平凹反拨了寻根文学对于民间的浪漫式建构,却陷入国民性暴露的淤泥之中,国民性暴露与启蒙时代国民性批判的不同在于,它已不再具有启蒙的意图,而是以犬儒式的冷漠打量自己的同胞,并且放任自流。

但在《老生》中,历史观念被故事修辞置换了。当宇宙之精义已经被意识到无法苛求之时,作家心中的大义也在精神讲解中消磨了。书写历史的热情,在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是个尤为醒目的现象,如莫言的《檀香刑》《蛙》、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阿来的《空山》、张炜的《你在高原》、王安忆的《天香》、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阎连科的《四书》、刘醒龙的《圣天门口》、金宇澄的《繁花》、韩少功的《日夜书》、黄永玉的《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等。贾平凹此前的《怀念狼》《秦腔》《古炉》《带灯》也可以视为广义上的当代史叙事。

这是一群普遍步入耳顺之年乃至古稀之年的作者,除了生理年龄带来对于回首前尘的自然倾向之外,未尝没有总结过往的意味。他们给读者提供了什么样的乡土历史,哪一种中国记忆呢?赵树理的《三里湾》、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柳青的《创业史》、曲波的《林海雪原》那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者革命英雄传奇所代表的总体化的历史规律和进化论式叙事,被先锋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写作解构和嘲笑,但后者除了部分解放曾被压抑的肉体、欲望、日常生活的一面,并未能创立出更加完整的记忆图景。为了避免成为自己反对的写作的另一面,这些作家试图有所突破,但小说历史观念的偏狭和贫困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近一两年影响颇大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孟繁华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50后”作家“不再是文学变革的推动力量,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精神困境和难题,不仅没有表达的能力,甚至丧失了愿望”。这种批评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现代性进程而言,置诸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写作中同样适用。经历或者阅历的丰富并不代表眼界一定开阔,或者观念必然有洞察。我们的小说应该以怎样的眼光审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包括它的暴力革命、社会运动、改造与建设、政治与经济、精神与伦理?这需要有难度的、对于历史有辩证思维、完整观察和情感体贴的写作,而不是听凭唱师般的陈旧而又不切近的唠叨。小说如果不从故事中提升,超越于个体诉求、欲望本能、自然主义式的散点零碎回忆,历史必将被记忆的浮尘所掩埋,而那些浮尘堆积如山,终有一天会僭越地宣称它们是我们时代文学对于历史的真切记忆。

《老生》读后感2

《老生》里的“老生”,给我们讲完了四个故事。

伴随着《山海经》的原文和老师与学生的问答,我们从苍茫迥异的上古时代,进入到这个国家和民族才经历过的百多十年。一个故事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生一茬人死一茬人,他们就那么鲜嫩嫩地活着,又那么皱巴巴地死去。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而千千万万平凡而普通的人,无论走得高与低,活得长与短,一生好与坏荣与辱,都像是冒了个泡一般地消逝在时空的大河之中。于永恒而言,人的生命是有限和短暂的,我们有名无名,不最终都是要化成一把灰的么?

从游击队闹革命,到新中国兴土改,再到“-----”的爆发和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这片古老的土地在百十年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这片土地上的男人女人、鸡猪猫狗、飞禽走兽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这一代从小到大都在历史教科书上学过由历史语言组织而成的《中国近代史》,那里面有时间,有人物,有地点,有事件,而我们并不知道这一代代的人究竟是怎么活过来又怎么奔死去的。我们的祖辈先人经历了怎样一个百年?他们在这片亘古不变的土地上,如何孕育了自己的子子孙孙,他们的子子孙孙又如何孕育了我们?这些我们似乎一概不知,或者多多少少只是从长辈的口中或是文字影像类的资料中了解过一些吧!而这本《老生》,以一个活成精的唱师的视角,不紧不慢地,没有私心偏见地,为我们老老实实地呈现了这样一幅“活鬼闹世事”的“人事”图,为我们原原本本地还原了这百多十年来的“国情、世情、民情”,就像是一位超脱了世俗的老者在给自己的孙子讲故事似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和历史教科书有所不同的百十年,或许并没有什么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也没有什么举世震惊的大事件,但是我们赤裸裸地见识到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化、人事的进步或者退步。而一个个故事里的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时代里的一个个人物,把我们带入了我们的祖辈父辈以及少不更事的我们真真切切地生活过的岁月。

我想,《老生》于贾平凹而言是别有一番意义的吧。在花甲的年龄讲出这不愿想不愿讲又怎能不想不讲的故事,既咒骂生育的艰苦疼痛,又为生育了孩子而幸福着的“母亲”,把一篇锁了大半年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寿礼,这应该是人生达到的又一个境界吧!“鬼才”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活鬼闹世事”的故事,《浮躁》、《废都》、《秦腔》、《老生》,秦岭大地不同村寨的男人女人,关中平原城里乡里的人事世事,我们无一例外地都是活鬼,每个人都一样,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奸或直,或正或歪地闹腾在这奔流不息代代相传的世事之上!

《老生》读后感3

贾平凹佳作颇丰,而且各有千秋。《老生》作为他的新作,以浓郁的陕南风情,独特的叙事方式,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样,一万个读者眼里有一万个《老生》。在笔者看来,贾平凹洋洋洒洒地讲述陕南农村一百多年的民间故事,看起来纷纷杂杂,其实无非是在阐述生与死的哲理。

《老生》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处于“生死两界”的唱丧人。一个人能像庄子那样,在死者面前歌之舞之,他肯定是像庄子那样看透了生死。只有经历了岁月的砥砺,经历了人间的众多悲欢离合,唱丧人才能淡然于生死,不追随世风的变幻,不理会众生的毁誉,甚至不追求强加于生命之上的尊严、成功、财富、意义等各种主观评判。也许正是因为他不怕死,所以他才能得到永生;正是因为他不恋生,所以他才能长久不死。生死就是过一座桥,来自大自然的人终归要回归大自然。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难以跳出。那些写于生与死之上的重于泰山抑或轻于鸿毛、惊天动地抑或贱如蝼蚁,如此等等,在生与死的铁律面前都显得那么虚无缥缈。唐朝诗人李白面对生与死的哲理,发出了“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的感喟。捧读《老生》,生与死的哲理自然流淌,让人更加珍爱生命,也更加藐视死亡。

《老生》对《山海经》的解读,正是在大视野里俯瞰万物的生与死。一山一川,一草一木,千奇百怪,林林总总。但是,此物之生与他物之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如草木不生之山,必然是蕴藏宝物之地。这是五行相克之理也,大抵是“金克木”吧。尽管世间的万物既不是从来就有的,又不是永远存在的,但比之“石中火”、“隙中驹”般短暂的人生,还是相当漫长的甚至是永恒的。大自然的沧海桑田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身规律,是任何人难以逆转的。

《老生》中描写的人物,生命或长或短,或贵或贱,但都有着自身的传奇。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无涯的人流,他们在人事更替中铸就了历史。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环节,这两大环节把无涯的人流紧紧地箍在一起,让人站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经度上,与山川草木形成的空间纬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历史的天空。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其实,生与死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儿,单论哪个也都是勉为其难。想绕过死来阐述生的道理,孔老夫子想得倒美,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与之相反,贾平凹的《老生》既说生又说死,把生与死的哲理阐述得风生水起,叫人不得不服。

《老生》读后感4

我拿到书,还是手不释卷地读起来。读小说我有个习惯就是一口气读完,不能拖。小说一旦拖下去读就读不出味儿来了,甚至于会是前后的内容连贯不起来,也就没意思了。这是国内有名的作家,当然文章写得肯定有特色。我起早摸黑,废寝忘食抓紧时间阅读,用了四天的时间总算是读完了,我很庆幸,我又完成了一部小说的阅读。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快乐。读书是浓缩人生。过去读过先生的《废都》,那时就崇拜先生的笔法。这一次对先生的小说又是一次新鲜的欣赏。如果说七十年代读《艳阳天》,那厚厚的三本小说也就写了一天的事,可是这一天的事,十天也读不完,这就把事情拉得很长了,根本没有是一天的感觉了。而《老生》这本不是很厚重的书却是写了几百年,所以这可以说是一本历史小说了,就是几百年的历史小说也没有这样简洁的,用小说的形式来概括这样长的历史,也是小说家的艺术。其实就是专门写史的也没有这样高超的技艺。小说以白描的手法,以平常聊天的方式讲一个人经历,讲得很平实,也很有趣,讲出了陕南的风俗。读了这本书又好像我去了陕南一趟,见到了那里的人民,见到了那里的生活。这种阴阳两界的唱师,是陕南的一种习俗,我们这里是没有的,所以对这种职业感到很新鲜。这是陕南不同于别地的风俗习惯,这也是一种特色。生活在秦岭的人经历了共和国的漫长岁月蹉跎,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运动,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是有深刻感受的。中国的历史也就是一个打打闹闹的历史。在解放前中国是一个乱而不治的国家。土匪、盗贼、军队,一切的一切总是难治。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象,民不聊生。小说所以选择了唱师,也说明了阴阳两界皆以如此。在那个人鬼难辨的世道,也只有唱师明白一切。

小说没有用激动人心的语言,也没有去用笔墨去描绘那些苛刻的斗争场面。都是平平淡淡说史,回避了那些疯狂的运动。金圆卷的作废,也仅仅是一些有钱人的振动,一般的平民也是无所谓。这在社会变革是一种平常现象,我记得我们这里那个时代也发生过西北票子的作废,我那大爷把做小手工挣下的西北票子放在房梁上作废了。还有土地改革,作者没有去声势浩大去描写那场残酷的运动,没有暴风骤雨式的斗争,也没有给地主逼供,更没有给地主去上刑。这里的贫下中农斗争地主也算是很文明了。我们读过许多有关斗争地主的书,从地主的剥削阶级发家,到残害贫下中农,以至贫下的斗争的可怕性。书中没有那样写。我们那里也是一个偏僻小村,我有个四爷爷就是定为地主,也就是几十亩薄田,他也舍不得吃,后来就定为当地的地主。他把财产都交出去了,那些贫农还是不行,就打,就斗,给他吃落架葡萄(就是用棉花沾上麻油,用火点燃,用那带火的油滴往身上滴),用烧红的煤铲子烫身上,拉出去活埋,坐老虎凳,就这样受尽折磨还是不行,还是要底财。他只好以给去家里找底财的名义,赶紧去了家里上了吊。只是书中没有见过日本鬼子,大概是那里没有去过日本鬼子,我就有些不理解了。

人民公社那个时代的饥饿,书中也有客观的描写。这是一段真实的社会现实,那年头,不知怎么就那样饿,人人吃不饱,家家没有粮。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但愿所有爱读书的人能忙里偷闲读一遍《老生》,简单体会一下社会变化。深刻领会《山海经》的内容。这是本书的核心。

《老生》读后感5

老生长谈的过往?在远方,那青山秀水旁,晕红的往事,还存留着四季的渴望。含笑着,合拢肩头假装逞强。若老去,泪水淹滞了一地的慌张,是否会重拾勇气,触摸旧时的模样?然后,背转身,轻轻的擦去最后一抹斜阳。梦里,是不可及的远方,风声陨落处,已然是一片浑荒。记忆的潮汐,搁浅了目光,以及怀中,那文章的香。

《老生》喜欢将浮躁的心情演变成文字,讲述了一个人一个村庄的四个故事,不同命运,但是又相互感激、相互仇恨,跨越百余年的乡村史,为读者展开一幅现代中国发展图景,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对中国古代典籍的领悟,总能寻找到可以让心安静的东西,这或许就是自己内心竭力渴慕的一份富饶。给人以无限的感喟和沉思。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一种对生活、人生、家庭、故乡、国家的无限热爱,拒绝谎言、道德中立和涂脂抹粉,真实客观地表现出生存状态,全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迁,主人翁也经历了人生所有的痛苦与磨难,是一部很好的乡土题材作品,其实这个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忍,正是无数像老生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

《老生》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狂傲不羁的呐喊,也不是来自凶残猛烈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绝望与痛苦的边缘继续活着,而且骄傲坚强地活着。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绝望和希望,在我们的命运里比比皆是,正如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永久的幸福。他们,只不过是形单影只的生活里的陪伴,只不过是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命运之间友情的象征。而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我们相互感激,也相互仇恨。我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我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沙尘,最后,默默然消失在海角天边,也许,这就是幸福与灿烂。

《老生》最大的亮点是,让人细细地品味到其中潜藏着的那种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敬畏,还渗透着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回归,它就在提醒着,我们经过的那些岁月是如何的风风雨雨、道路泥泞,更说的是在风风雨雨的泥泞路上,人是走着,走过来了。

正如古罗马著名学者塞涅卡所说的,“真正的伟大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句话完全适用于老生。


    24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