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初一5篇范文

钰媚 1162分享

《京华烟云》这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史诗。他记录了从1900—1938年的中国历史;记录了那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屈辱与伤痕;记录了那亘古不变的老北京的喜怒哀乐。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京华烟云》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京华烟云》读后感1

最后一个家庭,牛家。一个存在于整本书的反面家庭。牛思道唯利是图,马祖婆尖酸刻薄,牛怀瑜卑鄙龌龊,牛素云蛮横无理。唯一拯救了他们的是最不起眼的黛云。牛素云的一辈子,骄傲着活着骄傲的死去。在曾家和木兰比上比下出言不逊,离婚后跟哥哥误入歧途,成了当年的白面儿皇后。风光又讽刺。最后素云的一段描述很深刻,想活命,想要钱,就得做为日本做不正当勾当,谋害同胞。欣慰,庆幸,素云最后的选择为她干过的所有坏事一笔勾销,有什么比幡然醒悟改过自新更值得庆幸的事情?牛家没落理所应当,也代表了当时的政府官员家里的斗争有多激烈。100个人里不可能全是傀儡,总要有一个黛云!

书里还有很多小人物,比主角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陈妈,一个乡下老婆子在姚家做事,当我看到她自从儿子丢了以后每年都做大一号衣服不禁鼻子反酸。可怜天下父母心。后来陈三找到了,可是陈妈却又没了。这一对母子的阴差阳错,让人想起,那时那日的战场,有多少母子生离死别;小小的银屏,引起那么大波浪;暗香的巧合相逢让人相信命运之轮的转动;陈三、环儿、博雅、阿瑄太多太多,每个人代表的一个世界,代表着一类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一股强心力!小人物的辉煌造就了整本书的辉煌。林老细腻的笔触没有丢弃他们任何一个人,有生有死,让人欣慰让人安心。

书中有一段说老北京的语句,说的很好:满洲人来了,去了,老北京不在乎;欧洲的白种人来了,以优势的武力洗劫过京城,老北京不在乎;现代穿西服的留学生,现代卷曲头发的女人来了,老北京不在乎老北京的人,在战火中依然在茶馆挺细喝茶聊天,生活之计,永不停息!也许就是这种精气神儿,让北京撑到了最后,撑到了如今。

姚家,曾家,牛家,三个同样的家庭以不同的方式宣告没落。唯一庆幸的是家里的人还是站在向着未来的大队伍里,带着精神,勇敢的活下去。

整整一本书,荡气回肠,把我带回那年代,感受那时那刻的精彩!

感触颇深,读后感叹,谨以为念。今后重读感悟又将是另一番。

《京华烟云》读后感2

读《京华烟云》的心情与别的书完全不一样。紧张、愤怒、悲伤……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一点不假,读者凭着这些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木兰与红玉。木兰被称之为妙想家一点也不夸张,她继承了姚思安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荪亚娶了她,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木兰是适合做老婆的,她是一个妙想家,有你想不到的妙点子;她可以与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特别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赏月,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对于书中的人物,我却更喜欢红玉。也许是因为出于同情,也有可能是怜香惜玉,总之,她的印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她象一个有着许许多多烦恼的青春期少女,想减少自己的烦恼,却让自己的烦恼越来越多。阿非对宝芬的仰慕,使红玉对阿非产生误会。红玉爱阿非太深了,加上自己将阿非的话理解错误,精神崩溃,最终跳潭自杀。她的身体与林带玉相似,多病;也像她那样专情:整日担心自己喜欢的男子不再爱自己。

这部书不愧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书中的主角姚木兰有林黛玉的才智、薛宝钗的守德、史湘云的豪爽、王熙凤的精明强干、秦可卿的温和、元春的贤孝才德、迎春的忍让、探春的睿智……

林语堂先生也说过:“若为女儿生,必做木兰也。”这是对木兰的最高评价了。也有人这么说:红玉就是林黛玉,木兰就是史湘云,宝芬是宝琴,莫愁是宝钗……

全书就是《红楼梦》的影子。木兰,不可否认的,一个女性的完美形象,深入人心。但到底是什么,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是她的美貌?她过人的才智?她的气魄?她的胆略?……这些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当读者看到她的宽容的时候,对她也许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木兰与曹丽华相见中,谁也想不到,木兰会对她丈夫的情人那么宽容。

宽容是一种很普通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它,可以说是很难很难。宽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如果木兰不宽容曹丽华,那么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也许孙亚会抛下木兰与曹丽华结婚,这个结果也是木兰最不想要的。但宽容也并不是说一味地纵容。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千人千面,有气度的。这种宽容才是真实的。

《京华烟云》这一本书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这本书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它的内涵。对联,甲骨文,道家经典,诗词歌赋……充满中国文化的气息。 让我在翻开书,细细品尝林语堂的最负盛名的传世之作。

《京华烟云》读后感3

这部小说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跨越30多年时间,讲述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故事。

有点后悔,没有早点看这本书,那样或许我的历史就不会那么糟糕了。差不多帮我理清了光绪是怎么挂的,义和团是怎么回事,民国是怎么建立的,新文化运动是怎么开展的,军阀割据是怎么产生的,日本侵略等等。

全书中,谈不上有哪个人物最让我喜欢吧。如果非要有,姚思安可能算一个。他的豁达洒脱知天命,又兼容并包让我很尊重。而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挣脱不开的俗世挂念。

书刚开始看的时候,忍不住和小雨说,我在看《京华烟云》,她说很好看的,她看的是电视剧。我说好的,等看完小说,再看看电视剧吧。一般而言,我只会喜欢其中一种形式,因为先入为主吧。

现在看完小说了,去翻电视剧,实在太失望了。电视剧只能说是小说的同人版吧,和小说真的很不一样。情节被改的七零八落。体仁的故事被嫁接到荪亚身上。看的时候,荪亚差不多就是潘粤明那个胖子形象,但是他演的角色和书里的荪亚相差太远了。电视剧故事太像一个女人的家族成长史了,忍辱负重,深明大义之类,失去了小说里各人性格鲜明,百花齐放的特点。

前言里就说,林先生本来想翻译《红楼梦》,奈何故事离他们那个年代有点远,干脆写一本《京华烟云》,里面每个人都有红楼梦的影子呢。

木兰的哥哥体仁有着贾宝玉的性格,爱近女色,吃掉银屏的口红。银屏带着晴雯的色彩,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红玉则像林黛玉,才高八斗,体弱多病,最后焚烧诗稿,投湖自尽也是和黛玉“寒塘渡鹤影”一样的下场。

红玉做的那副对联“曲水抱山山抱水,闲人观彾彾观人”,道出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空空哲理。

因为红玉的设定,林先生才给了红玉一个如紫鹃般有情有义的丫鬟,甜妹吧?

书中也有一章谈到大家对红楼梦的看法。莫愁说木兰同情林黛玉,体仁则说莫愁喜欢薛宝钗,体仁自己则喜欢贾宝玉,素丹喜欢史湘云,觉得她洒脱之至。立夫喜欢探春,但不喜欢探春对她母亲的态度。而珊瑚被木兰说喜欢李纨。珊瑚则回道:在那本小说里头,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

的确,他们身上有红楼梦的影子,却不尽相同。素丹喜欢洒脱的史湘云。红楼梦中史湘云总是幸运的,嫁了一个疼爱她的丈夫。然而书中的素丹第一个丈夫却并不真心爱她。

当年一起被木兰拐卖的暗香,有点香菱的感觉。但她又比香菱幸运。她被木兰找到,一开始想让她嫁给荪亚,最后和经亚结成一对。而且她还找到家人了呢。那香菱呢,虽然嫁给了薛蟠,最后还是被夏金桂逼死。

《京华烟云》读后感4

不知怎么的,当在心情浮躁不安时,品读这本小说《京华烟云》,原来躁动的心立刻能够平静下来,也许是被书中主人公姚木兰那种稳重而又端庄的形象所吸引,被故事中青年男女在面对争吵,背叛,分离时表现出来的如何爱,如何宽恕,如何追求而感动。电视连续剧与原著相比较,故事情节有许多不同,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青睐与电视剧。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所写的长篇小说,故事讲的是牛,曾,姚三家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姚家的大小姐姚木兰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她从小深受父亲道家的影响,知书达理。在小时候因为一次逃难被拐后被曾家所救。在数年之后,曾家的大公子因为风寒,危在旦夕,曾家想到了冲喜,想到了木兰,因为木兰在他们心中是完美的,但木兰没有同意,曾家只好选中了木兰的妹妹莫愁嫁给荪亚,木兰的好姐妹曼尼嫁与平亚,牛素云嫁与经亚,而就在这大喜的日子,莫愁因为误会荪亚而逃婚,曾家来姚家要人,面对曾经的救命恩人,跪倒在地的请求,面对自己已经有了心爱之人时,木兰选择了替妹妹嫁给荪亚。嫁入曾家的木兰并不是和其他的新婚夫妇那样过着幸福的生活,她的丈夫荪亚看到新娘不是莫愁弃她而去,她的妹妹恨姐姐替她结婚,而她却默默的面对着丈夫的背叛,木兰一再善良的忍受着,终于当她得知荪亚与另一个女人曹丽华有了孩子时,木兰选择了离婚,可这是曹丽华却死了,荪亚痛苦万分,曾太太请求木兰可以留下来,木兰看着那个孩子,也许是出于母性的角度,木兰同意了了。木兰对那个孩子当作自己的亲骨肉来看待。最后,木兰赢得了荪亚的爱与尊敬,赢得了爱情。而妹妹莫愁早已不恨她了,与立夫结为了夫妇,对于素云后来伤害过曾家和姚家,即使素云和经亚离了婚,木兰仍然以一种宽容之心原谅素云,致使再后来帮助木兰共度那关。

木兰在每位女孩心中都是完美的,她不仅拥有才能而且拥有一份宽容之心,赢得别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好评。她以一份善良,一份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位人,不分贵贱。对于我们,被她那种精神而感动着,更应该学习她那种精神品质。

《京华烟云》读后感5

木兰嫁给了荪亚,却爱着立夫。激进的立夫与保守的莫愁成了一对。经亚离开了蛮横强势的牛素云,与乖巧的暗香结合。红玉爱着青梅竹马的阿非,却为情所困,投水自尽。而阿非则与来王府寻宝的宝芬结为连理。环儿同情寻子不得的陈妈,从而爱慕上一心尽孝的陈三。

每一对恋人,就是一个爱情故事。每一个爱情故事里,有花前月下,如阿飞对寻宝失败的宝芬说:事情好妙哇,若不是这种原因,我怎么会遇到你?不过,他们的宝贝已然丢了。宝芬问他什么意思意思。阿非说我指的是你,他们没找到底下的宝贝,反而失去你这么个宝贝,把他们最亲爱的活宝贝丢到我手里来了。

简直是撩妹高手啊,和他的哥哥体仁一脉相承。

在这一个个的故事里,也有爱情观、婚姻观、人生观的探索。

林先生说如果莫愁嫁入曾家,她拥有世俗的智慧,自然也会幸福,因为她对好多事情都有兴趣,而且上上下下都处的来,另一方面,木兰会改变立夫的家庭生活,会使他多做逍遥之游。不过她不是勤俭过日子的人,也许立夫会更为清贫。而且立夫性情刚烈又有才气,木兰不易使他明哲保身。

林先生坦白了木兰的心思,她对荪亚的喜爱,从来没有怀疑怀疑过,她对立夫的爱,是深深隐藏在内心的角落里。

林先生又说莫愁是把立夫往回拉,勒住他,限制他,木兰是推动荪亚,刺激他向前。因为一般女人都是把丈夫往回拉,很少向前推。若使木兰去推动气盛才高的立夫,则大可能招致灾难,后果不堪。

这个灾难,应该不是指感情,而是升华到个人生存了。以木兰的情商与智商,定是能好好经营一段感情。但是就如前文所说,木兰不易是他明哲保身,反而会让立夫过刚易折。

换到现在的年代,其实大多数女人应该都是推动着丈夫向前的吧。因为人心浮躁,欲望太深,每个人都想过的比他人好。如果摊上个平凡的丈夫,总是心有不甘的。不过,这是也看人去。

书里还谈到木兰与红玉谈论爱情的真义。木兰说爱是永远不能封口儿的创伤。女人爱上别人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只有和意中人相逢,找到自己失去的那部分灵魂,才能安静下来。

红玉又问如果遇不到爱情的知己,或者他若一旦死亡,那该怎么办?木兰说,谁知道这种精神方面的事呢?也许失去的那一部分永远一去不归,也变成灵魂了。阳界和阴界似乎是不相交往的,但是活在阳间的人若是再婚配,那本不可治疗的创伤,由于有人来填补,就又可以痊愈。虽然痊愈了,但究竟和原来不相同。

爱情,寻找的就是自己灵魂中失去的那部分。可是失去的那部分是什么样子的,世人真的清楚吗?

木兰爱着立夫,爱的是那颗可以琴瑟同好,可以共同探讨过去未来现在的心吗?

木兰在香山与立夫同游,与立夫合影。游半山亭,她投石头、吹口哨、唱京戏,让立夫看到一个不一样木兰。和立夫出去看发大水,教立夫去尝莲子的味道:慢慢嚼,再喝一点好茶,会觉得两颊留香,舌颚芬芳,久之不散。

他们一起游泰山,在无字碑前体会历史,一起静默。

立夫被抓,木兰舍身相救。知道立夫喜欢吃鸡,想也没想把荪亚最爱的鸡肫用手指捡起来给立夫吃。

即便志趣相投,他们只能是姐姐与妹夫的关系。木兰顾及荪亚感受,写给莫愁的信里不再怎么提到立夫。而立夫的心上开始有了木兰的影子,每次莫愁写信,都会让她加上他的问候,但是木兰却不会感觉到。

是为遗憾。

所以这些电视剧才孜孜不倦要把他们凑成真实的一对吧。

《京华烟云》读后感初一5篇范文相关文章:

《京华烟云》5篇读后感800字范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五篇

《京华烟云》800字读后感中学生范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初中作文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五篇精选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800字五篇

读后感初一范文共五篇

京华烟云读后感1000字优秀作文

京华烟云小说读后感长篇作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高中满分作文

    26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