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初中生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是一部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教材,全书共12卷,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和骈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文观止》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古文观止》读后感1
《古文观止》一书,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二人在康熙年间,收集了从先秦到明末两千多年间的二百多篇优秀文章而成。此次我研读的下册是从唐文开始,至明文结束。每篇文章都寓意深远,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它不但教人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做人,凝集了古人的智慧,篇篇都是精品,不愧称为“观止”。它像一扇通往古人心灵与道德层面的大门,当我打开并徜徉其中的时候,仿佛在倾听一位又一位先贤哲人的教诲与自白,感受古人的思想境界。
颇为偏爱《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些名篇以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文章,读后深有感触。这些文章字字珠玑,像熠熠生辉的宝石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闪耀。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含。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至理名言,光彩夺目,掷地有声。这种境界,这种情怀,堪称做人立身的典范。
而书中记录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一草一木、一亭一丘,也都充满了启人心智的哲理性。
《种树郭橐驼传》中那位擅长种树的驼背老人,把种树与养民之道结合起来,剖析得深刻而发人深省。这启发了我在教育孩子上的思路:对待孩子不要因爱之太殷而忧之太勤,给予适当的关怀与照顾,让他顺理成章地成长,适度修正即可,过犹不及。
《梓人传》中那位家中的床坏了仍需找人修理的建造师,可以指挥众多工匠有条不紊地建造楼宇,令人感慨术业有专攻。
《秋声赋》中,欧阳修以敏感入微的笔触对无形无象的秋声进行了细腻刻画,可谓惊心醒神。而同样的景物,在童子眼里是另一番风轻云淡的样子。这恰恰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眼前的风景是每个人内心风景的写照。
读到这里,不禁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当学生准备好的时候,老师就出现了。”诚哉斯言,当拥有一颗善于发现、善于感受的心时,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一桩事都足以给我们启迪。
古语云:富润屋,德润身。在浮躁的日子里挤出点儿时间沉下心来读读这本《古文观止》,从先贤处获取思想上的清泉,润润心也是不错的。
《古文观止》读后感2
从《刑赏忠厚之至论》到《上梅直讲书》,一直到《喜雨亭记》,苏轼的文笔都让人觉得清新脱俗。以经典开篇,立意清新,以议论结尾,切题不为世俗之同。文章内容三观正、见解独到、文字也不堆砌。苏子才起飘然啊。
可是从《凌虚台记》、《放鹤亭记》和《超然台记》开始,却文字中感觉“如今识尽愁滋味”和不敢肆意挥洒。《凌虚台记》说了太守叫他为台作赋,可古往今来哪有英雄留名亭台不灭,太守不明白食物变更的道理,苏子作为判官不得不听命,感到无奈。《超然台记》苏子来到扶风,住草庐、吃粗粮,他人悲我哭,我笑他人不懂自己心态能够超然于物外,感受到平凡生活给我带来的乐趣。如果真的超然,又何必记之呢?感觉苏子是在现实社会中收到了打击,年轻时的壮志豪情被现实的枷锁打压了,罢了,抵不过体制,心态才最重要!
《石钟山记》的时候苏子已经有了大儿子迈,多了一个社会身份的苏子讲的更少大理论的是非对错,而是一篇严谨向的小哲理文,文章最后议论提出了要实事求是,不知是对社会现象的暗喻感慨,还是对人性的评价呢。
《古文观止》读后感3
3年多前,我也是在准备高考,语文课从没听过。厌于班主任的拘泥,所以买了一本《古文观止》,在课桌前方垒起来将近半米高的书塔。在下面不停的翻、做笔记、写注释。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语文成绩勉强,老班从不对我多加干涉。现在想想这本书还是对我的高考有莫大功劳的,我熟读了这上面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以论述和评价为主,大部分排比成分都熟稔于心。高考作文就这样一路走来,古文流水,一时间骚动全校。呵呵,回想走在放学的路上,回头率猛升的感觉,还挺有些意思。
随后高考作文居然让评委老师们这么器重,从没有下过58分。其实,现在大学这么多年了,很遗憾自己的写作功力下滑。逝了的青春不再,逝了的文采不现。还是再看看这部书,寻觅一下原来的自己。
《古文观止》读后感4
现在古文观止的版本都多得滥了,三页的古文要配上五页的白话文翻译和一页的注释,就差没出几道题问“请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用法”什么的。好在鄙人已经不是高中生啦,这种像学二外一样的学古文可以不用再领教了。
所以翻来覆去,还是这本原本的好看。没有煞风景的翻译,书小了许多,字也大,淡黄的薄纸看得很舒服,随手塞进包里就消磨一个下午。
也喜欢《吊古战场文》,“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骨暴沙砾”“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堪称经典,还喜欢欧阳修吊石曼卿的那篇,“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还有李密的陈情表,还有骆宾王的“试看今日之域中,却是谁家之天下”。
不过看春秋时期的文章,就感觉没那么好了……所以,这本书的前小半看起来就很痛苦……啊,我果然没文化。
《古文观止》读后感5
近日读古文,忽觉撇开自然科技不谈,单在人文思想方面,今人之进步实在寥寥。先贤有太多叫人“捶胸顿足”、拍案叫绝的文章,其立意、结构、行文、用词,颇多可借鉴的地方。反观今人之所谓妙文,却大抵是炒古人的冷饭,而已。
难怪孔老二和苏格拉底面对先贤经典,战战兢兢,“述而不作”了;而稼轩虽有词曰:”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出。“言间似颇多对古人文之不满,但亦难掩“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尔”中暗藏的倾慕之情。
以前也颇喜古文,《古文观止》、《史记》,乃至唐诗宋词之典故,也尝能信手拈来,频频引用,但从未生出此念头。看来文章还是得多读,尤其是古人书。
由于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经常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自卑心理、畏惧心理、无所谓心理、速胜心理等。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一消除。使学生真正理解:畏惧、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重运用以上巧妙方法,定会有长足进步;无所谓和自大,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是一种错误思想的熟悉,作文是一种技能,多练就会进步;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
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较长时间的读练结合,学生作文水平才会快速提高。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初中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