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范文

钰媚 1162分享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小编在此整理了《瓦尔登湖》读后感,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瓦尔登湖》读后感1

终于,在这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从随心所欲地打开这本书,到意味深长地合上这本书后,闭目回想。说实话,阅读此书的过程并不容易,之间我换了3本书,不过还是重新捧起它。因为,许多情节和梭罗的语言语言吸引到了我。此书中,有生活的真谛,有美妙的风光,卓越的智慧,称得上是一本脱俗的书。

《瓦尔登湖》写了作者梭罗于1845年的春天,在瓦尔登湖建了一座木屋,它和可爱的小动物们一起生活,自力更生了两年。此后,他回到城市,把两年来的随笔(见闻)做了整理,写出了此书——《瓦尔登湖》。这位40来岁的作家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了崇尚简朴、热爱自然两大主题,表达对自然浓重的爱。

       这是一本充满生活哲理的书。

作者梭罗摆脱自身原本拥有的华容富贵,摆脱人情世故的羁绊,居住在瓦尔登湖边的树林中开始清静的悠闲的生活。虽然是独自隐居与森林,但梭罗却在书中谱写出真正的生活。他觉得:“只有可以自由享受广阔的地平线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在享受的同时,又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规划生活,他用实际行动与收获告诉我们:“没有计划和计算的生活,那注定是一败涂地的了。”

       其次,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日子里,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自然。用视觉体味春夏秋冬的大变化,去观察蚂蚁大战,小鱼儿游水。梭罗与康拉德·劳伦兹相同,真心喜爱动物,消除人与动物之间的隔膜。不仅如此,梭罗在与动物生活的日子里,精神愉悦 。虽然结局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这是作者内心向往的、想要的生活。他的一句独白触动了我:“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的确,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不过是为物质上的享受做加法罢了,精神、思想远远得不到愉悦的享受,反而可能会火上浇油。梭罗不断为我们的思想灌溉正能量,他像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人越是能够放弃一些东西,越是富有。”精神上的富有往往强于物质上的富有。

     瓦尔登湖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所向的,是我们心中一份潇洒脱俗的宁静,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不被所谓的荣华富贵蒙蔽,不随波逐流,勇于坚持,坚守自己的本心。

       让我们一起阅读瓦尔登湖吧,一同去寻找我们内心自己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读后感2

下午,反反复复地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即便死去时也称不上“老人”,但他却给我一种唯有老者方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积极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所以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关于梭罗,我是很矛盾的。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可以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是啊,他是自然的孩子,但这不是一个对世界的新奇叽叽喳喳叫嚣个不停的孩子。我常常惊诧于他的那份好奇与平静,他静静地打量着一切,不管是喧嚣的城市,还是静谧的山林。他静静地思考,思考着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也思考他们唯我独尊的行径。他是人类的尊者。他以一颗安静而纯粹的心灵,以一颗高贵而智慧的头颅俯看着茫茫众生。他在工业革命初期便预见到了一两百年后的今天的现状。他关怀着人类,又蔑视着人类。他担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人们功利目的下的发展而消逝,瓦尔登湖也将要成为记忆之湖。甚至记忆都会淡去,直至不复记忆。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可以如梭罗般的生活。我甚至也在尝试着那样做,只可惜我生活在一个说不上繁华却也绝非寂寞的小城。我无法弄到一块属于我的地,当然更不可能有一方真正的山水,除了把高楼的阳台安置满各种绿色植物。尽管我生活素淡,在简单中体味着生命的纯粹,但尘世中凡俗事物依然可以令我焦头烂额;我喜欢山野,却不一定能够真正归隐身田园。

梭罗是把瓦尔登湖当作情人来爱的吧。因为爱之深切,所以不容许破坏;而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我们,无非是想保存着一种清野的梦幻慰安自己罢了。所以梭罗便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气质和迥异于常人的伟大。

《瓦尔登湖》读后感3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处于一个快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在上海这座现代都市中的我们。

早晨,我们熙熙攘攘地挤在各式交通中,地铁一列一列飞驰而过,汽车一辆接一辆驰过。汽车“嘟嘟”的急促鸣笛声代表人门一天繁忙生活的开始。办公楼里,职员门飞快打着各类报告;学校中,学生门在纸上写字“沙沙”声格外急促……

人们忙于自己的生活,他们忙着工作,忙着学习。同样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城市中的我,作为学生忙于“两点一线”的紧张生活。

《瓦尔登湖》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离我们现在很遥远的慢生活,它使我向往。梭罗在瓦尔登湖滨自己动手建造了一间小屋,在那儿住了两年。他在那种蔬菜,在那儿阅读,在那不焦不燥、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瓦尔登湖》中的一切都静谧而美好,这种慢生活与我们大有不同,是我们所不能尝试的。

在梭罗看来,大多数人只是花费时间获取衣、食、住所,而非精神慰藉,因而并没有真正生活。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吗?我们为了活而活,为了生而生,大片大片时间都用于获取物质。但有了足够条件后又因“上进心”而继续花大把时间索取。等到人老珠黄,却发现自己没有了解过这大千世界。

我们能不能像梭罗在《瓦尔登湖》中那样“忙里偷闲”一下呢?减少些没有必要的、没有意义的工作,在一个清晨欣赏一下朝阳的活力,在一个午后蜷在沙发边吭食“精神食粮”书本……去看看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的美丽。不是这个世界没有美丽,是你没有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这个世界。

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

或许只是草丛中的一朵娇嫩的小花,或许只是树上一只与你对视的小鸟,又或许只是一本书中短小而精炼的句子……

你慢一点儿,会发现有“瓦尔登湖”的魅力。

《瓦尔登湖》读后感4

又是一个难得清闲的周末,信步走入书店,来到书架前,俯下身来,希望可以挑选到一本让自己满意的书籍。

目光正扫过排排各形各色的书,忽的,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本封面暗黄又略显沉淡的文集,插图是一池略显灰暗的湖水,旁长尽了苍绿色的树木,不过,依旧是一种类似于巴黎圣母院风格的米黄色,赫然写了四个字:瓦尔登湖。上方则是一行艺术的英文,显得有些龙飞凤舞,却不失优雅,下方则是一行小字:"(美)梭罗—著。

"真是一本奇特的书。"我心里暗暗赞叹道,外表优雅,不知内容如何,匆匆翻开书,阅读起来。

看了许久,书里讲的是作者隐居于瓦尔登湖长达两年又两个月的时间,讲述了附近的优美景色,看似是一本介绍瓦尔登湖的书籍,实际上则是作者对于世间纷扰的一种无声抗议,和一种避讳。他隐居于自然当中,享受清新与宁静。使他脱胎换骨,重塑之身。——这种脱胎换骨不同于当年孙悟空被困在炼丹炉里后经三昧真火磨练后涅槃重生后的脱胎换骨,他更是一种抒情缓和的,使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净化,纵使作者拥有的一种田园式乐观的心态,丝毫不受世尘所影响,领悟了人生真谛,而这些,都是都市人而望尘莫及的,心灵不冲净,不满足。我们还是会困在单一的死角出不来的。我所喜欢的一个佛教故事正好可以简单说明:"有一天,梵志拿了两束花要供佛。

佛曰:"放下。"

梵志放下两手中的花。

佛更曰:"放下"

梵志说:"两手皆空,更放下什么?"

佛曰:"你应当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拾却。到了没有可拾的境界,也就是你免去生死之别的境界。

放下,也正是一种舍弃,想有所获得,就必须有所放弃。 书中这样一句也写得好:"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我们往往可以有一种美妙的猜想,或许他正在湖边,站在绵软的草地上,湖面投影出青天白云,他正跪下,亲吻一束刚刚绽放出来的紫色雏菊,四周的青樟树随风飘荡连成一片,这或许就是梭罗对人生的一种不消极,怜香惜玉的精神吧。

往往,心中能反映一切事物,如流水一般,当我们心平气和的时候,它便是最安宁的平湖秋月,心情微微波动,它便是淙淙的流水,当我们高兴时,它便是潺潺。更可能我们激动抒情时,它便是汪洋大海长江滚动,可不管怎样,终将是如水一般的一种形态,总有它的独特,一种静谧,或一种浩瀚。

我们要怜惜,如水之心,即可包容万象,缓和、静谧,或许它可以柔软到可以随便一触便失了形,同时也可以拥有刚烈到这天下无一物可击散的一面,却也可以用有滋润万物的能力,同时却也可毁灭这世间的能力,这便是水的善变,水才真正懂得以柔克刚的境界。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怀着一颗如水一般的心态,放空自己,让纯净、洁净填补内心,让善良刚毅武装心情,怕是到哪里都一样的,只不沾染世俗尘埃。心如水一般见明,不论是瓦尔登湖也好,都市也好,也就都一般的释然了。

《瓦尔登湖》读后感5

清晨,追随着透过云端的晨曦,踏上寻访梦境中的"瓦尔登湖"的旅程。

1845年,梭罗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融,而蛰居的生活开始舒伸了。他在那里亲手建造了一座小木屋,独居到1847年。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心灵沉静下来,发现自己的心在阅读时远离了纷繁的都市,随着梭罗走近了自然,生活的一切用最简朴的方式进行。太多的感官欲望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物质,虚荣的东西,所以人们对于生活的意义可能并不是每天都能进行一番思考的,渐渐便迷失了。也许作者的行为在人们眼中很可笑,偏偏要放弃近代文明带来的方便而隐居,但这时才真正地把欲望削弱到最朴实最基础,而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

感谢梭罗,让我明白寂寞如此美丽。曾记得一个假期,居住在一个宁静的地方。一个午后,一杯香茶,透明的玻璃窗,暖暖的微风,一个人的下午,安静得如此真实,心灵在沉淀。唯有心远,地自偏。远离了纷繁的都市,我可以静下心来阅读,写作,亲近自然。我享受着寂寞的幸福。

我要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在这本书里,我寻找到了答案。书中说:"不论你的生活如何卑贱,你必须面对它,生活它。"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人们大谈奢饰品,大肆炫耀,物欲像一只八爪鱼占据着人们的大脑和灵魂,而我,想少一点物欲,多一点清爽,多一些心灵上的自由。

我们当然不需要像作者一样,到瓦尔登湖,自己建一个小木屋,但我们可以,像作者一样,多探索自己的内心,在浮躁的现实中丰富自己的内心。我们都是独立的人,都可以按照内心真诚的指示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从梭罗辽阔丰盛的精神可以领悟,获取的实在太多,徜徉在这种安静的文字里,在文字中寻找原始,宁静而致远的景致。《瓦尔登湖》在文字间穿透的,正是如水般温柔的恬淡。把恬淡带给读者,弥补我们的寂寞。


《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范文相关文章: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800字

瓦尔登湖六年级学生读后感800字范文

《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5篇

《瓦尔登湖》读后感优秀作文10篇

《瓦尔登湖》初一学生读后感900字范文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范文

读《瓦尔登湖》有感范文作文

高三学生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范文1500字

《瓦尔登湖》读后感-《瓦尔登湖》读后感心得体会

关于瓦尔登湖读后感优秀范文600字五篇

    26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