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人物传记读后感800字数
书要选,选要精,精典才能有益身心;书要品,品要细,细琢才能深入你心;书要记,记要用,用到举一反三为上乘。世界读书日,选一本好书细细品吧。小编在此整理了左宗棠人物传记读后感,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左宗棠人物传记读后感1
因近年在全球发生的伊斯兰极端事件和国内的伊斯兰背景恐怖事件,想了解左宗棠镇压回民叛乱的历史。选这本书是他在豆瓣的评分高。且这本是传记,不是小说。传记是根据史实写的,小说就没准了。作者是外国人,视角和写作方式都易于读者理解。
左宗棠在陕甘和新疆平叛对今天的中国有很大的影响。新疆现在还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左宗棠的平叛,可能新疆也象原清朝北方的大片领土一样被俄侵吞。所以,左宗棠对中国的功绩不可估量。
我们历史书上读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很多是粉饰和政治优化的。所以,多读读老外和港台出版的近现代史,互相印证,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今天,有很多人连基本的史实都不知道,就对这对那作出判断和观点,可笑而不自知。包括近期关于韩国某萨国内某些人的反应。不了解基本事实,只从电视新闻判断,没有认清威胁究竟来自哪方面。个人认为,这与爱不爱国无关,只是一场操纵和大众娱乐。我只把类似报道当作娱乐新闻来看。
读过徐志频的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总是感觉少一些东西。也许是由于作者太过动感情,过分褒奖让传记的严肃性降低了几分,也许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涉及到平定回民动乱的历史过程。而这本左宗棠更加严格,认真的给我呈现了一个左宗棠的形象。
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不拘一格、直言不讳的性格造成了他军事上面的成功。他的视野要比同时代任何人都要开阔,他最早意识到海军、海防的重要性。战场是他的用武之地,可他不是战场的毁灭者,他是和平的建设者,每攻占一城,他都会抚慰民心、重新建设,他尽最大的努力让人们重新回到土地上,开发、建设、和平的生活在土地上,他努力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并将它建设的更好。作为一名将军,他却有识人之能,他总是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并了解他们的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在战场上发挥到最大。同时一直坚守着儒家的教育,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的根植于他的内心。
引用曾国藩对他的评价“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泉亦不能为之继之。君谓之朝端无两,我以为天下第一耳!”
左宗棠具有真正伟大的灵魂。他是一个伟大的将军,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国外知之者甚少,在他自己的国家里也未享有应得的声望。倘若他的同胞能仔细研究他的生平与公祭,就能够获益匪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对国人在悠久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它dui古代圣贤怀有敬畏之心,且一直遵循圣贤之道。他为自己的国家呕心沥血,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他怀有坚定的信念,深信国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为多灾多难的祖国找出一条新的出路。
左宗棠不愧为国家之光、民族之光!
左宗棠人物传记读后感2
很是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人物传记,尤其是围剿太平军和回民起义的章回,既是整部传记里的重中之重,也是左宗棠人生从发迹始至辉煌的部分。
纯粹从成王败寇角度来看,左宗棠的气场十足,不是那种横刀跃马取上将之首级似的将才,而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帅才。看了这部外国人写中国人的传记后,对左大将军的一生功名有了大概的认识,原来一直以为那个时代最牛的是曾国藩,其实不是,曾国藩打仗远远不及左宗棠。
看着现今的中国地图上的新疆和版图外的蒙古,难免会想到汉唐,那时“虽远必诛”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真刀真枪。到了羸弱的清末,外强内乱,大清朝在飘摇中残喘,能不被殖民能保存疆土实属不易。
仅就书中讲的联系一下现实,稍稍有感而发。
左宗棠的回民平叛和眼下的新疆暴恐。相信作者在书中提及的西域各族跟汉族长期和平相处很长历史的这个观点,乱,也是在近现代。真希望有个左宗棠式的人物能把这种乱好好治住。
在左宗棠年少读书时,作者有一段对到时中国的教育体制有段简短评述,读了后再对照眼下教育体制,一身冷汗,好像没变过,还是一套需要勤奋不止或费心费力的教学体制。
谈话转向了自然科学。他对此所知甚少,而且不愿了解更多。“我们不要电报和铁路;电报会使百姓堕落,铁路会使百姓失业,然后挨饿。”另一次,他谈起超自然的物事,其中就有飞龙。“有大龙,也有小龙,头都是黄色的。我亲眼见过一条龙,飞向祭祀它的庙宇。”在说这些话时,他紧盯着我们,看我们有什么反应。他转向索思诺福斯齐,问他在俄国是否有人见过龙。“没有,”头答道,“我国只有天使在头上飞。”[4]
他认为,只要中国显示一定程度的国防力量,来自欧洲国家的危险不是很大。欧洲国家主要的兴趣在于贸易和赢利;战争很费钱,而且会妨碍贸易;因此,如果中国能够使战争付出的代价远比贸易可能带来的赢利为多,那么欧洲人就不会轻易攻击中国。他认为,占领一个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抵抗的国家,就必须在那里保留大量的部队,那是完全无利可图的,那些主要对贸易感兴趣的国家,不会采取这样的冒险行动。但他对俄国和日本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因为这两个国家对中国有领土企图。所以,必须建立一支海军来防御日本,建立一支陆军来防御俄国。两者同样重要,都是国家根本。[10]
左宗棠让我们明白,他认为他的祖国若非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至少跟它们是平等的,这增强了我对他的好感。为了把中国和其他国家做一个比较,他又说,如果欧洲人以他们的新发现而感到自豪,那么中国人则在先人及其著作中发现了新东西,那些秘密远未被人知晓,或者没有完全被人发现。
左宗棠人物传记读后感3
总体而言,清政府对汉人盘剥较轻。大多数文官都是汉人,凡是没有暴力动乱的地方,纳税都会照常进行,汉人群众很少意识到他们当中有满人。考虑到帝国的面积、人口和财富,皇家宫殿的花费和其他皇室相比是适度的。就连25万个满洲旗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只是支撑了他们的闲散安逸,却并不奢侈,但这比浪费还要令汉人愤懑不平。不过,中央政府在各方面运作的积极强大的功能,随着乾隆的逝世而停止了。从那以后,除了对黄河水利工程的几次拨款以外,中央政府放弃了大部分类似的功能。帝国成为一组半自治的省份,每个省份主要维持本身的生存,省内的每个地区也是如此。于是政治凝聚力几乎全部丧失,国内的压力驱散了王朝剩余的力量,国外的压力也起了同样的作用。这个曾给中国带来150多年宏伟气象的王朝,在剩下的100年里把这个国家引向了极度的虚弱与涣散。满人走到了“天命”任期的尽头,不是因为受到高压,而是因为人间万事都要经历的最普遍的过程——衰老。
在这段紧张的学习中,左宗棠开始倾心于地理研究。他读了两部书,一部是着眼于辅导学生研究中国历史的概论,另一部是顾炎武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他开始痴迷于此道,阅读所能找到的所有描述祖国自然特征的著作。他在这项研究中投入太多的时间,朋友们劝他不要浪费时间,因为较高学位的考试只需要基本的中国地理知识。一位姓贺的邻居,曾经做过官,拥有大量图书。他对左宗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他前程无量。他让左宗棠任意取阅自己的藏书,鼓励这位学生研究中国地理学和地形学。左宗棠一辈子也没有忘记这些年里这位姓贺的朋友给予他的鼓励和帮助。他一贫如洗,父亲去世后就学于湖南巡抚在长沙为穷困学生开办的湘水校经堂。
同时让你的火药保持干燥。”
;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虽善作者,不必其善成;而善因者,究易于善创。
从帕米尔南部起势的昆仑山脉,向东延伸到中华帝国的心脏,把新疆与西藏分隔开来。喀拉昆仑山也是从帕米尔南部分支,向东南绵延,与昆仑山一起划出了的西藏高原的一大部分。喀拉昆仑山以南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印度。在喜马拉雅山、喀拉昆仑山和昆仑山之间那片无人荒漠的某一处,英国的统治足迹未到,而天子的庇荫同样止步。
左宗棠人物传记读后感4
太平军击溃了清军围攻天京的江南大营,接连攻占常州和苏州,又从苏州进攻浙江,攻占嘉兴。形势固然对朝廷不利,但这对左宗棠是极大好事。“中国民间,江山有思”,内乱中的体制裂口越大,则意味着对底层庶士走出乡间,纵横天下的机会越多、空间越大。 2)天下大乱呼出大治的人 1860年是咸丰十年,这年闰三月,太平军袭杭州,诱金陵围城之清军分兵往援,趁时击溃江南大营。太平军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旋下常州、无锡、苏州、嘉兴诸地,主持江南军务的清军总领和卷一路逃奔,呕血而死;除上海外,苏南地区尽为太平军所有,经制之兵(体制内八旗军)的气数也随之而尽。“赤地新立”的湘军中人居长江中游,冷眼俯视盘踞下游的江南大营在滚滚烟尘中人仰马翻,分崩离析,各自议论纷纷。
左公宗棠闻而叹曰:“天意其有转机乎”又曰:“得此一洗荡,而后来者可以措手。” 湘军是从打乱了的章法里冒出来的力量,左宗棠此论大乱之势直露出一种久郁之后的酣畅。从此,带着一手规划天下的自信和自负,大步地走入了居天下之重的位置。 6月26日,左宗棠于接奉襄办曾国藩军务的谕旨。显然,这个任命令左宗棠的地位大不同了。做幕府是地方巡抚的邀招;而襄办曾国藩(湘军)军务则是中央朝廷的任命,从民间进入到体制,一步迈上了朝官的地位。身份解决了,后边左宗棠生平中的总督巡抚、封疆大吏、洋务大臣,直到凭以载入历史的“同治中兴三杰”地位,就其个人心志的苦艾而言,后边大概只是“一览众山小”了。左宗棠有了名份,立马着手规画,广招湘军和楚军的宿将,要求“勇敢朴实”。再由这些领将四出选募勇弁,勇弁以乡谊维系,以儒学人格立军,团队维系于义烈之心,忠义之友,知人以廉耻、信义。西方人通常是向法律寻求团契,而中国人,尤其是明清社会关系是以忠孝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一个人首先要从孝敬父母做起,把对父母之孝推广开来,便是对君王和国家的忠,这就是“移孝作忠”和“忠臣求于孝子家”。在湘军组建时,忠孝作为理论逻辑和实施办法,解决文化认同、宗亲认同,乃至国家认同问题。这是一群维护文化正统为己任,志同道合操持兵事的读书人,民间走出来的一群精神清冽的兵士;是湘军区别制军之所在,也是“劲气”的来源。因其才是真正的“子弟兵”。子弟兵共建立四个营,每营五百人。又建立四个总哨,每总哨三百二十人。另外建立一支精锐部队,兵力为两百人,分为八队,作为左宗棠的亲兵。新组建的部队号称“楚军”,左宗棠终于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左宗棠的楚军共五千人,7月11日驻扎长沙城南的金盆岭。左宗棠向曾国藩写信,豪迈地宣布:“与贼为难者,独有楚军。” 这时,太平军石达开所部从贵州进入四川,清廷提议将左宗棠调任督办四川军务。左宗棠说,他的部队刚刚组建,正在进行训练,他不想离去,实际是不想再回到“戎幕坐啸”的寂寞与无奈之中。
1860年是一个转淚的年份,左宗棠时已48岁。9月22日,楚军募练就绪。当天,左宗棠亲率楚军从长沙出发,逶迤而行,经醴陵进入江西。一个寻常举人左宗棠坐在高高马背上,从田舍迈向战场,到此完成了从湘上田舍郎到巡抚幕僚,从幕府师爷到领兵元帅的漫长转型。从此,伴着湘军集团扯破一切掣肘的体制约束,代表着一种守护礼教的精神和主义,一个自主、自动守护传统的湖湘群体,走上尽情挥洒人生豪迈的康庄大道。左宗棠人生之起也,对天下必须以德胜,始得名正言顺;对太平军则必须以才胜,始得成功。功成自然名就,一个接一个的册封和绩勋接踵而来……。次年,便得任浙江巡抚;再次年,获得了专折奏报的权利。 这年,左宗棠已经50岁。
左宗棠人物传记读后感5
左宗棠这年48岁,坚决辞掉幕府执事,离开湖南;声称要北上进京,参加会试。其实,辞去幕职,参加会试,这只是一个表面原因,背后是持才傲气的左宗棠的幕宾身份与体制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读书人老是要同各有事权的地方官僚嘶咬,弄出许多私怨和公愤——湖广总督官文上疏诉“襄办军务绅士左某”为“劣幕”,要审办他。 事情的起因是1859年4月,在左宗棠坚决辞掉幕府执事的头一年,永州总兵樊燮被奏劾: (樊)燮承袭一等轻车都尉,历官湖南永州镇总兵,酣饮不事事。巡抚骆秉章将劾之。湘阴左宗棠方以在籍举人佐秉章,主其军政。燮恐,谒求解,伏地拜。
宗棠不答,又垢让燮。燮负武官至红顶矣,亦惭怒相垢唾而出也。遂以剥饷乘轿被劾。罢官归,谓曰:“一举人如此,武官尚可为哉?” 樊燮“伏地拜”左宗棠,并不是一个朝廷命官拜另一个朝廷命官,而是永州镇将拜主持湖南军务的幕僚,一个无籍的举人。从官场的角度看,这事左宗棠的确犯了“侵官越俎”的大忌,这种幕僚侵代和超越正官的现象,属于时代改变了、官场道德沦丧,“人心烂坏”,所以要受到追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显示了幕府人物的职官化,折射了连年军务正在把种种事权从别的地方一个一个挪过来,使幕府被锻造为官衙。因军务而集中起来的政府权力屯聚于幕府,可以从纷乱否塞的官场关系中重组起一种与战争相适应的秩序。 然而,战争中的秩序更会使佐幕人生发出今时不同往昔的自动、自主面目。
左宗棠主骆秉章幕六年,自谓“连年因桑梓之故,为披发璎冠之举,忘其愚残。一意孤行”。为人作幕而志在“一意孤行”,说明了许多权势已经移到了他这一个强力幕僚的手里。这种移来的权力没有一个规范的界度,左宗棠因之而能够意态纵横,也因之而常常光焰迫人。一则记载说他“腹笥笔底,俱富丽敏捷,而性情跋扈,在骆幕任意横恣。骆短于才,拱手听命。文武官绅非得左欢心者,不能得意;而得左欢心者,无不得意。好之生毛革,恶之成疮洧”。这些话里显然掺杂着一己之爱憎,但由此画出来的一派声势却与真相离得并不太远。
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