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读后感2000字优秀范文
《资本之王》是一本讲述全球私募股权之王黑石公司精彩成长史的书,揭秘私募股权行业,帮助你深入了解华尔街的金融发展史。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资本之王》读后感,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资本之王》读后感1
在并购融资中,过桥贷款是一项重要的融资手段。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德崇证券倒闭,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被捕入狱,垃圾债券变得声名狼藉,使得之前来源于垃圾债券的资金转为主要依靠投资银行的过桥贷款。(这些贷款通常在随后的几年被公司发行的长期债券所替代);过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从一般意义上讲,过桥贷款是一种短期的过渡性贷款。通常并购谈判完成后需要马上交割,这个时候临时筹集大量中长期债务是相当困难的。过桥贷款起到了过渡作用,是使购买时机直接资本化的一种有效工具。
国内的投行过桥贷款业务甚至连第一步也没有迈出。上周媒体有消息说,有关部门开会研究草拟证券行业规划与发展战略,会上来自监管部门的人士向行业提出十年增长十倍的长远规划,监管部门领导给部分券商布置了两大研究选题,一是参照海外市场经验,研究FICC业务的方向及准则;二是研究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的开展,包括质押、过桥贷款、并购融资等业务。有监管部门领导表示,这两项业务有望成为今年监管部门及证券行业的最大创新。如果上述规划能成行,看来信贷业务现在又要加上一项:过桥贷款和并购融资。
在21世纪初,华尔街的资产证券化蓬勃发展,为并购基金筹集到充沛的资金。市场资金如此充沛,股票市场也牛气冲天,收购一个接一个,一个一个的大公司被易手,包括希尔顿,家得宝,飞思卡尔,玩具反斗城等,席梦思甚至被易手数次。有个笑话说美国人不是在车上就是在床上,和性联系在一起的床垫代名词席梦思与擅长搞一夜情的并购基金真是有缘啊。随着竞争激烈,并购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到2007年被收购的大公司价格达到了现金流的9.8倍。要知道之前黑石并购塞拉尼斯,经过两年的漫长谈判,黑石的出价不过为现金流的5倍。2006年,KKR主导的以330亿美元收购连锁医院HCA并购案,打破了之前的RJR纳贝斯克250亿美元收购案记录。资产证化即所谓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财团和债券融资集团仍旧先支付贷款,但是将贷款分级打包,卖给其它公司,“放贷人把贷款打包出售给新成立的企业实体,那些实体以抵押贷款为标的资产发行债券,并用从中得到的本金和利息偿还债券持有人。在整个过程中允许银行出售他们已经发放的贷款,以此筹集资金并再次发放贷款。”,随着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银行渐渐地已经不把自己当成放贷人而是仅仅作为市场和借款人的中介,从而减少了自有资金的风险,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去担心违约问题。这样流动性越来越宽松,贷款品质越来越差,雪球越滚越大,最终酿成次贷危机。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小荷露出尖尖角。国内的创新小心翼翼,着重强调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获批的几乎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基建设施融资,比如隧道收费,高速公路收费,公园门票收费、污水处理厂收费等,这和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历史完全不同。美国证券化先是从信贷资产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首先被用于按揭贷款,汽车贷款。
下面说说并购基金的退出渠道,实际上刚才我们也提到了退出渠道,比如平安信托卖掉集团资产收回现金,塞拉尼斯举债向控制人分红等。笼统来说,退出渠道分成大概一下几种。
1,通过IPO。这种方法受市况影响影响很大。前几年PE火爆,大家都去做PE,均为投资但不控股、谋求IPO上市退出的突击式Pre-IPO。最近两年股市低迷,IPO暂停,项目“烂”在手里,突击Pre-IPO的个个傻眼。实际上突击Pre-IPO的严格来说并不是并购基金的典型做法。
2,二次收购。就是找个买家把股权卖出去,通常是下一个并购基金或者是战略投资者。
还有个不太常见的是资本重组,这项我就不详细展开了。我想着重说的是,并购基金并购标的后改善运营,提升估值和股价的特点也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机会。黑石在以每股32.5欧元取得塞拉尼斯的控制权后,就立即着手重组,实际上这时还有大概16%的股份在外部投资者手里,在随后的一年半中,黑石花了更高的代价才陆续完成全部收购,最后一笔股份每股花费了67欧元,是取得控股权收购代价的两倍。就是因为这些外部投资者知道,随着公司运营的改善,股价必将越来越值钱。
杠杆收购中包括一个特别的类型,管理层MBO。张裕和双汇MBO是杠杆收购的典型案例。张裕和双汇这两家公司在管理层完成收购后,着手改善运营,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随着利润和现金流增长,股价也在持续增长,给很多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了很好的收益。家化被平安成功收购后股价反而盘整下跌,甚至跌破平安入股价,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买入机会。我当时掂量半天也没敢买,这只能怪自己眼光短浅,目不识珠啊。
当前中国并购基金的现状
中国的并购基金才刚刚起步。2003年弘毅投资是中国并购基金的开先河者,如今券商系并购基金开始浮出水面。2013年1月22日,由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二家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提出推进行业兼并收购,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并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经营。这对我国逐渐兴起的并购市场将是一个重大利好,金融机构参与并购的程度将更为深化,并购基金在并购市场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并购基金大致包括如下类别,本文主要涉及基金型并购基金,不涉及产业并购基金。
本土私募并购基金:包括弘毅投资、鼎晖创投、达晨创投、易凯资本等,在并购基金运作手法上与国际资本市场风格较为类似,着眼于产业长期投资,采用完全控股的方式,通过并购整合提升企业价值,最后通过退出方式实现投资收益。
外资并购基金:不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并购基金,比如高盛资本、KKR、黑石、凯雷、华平、贝恩资本、德州太平洋等金融大鳄已经进入了中国并购市场。2004年6月,新桥投资以12.53亿元人民币收购深发展17.89%的股权,为了改善运营,提升出售价值,新桥甚至请了曾任美国财长的金融高官整合深发展。后来新桥通过将深发展出售给平安实现获利退出。张裕和双汇管理层收购的背后同样有这些大鳄的魅影。
券商系并购基金:2012年,中信证券获准设立并购基金。根据中信证券公告,中信证券拟通过其全资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联合若干产业投资者设立中信并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开展并购基金业务的平台,管理公司以普通合伙人身份发起设立有限合伙制的中信并购基金。中信并购基金委托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规模为50-100亿元,以非公开方式向机构投资者筹集资金。在中信证券之外,中金、海通、国泰君安等券商也纷纷申请并购基金募集。券商系并购基金基于其投行业务项目积累、行业研究积淀以及专业团队优势,有望成为我国并购基金市场中发展迅猛的一大阵营。
《资本之王》读后感2
据《环球企业家》报道,2003年葛文耀就曾和投资人商讨国资委从家化股东席退出一事。一位家化高层表示,家化的国有股东上海国盛集团希望对家化每笔财务入账和支出进行审批,但葛文耀并不同意,其强势可见一斑。葛文耀要找的是一位理解并愿意与之共筑家化时尚蓝图的伙伴。葛文耀告诉本刊,他接待过的抛出橄榄枝的投资者,多达20多家,葛首先刷掉的就是外资背景和短期投资者。最终的角力,在海航与平安之间展开。平安在标书中尽表诚意,不仅抛出70亿注资计划,并承诺未来5年内追加投资70亿元,帮助家化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60亿元。不过,这其中的微妙决定因素,还在于葛文耀与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惺惺相惜。一位家化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老葛觉得马和他有一样的做企业的价值观和理想。”说到底,葛要找的,是一位值得托付身家的挚交。借由平安投资,上海家化不但可以实施更强劲的内部激励人才机制,招揽更多人才,而且有能力着手打造包括钟表、酒店业的本土时尚帝国—这两点,均是葛文耀内心夙愿。
这只是葛文耀一厢情愿,实际上他并不了解资本的本性!葛文耀应该庆幸,如果是海航入主,恐怕早磨刀霍霍向猪羊了。财经媒体上对海航高负债率、对现金的饥渴的报道连篇累牍,再蠢的人也能看出海航就是冲着家化充沛的现金流去的。
再说,日化及时尚品牌培育期漫长,且全球巨头云集中国,竞争激烈,风险非常大,国内化妆品品牌和钟表品牌几乎被海外巨头赶尽杀绝。上海家化的旗舰产品佰草集投入7年之后才实现盈利,从2005年才开始逐渐成为上海家化的支柱品牌。葛文耀指望平安信托不仅不退出,还继续将70亿巨资投入虚无缥缈的钟表和精品酒店业务,实在天真的很。国产钟表命运多惨淡呀,飞亚达90年代初风靡全国,现在还不是一样沦落到瑞士名表的代理商。人家平安信托的钱都是有成本的,平安信托的投资者们天天都想着赶紧回本回利润,哪里愿意和你天长地久。
除了平安信托出售集团资产和阻止收购钟表以外,我们还能在上海家化的年报中发现两个平安信托参与业务重组、改善利润的线索。其一,其实明眼人不难发现,上海家化2012年营业收入增长了25%,毛利率由上年的57.52%下降到55%,利润率居然大增72%,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销售费用只增长了8.72%,占营收比重大幅下降,由35.9%下降到31%。在竞争惨烈的化妆品市场,上海家化怎么敢随便消减销售费用?莫非根本就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平安信托指责"家化集团个别高管私设小金库,侵吞公司与退休职工利益,涉案金额巨大",是不是就是指这里呢?其二,上海家化2012年报中记载公司砍掉了一些产品线。“集中资源,做大“六神、美加净、佰草集”三个超级品牌,关停了投资效益不佳的清妃、可采、露美和珂珂品牌。“可采是上海家化于2008年初通过收购得到的品牌,运营一直没有改善,在2011年及之前的年报中从来都没有提到要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清理。平安一入主家化集团,家化股份就剥离不良资产,这是巧合吗?
双方关系闹僵,里面也有平安的不是。当初平安为了竞标成功,不惜胡乱承诺,这对平安有不利的一面,将来再进行类似的收购,恐怕就会遭到管理层更多的抵触,增加并购阻力。
黑石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黑石历史上第一笔重要业务,是和美国钢铁集团合作,重组其旗下运输之星业务。当时美国钢铁集团正面临恶意收购的威胁,“三个黑石合伙人没有将谈判焦点放在价格上,而是着重分析对方的担忧之处,并进行安抚”,美国钢铁集团高管说,”这三个人让美国钢铁集团感到放心“。不仅仅在言语上打动客户,黑石在交易结构上也做了有益于客户的安排。虽然黑石收购了标的公司51%的控股权,帮助剥离了相关负债,改善了美国钢铁集团的资产负债表,但是黑石仍然让客户在企业关键决策上拥有和黑石对等的表决权。黑石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美国钢铁集团反过来向黑石提供融资帮助。这项业务的成功为黑石赢得了”黑石集团合作伙伴“的好名声。平安在收购上也运用了这个技巧,可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旦成交马上就翻脸,不大厚道。
要想了解平安信托的行为,还得从它的资金来源、运作和退出方式谈起。通常来说,并购基金需要在尽可能的短时间内脱手,如果有合适的买家,收购协议的墨水还没干,就可以再签一个卖出协议,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利息负担重。在家化案例中,平安信托的资金来源有所不同。从平安的年报来看,投资业务是平安的一项重要业务支柱,其核心子公司是平安信托。平安信托从事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在内的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平安信托净资产为人民币151.47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2,120.25亿元,扣除子公司平安证券净资产85亿,平安信托合计自身只有66亿净资产,和管理的总资产规模相比微不足道。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 30亿,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2.7亿占75%。可见平安信托就是个第三方资产管理服务公司,主要是靠管理费生活。这种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要不断退出收购,了结利润,将投资收益分给投资者,这样下一期信托产品就能募集更多资金,收取更多管理费。指望和这种搞一夜情的托付终身,葛文耀太天真了!
平安信托的的融资手段主要是私募资金,从年报中看不出债务融资的迹象。实际上在华尔街成熟的并购交易中,并购基金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来源于债务融资,杠杆收购是并购基金的主要运作方式。”资本之王”书中对杠杆收购做了很好的描述,“杠杆收购是步步为营的地面战争,作为私募股权投资者,你需要成为一个某种意义上的“控制狂”,耐心地预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并制定好对策。… …渐进改善它的盈利能力以提升公司价值。杠杆收购更关注现金流,这是因为只有公司能在经济起伏中保证还本付息,银行才同意放贷,投资者才会购买公司的债券。私募股权投资意味着要对企业进行深入探查和分析:年收入能增长一个还是两个点?最终利润有多少?那些成本可以降低以提高利润率?”。
和偶这样的小散在二级市场的的投资评估不同,黑石这样的并购基金主要评估的指标是现金流倍数。一句话,借的钱是要还的,怎么还,拿并购标的的现金流偿还。这里现金流是指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支出剩下的部分,不考虑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等经济利益流出。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很多收购者觉得EBIT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更进一步,扣除折旧(depreciation )和摊销费用(Amortization)得出EBITDA,用EBITDA来衡量公司付息能力。在资本之王中,随处可见用现金流倍数评估并购标的案例。
并购基金收购后使用并购标的的现金流快速归还债务,剩下的就是权益收益,并购基金自然大赚一笔,实现惊人的股权回报率。股权回报率通常是基于最终股权价值的初始股权投资的内部回报率。
下面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是一个简化模型。假设偶购买房子的价格是1,000,000元,用自有资金支付了250,000元的初始权益,并担负750,000元的负债。在未来五年内,除支付利息开支,用租金偿还了500,000元的债务。假设房子五年后的价值仍然为1,000,000元,则购买房子五年后,房子的权益已经提高为750,000美元。假设房子在第5年年底以1,000,000元的价格卖出,则250,000元用来偿还剩余的债务,750,000元留于业主。权益报酬率为25%。
这个例子和杠杆收购基金的运作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杠杆基金动用的杠杆更高,而且因涉及到税务、资金来源的问题而显得非常复杂。据有个报道,(我不太肯定这个数据是否真实,可能负债也包括了KKR旗下管理的并购基金)KKR在竞购RJR纳斯贝克的斗争中胜出,收购价是每股109美元,总金额250亿美元。KKR本身动用的资金仅 1500万美元,而其余 99.94%的资金都是靠负债筹得。除了高杠杆带来收益,由于大量举债,导致并购标的扣除利息后的税前盈利很少或者干脆亏损,并购基金将本来应该交给政府的所得税也一并笑眯眯地纳入了自己的腰包。
印象中巴菲特在年报中曾说,他和查理一见到年报中出现EBITDA就气的浑身发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指标忽略了折旧摊销费用。巴菲特也非常喜欢私有化收购,不过他会一直持有运营,不会想着通过IPO或者并购而再次出售。作为企业运营者,巴菲特当然不喜欢EBITDA。杠杆基金玩的是一夜情游戏,天亮说分手,他们怎么会有兴趣关注长远发展。
说到巴菲特,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平安证券而是巴菲特收购了上海家化,结果又会怎样?虽然巴菲特号称不管并购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但是他却一直要求子公司将多余现金分配回母公司,自己牢牢地把握着资本分配权,使他们无法把多余资金用于低效率的项目上。我相信巴菲特同样不会同意葛文耀去搞手表和精品酒店这些劳什子玩意。和平安信托的不同的是,巴菲特谈收购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像平安信托那样为了竞标成功而瞎许诺注入巨资云云。
《资本之王》读后感3
2013年5月中旬股票市场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事件:资本市场声名显赫的大佬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和大股东平安信托相互责骂,好像泼妇骂街一般,让人大跌眼镜。“平安进来后,家化集团便名存实亡,只有卖资产,我一直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法人结构决定他们不能为所欲为!”5月13日,执掌家化集团28年的家化股份董事长葛文耀突然在微博上声讨公司大股东平安信托。从葛文耀的意思看,貌似平安信托也企图染指家化股份。随即平安信托强硬回应,称家化集团个别高管私设小金库,侵吞公司与退休职工利益,涉案金额巨大。此前在5月11日,家化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议,罢免葛文耀在家化集团的职务,由平安信托副总经理张礼庆出任家化集团董事长。
从公开报道看,大概是因为平安信托卖了家化集团的资产,而且还要阻挠葛文耀收购海鸥手表,把老葛惹火了。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起典型的并购基金和管理层冲突的案子,于是想起看看“资本之王”。这本书介绍了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展现了世界最著名的并购基金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之一史蒂夫施瓦茨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黑石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石、乃至整个PE行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轨迹。
并购基金属于私募股权基金,是以控股或者私有化的方式控制目标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业务、管理团队等进行重组改造,待其盈利改善后退出,以获取收益。并购基金的收购资金通常来源于募集的资金和债券市场或者银行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陷入经营困局又有潜力可挖,有一定的业务基础的企业,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成熟市场中,并购基金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所占比重较大,对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购基金作为替代资本市场,对股权和债券市场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本文无意对平安和家化做是非评判,只是借这起事件研究并购基金的特点。请中国平安和上海家化两边的朋友勿拍我砖。我先来介绍一个书中的经典案例,以便展开分析。
塞拉尼斯是一家总部在法兰克福的化工制造商,因经济萧条而陷入困境。黑石看中塞拉尼斯,是因为这是一家主要业务在美国的公司,经历了多次并购且在德国上市。黑石认为如果塞拉尼斯重新在纽约上市,市场将会给出比德国股市更高的现金流倍数估值。除了跨境套利外,黑石也认为化工行业低估,随着经济上升,成本降低,利润将大幅增加。在重组过程中,黑石设立了一家控股的空壳公司,这家公司除了少数由黑石以及黑石管理的基金注入的资金外,主要通过贷款进行收购。获得控制权后,黑石立即按照如下手段对公司进行重组。
1,调整管理文化,从内部提升新任CEO,以便更对美国投资者的胃口,以完成最终的IPO。
2,向塞拉尼斯注入资金,并且塞拉尼斯发行优先股以筹集运营资本。
3,调整组织结构,消减管理费用
4,裁员减薪,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出售亏损业务
5,通过收购兼并扩大业务范围,在经济回暖时提价,提升现金流
6,由塞拉尼斯借钱分红给黑石,黑石顺利收回大部分投资。
7,在获得控制权8个月后将塞拉尼斯在纽约IPO上市,然后陆续卖出股票套现。
黑石及其投资者在这笔交易中获得利润29亿美元,是投入资本的5倍,也是其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笔业务利润。后来黑石在总结经验时认为:行业周期性上扬,股票在美国的高估值使得公司获得了大部分利润,剩下的原因要归功于运营改善。这个成功经验和价值投资者的获利途径有些相似。
《资本之王》读后感4
1.最近看不大下去太大部头的专业书,翻出这本2012年买的故事书,居然能够坚持看完。故事书还是不错的,接下来可能看《富可敌国》及《最后的大佬》。
2.第一感觉,这个行当果然是需要有一些光环的,施瓦茨曼是雷曼的合伙人,彼得斯是US的前商务部长。
3.算是比较明白了杠杆收购做的事情,书里对某些交易的详细描述比较有启发。杠杆收购的定价居然是按照现金流来的,与我们之前接触的PE、PB不太一样,难道是自己太土鳖了?说到底还是要基于公司业绩的改善从而带来估值的改善,然后挣钱。
4.现金流的改善来源于剥离资产、削减成本及开发新产品,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周期,因此PE除了选股能力外还是要有些择时能力的,严格来说跟二级市场的要求似乎并无二致?
5.里面讲到杠杆收购的背景,是一波多元化之后企业发现并购的企业并未产生想象中的协同效应,然后剥离这部分业务,这点是不是跟目前的很多A股公司很类似?下面会有这样的机会?
6.激励机制的问题,公司避免掉坑里,一方面文化能起很大作用(施瓦茨曼是极度的风险厌恶者),其次就是激励机制,糟糕的激励机制导致的短期行为能毁掉公司,特别是杠杆率高的公司。
7.命好很重要啊,黑石在募不到资的时候正好碰上日本财团,在金融危机前刚好完成IPO,这里面很难说没有命的因素。很多企业也许没有做错什么,就是被运气淘汰的,真惨。
《资本之王》读后感5
黑石集团是美国最大的已上市投资管理公司,于1985年由彼得森(Peterson)和施瓦茨曼(Schwarzman)共同创建,黑石这个名字是施瓦茨曼想出来的,Schwarz在德文中的意思是“黑”,Peter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石。
资本之王这本书记录了黑石集团的成长历史,对于我们了解美国的并购基金发展历程非常有帮助,对于我们认真思索中国的并购基金之路也很有意义。
书中很多细节描述让我深有感触:
1、 创业并成功永远是艰难的,即便以前你已经是成功人士,也不要忽视你的个人成功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你原来所依赖的平台,你成功的光环到底是谁的光环?勤奋和努力才是王道!
2、 国内并购市场一定会持续扩大,初期动力来自于简单的资本市场估值差异引发的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热潮,未来也会逐步发展到依赖高杠杆融资进行的buyout模式。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中国的夹层基金和垃圾债券市场都会得到很到的发展,会有金融机构形成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鲜明特色。
3、 市场的记忆力永远是很差的。热点和故事每隔几年就会在所谓的科技热潮和传统的现金流之间切换,没有哪种方式会在所有时间段持续战胜市场。
4、 投资的时点把握对于所有投资来说都极其重要。容易募资的周期往往是投资噩梦的开始,募资冰点时期又往往是孕育高收益投资的黄金时期,可悲的是那时候作为投资管理机构的你没有钱了。
5、 能通过主动管理使被投资企业起死回生并发扬光大对投资机构来说可能只是理论上的美好愿望,花精力最多的项目往往可能是让你赔钱很多的投资。拥有一双慧眼发现价值是投资机构能够立足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