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预习
课前预习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途径。然而,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如果缺乏教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指导
一、有的放矢,注意目的性
练习是为教学服务的。设计的练习是为了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突出什么重点?攻破哪个难点等教师都要通盘考虑。因此,设计练习时必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功;以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
二、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
设计练习不但要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且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既不能拔高,又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理解所及的程度。既做到设计突出重点和抓住难点的强化性练习,又要注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门的练习,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通常来说,重点内容反复练,难点地方着重练,揭示本质变式练,关键部分集中练,沟通知识系统练,易混地方对比练,错题集中辨析练。
三、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1)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课前预习使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底×高÷2”这个结论,这就给学生推导公式的形成提供了时间前提。在课堂上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表面上看,好像为了一个公式的推导花费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实际上,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感觉到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学习面的知识作了铺垫。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学生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积累了经验和方法,轻而易举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了。(2)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学生是在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概念。当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会有质的飞跃。(3)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便看答案的习惯。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预习要“因师而异”
学生事先了解了学习内容,到了课堂之后已不是“白纸”一张,这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创造性使用教材,大胆重组教材,以保持学生预习之后对新知仍有新鲜感,保证其学习新知的热情。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教学流程,合理调度课堂教学进程,因材施教,使学生预习与课堂学习两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在预习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能与学生进行更高层的精神交流,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师生交流互动相得益彰。反之,对于还不能深刻理解教材并灵活掌控课堂的教师,如果在学生预习之后仍按“照本宣科”,不仅会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还易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没吃好”的现象。
五、及时对课前预习进行小结
在课前预习的初始阶段,预习的习惯尚未形成,方法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及时地进行课前预习的总结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后5分钟的回忆和讨论,回忆这节课的内容,对比自己预习中所了解的、弄懂的、掌握的问题还存在哪些差异,预习中的问题是否彻底解决了。同没有预习时有什么不同,预习过程的认真与否在听课中有什么影响?通过预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等等。以此来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的无形动力,自觉地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习方法
一、预习的策略
1、预习的设计和结构要因人制宜、因课制宜。
万能的预习结构、预习方法是不存在的。有的老师为了便于检查预习情况,准备一种“数学预习检查卡”,内容很多项,这种做法除少数尖子能完成外,大部分学生只是应付。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把数学的预习结构定为四个层次(一)初读课本1—2遍;(2)把握重要的数量关系、公式等;(3)提出一些不理解的问题;(4)做一些基本类型的练习题
2、预习的程度要求。
有教师认为,初入学的儿童,重在启蒙,打好基础,预习是中高年级的事。其实,预习与“启蒙”、“打基础”是不相矛盾的。只不过年级不同,预习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年级越高,预习的深广度的要求也越高,安排预习的时间也越多。要求不切实际,就会流于形式。低年级可安排在课内预习,中高年级可安排在课外预习。
3、预习内容要精心设计。
布置学生预习,并不是让学生看看书,而要求老师精心设计题目。举例说明如下。
(1)明知故问。对学生来说容易理解的知识可采用这种方法。如教材十二册中“比例”一节的第二课时。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
A、阅读课本第33-35页;
B、说说什么叫解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要求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以便检查);
C、根据你自学的能力。完成1、写出两个比值是2的比,并组成比例;2、2.8:4与7:10,3:0.5与 21:3.5是否可以组成比例.(你的根据是什么?)
完成2:完成练习册上的解比例4:X=O.5:1 2.1:X=7:8
2:9=4:X 10:99=X:3
为了保证学生看书的时间,又不至于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每次预习可以精选<数学练习册>中的部分题让学生去完成.
(2)宜少宜粗.针对预习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预习要求不能太高.学生在预习中能理解一、两个知识点就可以了。这样为后面的学习垫定了基础。如教材十一册中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第一课时,课前可设计这样的预习题:
A、阅读课本第55—56页(不包括例2);
B、能完成准备题的请完成准备题;
C、下面三个要求中,任选一个完成。“某县约有30万人,其中六分之五参加人身保险,没有参加人身保险的有多少万人?可以画线段图,或仿照例子第二种解除法,写出这一题的分析过程,或列式解答。
二、预习后的教学
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按老办法上课,学生会感动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怎样做好预习后的教学呢。
1、充分发挥预习功能。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用比例解决决问题”第一课时,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可直接让学生用比例解决“食堂买3桶油用法80元,照这样计算,买12桶油要用多少钱?720元可买多少桶油?”如果学生没有预习,往往要教师示范。而预习过后,可以直接检查一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请各组各派一名代表上来演板,比一比,谁做到又快又好?这样不仅使已理解的学生有了一表现的机会,还没理解的学生也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做完后,可提问“还可以列出不同的比例吗?你每个比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能否用算术方法呢?”让学生讨论后得出不同的方法。
2、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能加快学生理解知识的进程。因此,教师要抽出时间,让学生突破教材的框框,从多方面去寻求答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教材十一册课本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转化得出了五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