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有哪些好的预习方法

庄宇 224分享

  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重难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只有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的配合课堂教学。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一、在预习中――读

  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日后学习他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的阅读教学。倘若预习时要求学生充分的读,那么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预习时,可以读什么?怎样读呢?

  1.读什么

  在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主题图很多,这些主题图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预习时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一点,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预习时,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读情境图,也可以读教材上的结论、概念、公式、图表等。通过“读”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怎样读

  数学教学中的“读”,我认为通常可以有两个目的①在“读”中理解新课的知识;②在“读”中思考,进而引发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预习中,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遇到重点语句,或难理解的语句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升华,在思考中引发新的问题。

  二、在预习中――摘

  在进行数学预习时倘若能让学生摘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结论、公式、定理、定律等,便能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1.方便梳理

  虽然数学教学重在理解,但其中有些公式、定义等还是需要学生进行背诵,才能在解答的时候更加方便。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虽然学生暂时记住了老师要求背诵的公式,但过段时间还是会忘记。所以,预习时就要求学生做些摘记,复习时,可以不必重新翻阅教材,这样既花时间,效果也不佳。

  2.方便记忆和理解

  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家长的要求下完成的,并不是自愿的。所以,当我们布置类似“读5次”这样的作业时,部分学生的读是无意识的读,并不是为了记忆或者理解而完成,而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去完成。因此,预习时如果要求学生去摘抄,可以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变无意识为有意识的学习活动,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记忆也可以使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的提高。

  3.方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果每次预习都能要求学生进行摘抄,长此以往,渐渐的使学生觉得读、摘是一体的,养成读书就做笔记的习惯,直到最后不需别人的要求,也能自己自主、自觉的进行摘抄。从刚开始别人的要求,转变为自己读书的需要,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在预习中――问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会有目标,思维才能有方向,才能有动力,进而在新课学习中专注听讲。因此,在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时,通常我都会写上一点就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是:预习后你还有什么疑问?通过了解学生的提问,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预习后对新课知识理解的程度,从而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设计我们的教学过程。

  四、在预习中――练

  练,就是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题目中,练是检验“学”的有效方法。学是练的基础,只有学好才能练好,练是学的反馈,练好了说明也就学好了。因此,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尝试着去做一做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预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新的知识,不及时的进行练习,学生的理解就只能停在表面,不够深入。练习后知识得到应用,加深了领悟能力,检验了自己预习的效果。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更深入的去思考探究,使预习效果有所提高。在预习过程中,通过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有所了解,新课知识中哪些问题是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完成的,也可以在预习中做好记录,以便在新课学习中寻求老师的帮助,问题也就更加有针对性了。

  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

  1、布置预习作业,提升预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首先应当认识到有效的预习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前,布置富有趣味性的预习作业,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迅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兴趣,从而在新课开始前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进行梯形、四边形课程教学之前,布置如下任务: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出梯形、四边形物体,对数学课本知识点进行自主理解,在课前尝试对这些物体进行测量、比较与计算,针对不懂的问题,进行重点标记,在课堂中可以向老师进行提问。在这一预习体验中,学生积极的寻找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物,锻炼自己的理解与吸收能力,同时在预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开阔其脑力,有效的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

  2、指导小学有效的预习方法

  2.1 阅读理解法

  阅读理解是学生自主预习中的基础环节,作为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正确的阅读理解,通过在预习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圈、点、画等方式,提升对课本内容中重点词语以及语句的敏感度。如在进行质数、合数学习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理解,实现预习效果。

  2.2 查找咨询法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扩展性数学知识学习时,指导学生运用咨询的预习方法,结合课本知识点,自主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在课外资料的查找与翻阅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如在进行利息计算教学时,可以安排小学生在课前搜索与银行利息相关知识,可以在户联网上寻找利率资料,也可向自己的父母进行咨询,从而掌握银行储蓄知识,获得利息计算相关方式。

  2.3 实验探究法

  通过实验探究法开展课前预习,可以引导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实验探索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为学生拟定合理的预习提纲,学生以此为预习基础,根据问题,自行探究与解决。例如在几何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方式,使学生自主进行几何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自主观察、验证与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74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