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就必须要学会预习。通过这个预习,使我们不再把时间花费在能否顺利接受知识的征途上,而能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主动地思考、探索、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上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有效化预习策略

  一、动员全班人人预习

  开学初,我有意识的先找了几位平时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了解他们课外学习情况,然后有意引导他们谈谈对预习的看法,然后说出老师的看法,要求他们能作好领头雁,配合老师做好这个工作.最后在课上作全班预习动员会.

  1、什么才是课前预习。

  所谓预习,就是学习者在课堂学习前对要学的知识有个大体了解,找疑点,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课,通过课堂上的集体学习完全掌握新知.

  2、课前预习的好处,

  第一,可以使我们了解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使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第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我们在听课时抓住重点,让学习更有针对性;第三,通过长期的预习有益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第四、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思维习惯.

  二、预习方法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预习,才能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1、概念性的数学课重点采用阅读理解法预习.

  要求学生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刚开始指导预习,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适量的时间,在指导下进行预习,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步骤,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

  例如:学习《垂直和平行》内容时,要求学生这样预习:1、阅读课本第 1 页至 5 页,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划下来,看看是否理解; 2、按课本上的要求,找一找身边的垂直和平行现象,看一看、画一画,有什么发现,记下来.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不会就标上问号.4、第 5 页的第4 题画一个长方形,会画吗?试着画一画.5、再一次看书,说说这节内容重点学习什么,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记下来.

  课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把预习活动"置之课外"了,但每课时前要给学生以"预习提示",指导学生按预习提示,结合已学到的方法去进行预习,这样一路走下去学生就可以独立进行预习了.

  2、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数学课重点采用尝试练习法预习.

  计算课和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课是重头戏.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结果.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碰到这样的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对感知知识,发现规律很有效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育学生学会联想和对比,与前面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比较出异同.

  3、几何类型的数学课则适合采用实验操作法预习

  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预习数学,一般以某一种(或几种)学习方法为主,辅以其它.

  三、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预习指导要落到实处

  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学生"踮一踮脚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预习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预习课本第x页-第x页"这样的预习要求.

  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仅对预习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

  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A、整册预习。每期开学时要求学生对本期要学习的全部内容进行预习,大致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具体做法是:

  1.通读目录。目录以提纲的形式把整册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了,通读目录,能帮助学生理解整册教学内容的轮廓、学习要点、重点、难点等。读目录的方法有:(1)归读法。先把整册内容通读一遍,再根据目录来推想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按照“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等进行归类,并记在预习笔记本上或圈点在书上,特别应该把自己觉得有难度的内容着上重点符号,以便在今后学习中注意。(2)比较法。通过通读整册内容,应把相关内容与已学内容作比较,了解知识点的联系和发展。如: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目录是:比例,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三、比例的应用。学生通过读目录和联系新旧知识可以认识到它的基础是分数、除法、方程式等教学内容,这样寻求到新旧问题的最短距离,于是可以从温旧知识,与本章内容“比例”作比较。

  2.初读整册内容。就是把教材每一节的内容浏览一遍,初步了解哪些章节简单哪些章节难学,并记在笔记本上,对感到特别难的内容作上特别的符号。

  B、整章预习。章节预习的方法是粗读某一章或某一节的内容,明确概念、定理、公式的意义或例题的类型,整理粗读提纲,对整个单元或小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如,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可以整理如下:粗读章(节)名称:2圆锥。小标题:(1)圆锥的认识:圆锥体的特点,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自制一个圆锥。(2)圆锥的体积:实验,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用水或沙子按教材方法实验得出圆锥体积公式(略),例题练习内容(略)

  C、课时预习。

  学生预习目的的理解、习惯的养成和预习方法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初始阶段应强行要求学生预习,重点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

  1、通读课时学习内容,动手圈点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学习内容。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感知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读一读、记一记、想一想、做一做,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细读课时内容,理解主要学习内容。这是课时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本节数学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尝试理解。

  (1)运用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总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自己熟悉的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数学概念。

  (2)动手实践来感受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在要求学生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

  (3)以尝试解答例题寻求运用获取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如果我们教师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很可能会造成学生读完题,再读解答过程,最后读一读答案就了事的现象,这样根本起不到预习的作用。学生仍然不懂或似懂非懂,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甚至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答案是怎么得来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将书上的解答方法盖住,通过自己独立尝试读题、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相比较,看是否正确,若不会解答或解答错误再看书。这样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然会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尝试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时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3、再次精读,思考标注的难点、疑点,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就是寻找疑难问题、梳理不懂或难懂问题的过程。我们要求的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他,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这才是我们要求学生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有高效课堂,教学也才会相长。

  4、大胆尝试,以练习方式检验预习效果。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即每一数学知识均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完成教材上做一做、习题等,同时还要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预习时,先让学生把重点和难点理出来,再把这些预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带入课堂。课堂上,老师讲到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时,一定要认真听、仔细思考,懂得老师讲思路。当老师讲授后,还有些问题仍不理解,就要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或学懂了的同学请教,直至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为止。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必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发现预习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掌握讲课的重点、难点内容,以便提高课堂效益。

    7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