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语文预习
学生课前进行过预习,上课思想集中,自主性强,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比较多,听课效率自然也高。课前预习的养成对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老师要重视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预习指导策略
一、指导――耐心细心 力求完善
以往我们常常上完课后布置下一章节预习作业,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从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接到任务只是随便看看课文,或是不把预习当成作业,敷衍了之。其实,并不是学生敷衍对待,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预习,所以教师要授人以渔,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对预习进行了细化:
1、读准、读通、读懂课文。2、圈出并抄写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记清字形,了解意思。3、在课文中运用预习符号以及写上旁批。(重要词语用“△”优美句子用“★”疑问的地方用“?”等)4、找资料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5、学会分段,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以及中心思想。6、试着解决课后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这些只是主干,实践过程中要更加细化,包括课文读几遍等等细小的环节)
刚开始的时候,笔者把这些要求写到后面的黑板中,并请学生抄在语文书的首页,便于对照预习,还抽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在校预习,指导他们怎样预习。比如生字词语部分:按照以往学生字的方法,给本课生字加加减减,编口诀,顺口溜。词语可以通过画画,做动作,查阅工具书等方式理解,同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在预习中是最难的一块,学生经常会提一些简单,没有多少意义的问题。首先我们不能扼杀学生提这些问题的兴趣,其次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题目、词语、句子、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去思考,慢慢地,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提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当然,每个班级的学生本身资质存在一定的悬殊,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接受程度因材施教,教师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辅导。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不习惯这些要求,特别是学生经常会漏点什么,所以教师要很心细,查漏补缺,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内容,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用再对照教师所提的要求预习,可以自主预习。
二、实践――以读贯穿 查阅思考
学预习,不仅要有教师的指导,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自我实践。那么,预习过程中笔者觉得“读”是最主要的,贯穿始终。
(一)、以读贯穿
1、导读。每碰到一篇课文,先去读读课文前面的导读,了解本课学习的要求以及它和整个单元的联系,和其他课文有什么异同。通过导读提示,学生心中有数,对阅读全文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2、初读。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3、精读。带着思考去读,读出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等,特别是课文中的好句以及重点段落,反复朗读,吟诵成背。
我们要求学生多读,读到不懂的地方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碰到有共鸣的地方带着自己的感悟读,一篇课文最少读三次,读出内容,读出感悟。
(二)、查阅
1、查阅工具书,扫除文字关。一篇文章里,同学们必定或多或少不认识有些字,有些词,这就需要同学们借助词语手册弄懂它们的意思,书上没有的,还必须借助工具书弄明白,特别是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无法理解的要做好标记,上课重点听教师的讲解。
2、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写作背景。这是对有条件有能力的学生要求的,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部分。想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不仅和文本对话的同时,也得和作者进行对话。比如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最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学生易理解为诗人和敬亭山相对视,诗人感觉很孤独。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长达十年,深感世态炎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按照这样的理解,那么这首诗该理解为独,但是我们了解李白是豪放派诗人,他把他的情感寄托于大自然,对敬亭山相对做朋友,实则是以“独”写“不读”,如果老师和学生不勤查资料,很容易误解这首诗。
(三)、思考
预习没思考,等于没预习。思考是预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根据导读提示、课后练习,以及自己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思考。同时,思考自己是否弄懂了课文大意、段落划分、段意归纳、写作特色等,对课文是否有自己的感悟,划上记号的同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评点。对于学习能力一般以上的同学,还必须要求他们思考产“疑”,“存疑而入”,一阅读课文就力求有疑。这样他们才能深入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同步,积极回应,碰出思想的火花,产生生成。
三、反馈――积极评价 奖罚分明
预习完成需要检查。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他们的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预习情况,查漏补缺。那么如何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呢?
1、收上预习本查阅,了解预习的深浅度,是否完成教师对于各个层次学生的硬性要求。
2、检查课本。如果课本干干净净,或是寥寥几个字,说明这学生肯定没预习或是没认真预习。
3、抽读课文或是抽查词语的意思。有很多学生课本上写得密密麻麻,但是课文却从没去读过,只是把词语手册上的词语意思摘抄在课文中而已,也没加上自己的理解记忆过。所以抽读课文和抽查词语的意思在反馈中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检查学生是否预习及预习好坏的一步。
4、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好生字词或是听写。中段的学生对于识字已有了自己的方法和间接,让学生当老师一是检查他的预习情况,二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预习教学
1、 循序渐进。
首先,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2、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合理把握。
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提示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做出批注。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字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3、懂得使用工具书。
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4、要勤动笔。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5、教师正确引导。
搞好预习工作可以说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自由预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多引导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或是“谁和他的朗读方法不一样?”这样,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处在自主探索的积极状态,充分开发他们创造的潜能。比如:课上和学生一起编一些顺口溜,学生会感觉很有意思,学生编顺口溜,幽默风趣,尽管有时语言不是很流畅,但学生印象深刻,既让学生感觉到了预习后上课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学生的语系方法有时我们成人都想不到。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多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预习学习,就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