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要怎么进行预习

庄宇 224分享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一个起点,也可以是一个支点。预习的过程是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以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尝试性地去学习新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预习策略

  (一)自主出题,展示个性

  自主预习即学生根据自学情况,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能力特点进行自主出题,自问自答。我引导学生模仿课堂作业本或考试出题,内容丰富。有读音方面的练习,如:多音字组词,辨别读音,难读字注音;有识字方面的练习,如:写字小提示,练字场,形近字、同音字组词,查字典;有词语方面的练习,如:词语搭配,找近义词、反义词,分类积累、抄写,造句;还有各种句子练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写写读后的感想、小练笔,画画文中的情景,和老师比一比……学生从每一篇课文的预习中,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作业的类型也不断增加,可谓“包罗万象”。学生还在作业中画上一些小插图,使这本作业更加的美观了。虽然仅仅是题目形式的变化,但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也体现出学生非凡的创造力,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面貌。

  (二)分层要求,指导方法

  我先教给学生一个预习课文的四字口诀:一读、二记、三查、四写,让每个人记住预习的基本步骤;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自觉性制定不同的预习指南,请学生写在预习本的第一页上。这样使学生在平时的预习时有法可依。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我也适时进行指导,让学生知道可以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预习方法,对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预习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此基础上,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预习作业分为A、B、C三级。A级作业是针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要求略低于普通水平,侧重于读书、认字、查字典;B级作业针对学习水平中等的同学,意在巩固基础,激发兴趣;C级作业则是针对学有余力和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进行个性化的探究。随着这项作业的深入开展,级别也在不断增加。在具体的要求上,将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出题进行整合,通过必做题和选做题的结合,使预习更大程度的体现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三)自动晋级,鼓励进步。

  为了保持学生对这项作业持续的热情,分级预习还鼓励学生通过竞争,不断晋级。我规定了凡连续得到五个优,得到老师允许就可以自动晋级,这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前进的动力。平时有出得好的题型,有完成得好的作业,甚至是有进步的作业,我都及时表扬,在全班推广。这样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目前,有些同学已晋级到E级,大有“百舸争流不回头”的气势。

  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方法

  (一)注意预习要求的明确性

  我认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前提是注意预习要求的明确性,这是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提出预习的明确要求,使学生在具体方法和步骤的指引下促进能力发展,知道目前阶段预习要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做。在指导上一定要把要求提具体,把学习步骤细化,如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生字部首,写出音序,并组词两个”。这样,学生就会更多地留意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知道该如何“下手”。

  (二)注意预习要求的层次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的渐次提升而使得预习要求也要循序渐进,不可求“全”求“深”,而要注意相应的层次性。如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学生的课文上全都标注了拼音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但三年级课本则取消了注音,只是在文中出现较生疏的“三类字”旁才有拼音标在括号摘要求则在预习本上完成。

  (三)注意预习要求的思维性

  “学贵有疑”,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够清晰、明确地提出问题,是人类一切思维活动的起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预习的要求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里突出强调的是“两问质疑”:1.针对课题质疑,并通过读文后自主尝试解疑。这一过程有别于常说的“好问”。“好问”是思维活动的起步,而能够通过阅读后自主解答,则是引导学生学习并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过程。2.读文后质疑――读完三遍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或者还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这一要求的设置对小学学生来说,属于更高层次的质疑,它不但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还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不同个性的学习心理需求。

  (四)注意预习要求的坚持性

  习惯的养成来自于“常常做”、“踏实做”。再好的预习要求如果不能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踏踏实实地落实下去,那到头来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而想要学生把预习要求扎实完成并坚持下去,教师就一定要注意从多方面推动学生预习的坚持性:

  1.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这可以通过课上更多地给予其表现的机会、适当的表扬,分层次加“星星”的方法进行。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鼓励的方法非常有效。

  2.加强预习的检查性。预习也是作业,老师一定要注意亲自批改,在这一过程中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思维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点评和预习方法指导的调整。

  3.与家长积极有效的沟通。预习除最初几堂课的课上指导外,通常都是在家中完成,因此只有先做好家长的工作,使家长明白学生预习的意义及此阶段的方法后,在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下,预习要求才能够真正得以合理实施,预习也才能在学生习惯养成阶段得以坚持。

    7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