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的有效预习
预习可以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读书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方法
1.有效预习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在语文课的听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做预习没有准备,听讲就会非常被动,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讲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如果课前有准备,听起课来就主动了,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自然会好。
1.2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学生如果能坚持每节语文课进行有效预习,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学能力,加快阅读速度,而且会使思维变得敏捷,提高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1.3 有助于增强学习信心。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扫除听课中的一些障碍,在课堂上可以听懂,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很多,学习效率也会大幅提升。
1.4 有助于改进教学。通过有效的语文预习,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从而便于教师修改自己的课前预设,调整教学思路,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得教学更加有效合理。
2.紧扣训练重点,领会预习提示
教材本身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小学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依据知识点的分布安排了训练重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又依据训练重点,循序渐进地分解重点,安排训练。每一篇课文前的《预习》是独立的,但它们又都紧扣单元训练重点的要求,这一重点。教材是在单元之前用《导读》的形式表现的。因此教师先要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认真领会《导读》和《预习》的总分关系,这样才能有目的地施教。如第八册第四单元《导读》提示了训练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记叙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3.完善预习目标检测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效果如何我们也应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预习目标检测、评价体系,可以分为自我检测评价、小组检测评价和教师检测评价。如预习时可以试着做些练习题,看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既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又实现了自我目标检测。小组检测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教师如果认真检杏,学生会因为自己努力得到老师的肯定而更加认真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预习兴趣。当然,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教师应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在课上进行有针对的检测和评价,以鼓励为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注意课堂延伸,扩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在预习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为学生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同时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如在学习《草船借箭》前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原著42回至46回,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同时让他们找出周瑜临死前说的话"既生瑜,何生亮"。引导学生理解周瑜临死前说的话"既生瑜,何生亮"。引导学生理解周瑜妒忌诸葛亮,是要设计陷害他,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部分。这样在课前引导阅读,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5.小组讨论式
这种方式涉及预习的组织形式。小组讨论的好处在于能够促进形成同学间的交流气氛,而且在讨论中可以互相帮助,特别是学习好的可以帮助学习差的,胆小、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可以得到发言的机会。这种预习需由小组安排统一的时间进行,比如早读、自习,或课堂教学开始时由老师统一安排几分钟。例如,当教师没能提前安排学生预习时,可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把课文分成几段,每一组负责读一段并设计阅读理解题,完成后各组再将其它组负责的段落读一遍。然后全班讨论,各组主持自己负责的段落的讨论。老师可以在各小组间巡视指导,并注意发现问题。
6.加强预习检查,养成预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来之不易,教师要在乎时的教学中反复强化训练,让预习成为他们的常态行为。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自觉根据预习提示,独立完成预习任务的能力,更要在每天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例如可以首先检查学生课文是否读得流畅,是否在课文上加了批注,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赏识教育。对于在预习过程中表现优秀,阅读时声情并茂,语言流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励,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课前朗读,做好预习工作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方法
一、预习的策略
(一)明确预习目标。
中高年段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可以有效地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还可以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并根据老师所教授的方法概述课文,并理清课文脉络。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提出疑问。
(二)预习方法。
1.标注自然段序号。
学生拿到课文,应该先给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其实这是一种快速的略读,既知晓了课文的大概长短,又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模糊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根据自然段序号,学生也能快速地确定关键字词或重点语句在课文中的位置。
2.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如果在练读中出现断句不准,而自己又无把握正确朗读,则应勾画下来,在课堂上听其他同学或老师的正确范读。
3.理清课文脉络。
中高年段的学生一般都可以用一两句话概述课文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教给他们方法理清课文脉络。如写事的,就可以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划分段落;而根据时间顺序写的课文,教师就可以提醒根据时间段划分。如在预习《卢沟桥烽火》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寻找表示时间的词语,那么学生就可以很容易找到“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等词语,就可以很容易理清课文脉络。
4.质疑提问。
首先,教师要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其次,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如:对课文背景、语法运用、字词意思或某种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
二、预习后的第一课时教学
学生通过预习,对教材有一个初步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按老办法上课,学生会感动厌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怎样做好预习后的第一课时教学呢?
(一)将导入新课变为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检查及对学生课文内容的质疑。
实际上,在现实中,如果不是教师临时提供的教材,而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那么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应该不会是完全陌生的。当学生拿到新的语文书时,与文本的接触就已经开始了,我们不能肯定的只是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而在一些教师的假设中,总是不自觉地认为,没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就不能进入课文。实际上,这种假设是不准确的。
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导入新课,学生其实反应寥寥,教师自以为设置精妙的问题导入,实际上刚说出来学生就知道答案了,一点好奇的感觉也没有。教师在备课时预想的“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纸空谈。不如开门见山地出示课题,直接设问:通过昨天的预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谈收获,既是对自己预习成果的回顾与巩固,又让其他同学以自己的视角看课文、理解课文;学生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总结归纳。往往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学生质疑的部分就是教师自己预设的关键问题。这样教师的有效提问就变成了学生自己提出的。教师可以及时把这些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今后的学习就以学生质疑的部分为蓝图理解课文。这样,无论是谈收获还是质疑的同学,他们的努力都得到了充分肯定,在自己提出的问题引领下,学习课文变得更有学习兴趣,更加专注。
(二)将初读课文变为检查朗读。
由于课前预习时学生就进行了充分的朗读,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省略“初读课文”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读课文,对朗读练习成果做巩固。然后指名朗读,读一读自己读得好的部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给其他同学做一个良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