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语法的有效教学
语法教学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和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把握英语的基本结构,才能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一、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把握语法教学的尺度
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语法教学泛指教学语言的结构形式,其内容主要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知识。语法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学习语言的工具,是用语法解释语言,而不是语法决定语言。它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发挥创造能力的依据和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并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语法教学放在以实现真实的交际意图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去进行;同时要明确教会学生语法,不是为了培养他们用语法分析语言的能力,也不是要他们掌握一系列复杂的语法术语概念。语法教法从属于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服务的。小学英语教师要围绕这一目的进行语法教法,但不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要在大量形象生动、直观有趣、富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中对语法项目的关键之处略作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已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概括其特点,使语法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帮助交际任务的实现。也就是说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要“淡化而不忽略,重视而不死抠”。
二、遵循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天性,针对现行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交际性原则
小学英语语法的交际性在于语言呈形象化、交际化。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不应在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中进行教学,应该在交际活动中将零碎的语法点和真实有效的语境相结合,从视、听、说入手,在听说实践中使学生发现、掌握语言规律。通过设计、创造交际性语言环境,运用课件、实物、图片、表演、动作表情等,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把语法点和交际性语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在语言交际实践中熟悉语言结构,发展言语技能,培养初步的交际能力。
2、实践性原则
语言学习,离不开实践和反复练习。只有把所学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语言交际中去,语法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语法学习才有意义。正所谓: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这恐怕永远是语言学习的成功秘诀。因此,语法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小学英语语法主要出现在单词、句型和短小的文章中,因而语法教学要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法教学要做到精讲多练,适当点拨,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形成语感,从而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习惯。
3、多样性原则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单词、句型、对话或短小的课文形式出现,而且每一种感性材料和特定情景都为某一语言项目或语法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情景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项目生动起来,并且巧妙地融入到语言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孤立和零碎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法学的多样性原则就是主要体现在为一种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或为多种不同的语法项目设计多种不同的与其相适合的活动方法。比如:用对比、图表、歌谣、游戏、顺口溜等方法把枯燥的语法规则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
4、阶段性原则
语法是语言内部规律的总结,学习英语要了解其基本语法。小学阶段的语法教法不是从语法到语法,而是要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指导下进行语言实践。小学阶段的英语实际就是对英语知识的感性积累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阶段性原则。
三、善用语法教学方法
对于英语语法学习,一直是困扰着我们学生的问题之一,而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也同样感到很棘手。英语语法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存在的,如果教师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运用语言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果讲解语法,又怕陷入枯燥乏味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1、实物法
实物法是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等特点,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学习主要是感性认识的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学方法之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时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教学的时候,先通过自制的动画展示句子的基本形式及用法,然后再利用动画来玩游戏、猜动作、说句子。其间教师只需作些简单的解释,学生易理解和掌握这种时态的用法。接着还可以再呈现几个小朋友在公园各自玩耍的动画,让学生进行综合的文字描述和口头表达以巩固“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通过动画教学,语法学习变得更有趣,学生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2、归纳法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如:在教“情态动词can”的用法的时候,先列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他们:
I can swim .
You can write .
Janet can dance.
The bird can sing.
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情态动词can;接着启发学生继续观察can前面的主语和后面的动词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并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原来can后面是用动词原形的,它前面的主语可以是任何人。这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情态动词can表示“能、会”,主语不用考虑人称,后面直接加动词原形。最后再给出一些动画,让学生用can来说句子或者各自说说自己能干什么,并以此类推其它情态动词类似的用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内化语法规则,掌握好其用法,并使他们逐步建构起清晰且完整的语法知识图式。学生学到的知识需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和整理,才会更好吸收。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逐条讲解灌输语法规则,学生只记笔记不思考、少练习的教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3、图表法
图表法就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一些相关的语法点归类列出表格,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启发他们找出关键点,并重点加以突破,化难为易,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语法问题。例如:对于“to be ”与“to have”的用法,学生经常会搞错人称与动词的配对,如果列个表格让学生去观察和对比并加以练习,他们很容易就能够区分出来并掌握。
4、对比法
对比法是把学生容易混淆或犯错的相关语法点呈现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1)英语语法之间的对比
如:树上有一个梨。There is a pear the tree (on , in ) 学生通常会选择介词“on” 来填空,这是对的;可是再来一题:树上有一只小鸟。There is a bird the tree (on , in )学生还是选择介词“on ”,这就错了。学生说:“老师,不都是在树上吗?怎么会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a pear”和“a bird”跟“树”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后,同学们就发现:原来“a pear”是“树”上本身长出来的,而“a bird”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完全不同。经过观察、对比、讨论和分析,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2)英汉表达的对比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犯各种各样的语言错误,很能多时候就是由于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造成的。如:每天操场上都有一些学生打篮球。因为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直接就翻译成:Every day there are some pupils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这是错的,在英语中一个简单句是不能出现两个动词的,应该为:Some pupils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every day.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容易犯类似这种错误的语法点作适度的中英对照,让学生注意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应部分的表达方式与特点的不同,使他们有意识地避免受汉语的干扰,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更多类似的“中国式英语”的出现。
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1)语法教学情境化
David Kolb 的有效学习模式为: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践。“具体经历”是让学习者投入一种新的体验;“思维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在“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中去。此外,他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具体——抽象(concrete—abstract)、主动——思考(active—reflective)。Kolb 模式把这两个方面融于一体。Kolb 揭示了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这种循环过程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应用于语法教学。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在特定的情境中具体体验某一语法现象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创设相似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反复体验,直至掌握该语法现象的正确使用方法。初学者的语法学习目标应是有限的,他们的语法学习应该是“在教师提供的特定的情境中循环往复地操练过程”。同样以 How was your holiday? 一课书的新知呈现和操练环节为例,为让学生感知、理解并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教师采用带领学生不断感知情境、走进情境,丰富情感体验的做法。
2)语法教学趣味化。
当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度把握不好,有的视语法教学如瘟疫,有的又过分地突出和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掌握语法规律, 冷落和忽视学生的发现和探索, 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 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语法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能否使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法知识的操作平台,美国的课堂教学带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美国,英语课上,有很多语法知识是要求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他们共同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对语法知识的建构,从而解决语法问题,在搜集、整理、讨论和游戏中去除了语法学习的枯燥性,增强了趣味性。
例如,在一堂语法复习课上,教师设计了拍卖会(只不过拍卖的是句子)教学情境,把学生分为三组,像正式的拍卖会一样,说明拍卖规则以及每种竞买方式的可能后果。在游戏的情境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购买他们判定为语法正确的句子,如果买方过多,他们就会抬高价码,直到认为不划算才停止购买。正确的句子卖光了,学生们又会去估算手里的余钱和购买新句子时可能会带来的风险,当他们通过翻阅语法书和寻求他人帮助之后纷纷抢购语法错误的句子时,他们所需要的不仅是学识、胆量还需要果敢与判断能力。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仅是拍卖代理人,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所做的答案做出正确判断。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语法解释,真正实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在此,教师将语法教学去枯燥与乏味,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化为主动探究、乐于参与的积极态度,在游戏活动中加大了小组合作的力度和效度,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他们同伴互助,共同积累资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在游戏背后,教师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财能力抑或是生存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我曾观摩过美国学校的语法课,有些做法是可以借鉴的。可借鉴的要素之一是要知道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语言学习者学习的根本动力来自他们对交际的渴望。如果所学的内容能够对他们感兴趣的交流有所帮助,他们对学习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生学习语法时,教师首先应找出他们想用什么样的语言以及如何开心地使用这些目标语言来交流,再将教授的语法现象融入到这些语言当中去,并设计相应的场景让学生使用这些目标语言。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兴趣的中心是他们自己,他们喜欢告诉老师和同伴们有关他们自己、他们所拥有的以及他们周围的事情。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师针对学生喜欢个体化(personalization)的心理特点设计语法练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永远是因为亲近才亲切的。再以 How was your holiday? 一课为例,教师设置如下问题:Where did you spend your holiday this year? What did you eat this morning? What did you see this morning? 学生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下,纷纷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来,将枯燥的语法操练变成了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印证了一句话:在用中学习语言。
3)语法教学慢热化。
相比我国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目前存在的“语法教学弱化”、“语法考查强化”的现状,美国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夯实语法基础,同时语法教学呈现慢热化的趋势。他们往往利用一周的时间讲在中国课堂仅几分钟就一带而过的语法现象。例如,一般现在时中的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将规律尽早给予学生,剩下的就是通过日后不断的考试来强化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理解。而美国英语课堂上,教师却用一周的时间,通过在大量的阅读中发现动词的这一现象、提取相关动词,观察规律,对每一条规律做到充分地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一语法。
上述对比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不仅要控制好“度”,还要掌握好“法”,以利于保护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点尤其突出地反映在小学语法教学上。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只有在慢下匆匆前行的脚步的同时,才能看到道路两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