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方法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重点,小学数学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比重很大,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就要求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准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条件是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应用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题所含的直接、间接条件,建立起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数量关系。审题时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划线标出。
(二)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传授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不明白怎样解题,很多学生习惯于模仿例题和教师的解答方法,遇到练习过的类型能解答,换新类型就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很多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题目的意思,难以表述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借助于表格、情境图和漫画等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
(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应用题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至关重要,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强化对的解题方法,找出错的原因所在。列式计算只解决了“如何解答”的问题,“为何这样解答”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检查验算的方法,最终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四)帮助学生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解答应用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标准》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不仅要求教学要尊重教材、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而且培养了“数学生活化”思想,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取应用题选材,创设教学情景,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1、应用题解题教学策略
1.1审清题意,提炼条件
小学数学应用题不同于算式题的简洁明了,应用题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大大凝练于生活实际。小学数学应用题叙述的生活化语言显然与数学运算及数学语言有着天壤之别,同时有语句冗长、内容抽象等特点。相对而言,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正处在发展发育阶段,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应用题的思维和分析。因此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理解应用题题意上往往会有困难。对此,教师可开始引领学生整体读完应用题,审清题意,引导学生采用“缩写”和“改写”的方法帮助理解数学应用题。“缩写”可以把与解题有关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等条件从应用题中提炼出来,使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已知条件“水落石出”。这一过程类似作文教学的审题,只不过是将那些从应用题中提炼出的已知条件重新构建一番,使应用题简单易懂,数量关系明朗清晰。而“改写”过程则进一步把应用题语句的生活实际化叙述改写成更为贴近小学四则运算意义的数学表达式。显而易见,这样的一个教学训练过程,能使小学生结合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掌握应用题审题步骤,继而进一步自然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认知习惯。
1.2图文表达、解析题意
众所周知,直观的图示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最常用的办法,也是解答应用题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在草稿纸上通过模拟演示、实物操作、几何画图或示意图等多种分析手段,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直观地在草稿纸上示意出来,以上述多种直观可见的方式降低数学应用题的思维难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解析应用题常用的两种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综合法,即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再利用学过的运算法则或者数学知识,向着问题的结论方向写下解题思路。而与此相反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法,即从应用题的结论提问出发,寻找结论提问与题目哪个已知条件不谋而合。显然这是种“倒推”式的思维方式,即人们常说的逆向思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太容易掌握。这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和经常鼓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应用题的最后问题想起。常见的引导式教学用语如下:“同学们,要解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呢… …”由此通过一步步逆推分析,就能把应用题里的数学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可通过已知量间的某种运算得出所需的未知量。这样的话,学生就可通过对图示法、分析法、综合法等的灵活运用,在基本算术运算律及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解析应用题,直至最终求出问题。另外,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解析应用题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化应用题的解析过程,重点锻炼小学生的图示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直接画出或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从不同视角和出发点去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尽快拓宽思维广度。
1.3演算解题,检查正误
经过前面的审题和解析过程,对于解应用题,小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恐惧”了。接着就是要趁热打铁演算本题了。只需要将前面已经形成的解析过程用简单明了的数学算式或方程式表达出来。至于计算结果,对于小学生应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在应用题的演算解题过程中,需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演算解题习惯。一是看演算的算式与解题思路是否一致、已知数据是否完全抄得正确、算式是否具有简便运算的特点;二是演算要按照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和顺序进行,同时要求学生锻炼口算和演算能力;三是要对比检查,看看演算结果是否准确无误,是否符合应用题题意等。
2、教学方法
2.1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以自己的真诚情感与学生交流,以利于学生的探索与交流。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下,能积累内容丰富的事实材料,能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再创造”。教师更要善于运用评语诱导学生去作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以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思维品质。
2.2生活化策略
生活化策略是指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应用题的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每部分内容都尽可能地反映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实际问题,使学生加深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态度。如利息、保险、纳税等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开放式问题情境”。由于开放型问题的解决,一般需要学生去观察、试验、分析、类比、归纳、猜测、猜想、综合、验证或证明,与生活问题及科研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十分接近,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疑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改革应用题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研究,创新应用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掌握更多更广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