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怎么进行提问

庄宇 224分享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极大程度地挖掘小学生的潜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所谓提问的针对性,是指老师所设置的问题应该要立足于课程的核心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具体来说,老师的提问应该紧扣所学内容,既能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基础,也能确保所设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也不会因为太难而使学生无法回答,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举例来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一个核心的知识点就是加减法及其性质的应用,因此老师在设问时应该紧紧把握这一要点,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加深这一部分的理解。除此之外,老师的提问还应该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掌握情况来进行调整,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问一些更深的问题,比如加减法的复杂应用,而对于那些基础一般的同学,应该以更加基础简单的提问为主,例如以最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进行设问。如此,这样就可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能获得提高。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在提问时,小学数学老师要注意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性。要能通过设置一些大多数同学都存在一定疑惑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相互探讨和交流,开拓思路,尽量去尝试用多种方式来解答问题,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分散性。比如在上新课时,老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想一想”和“你知道吗”等内容,以问题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通过“想一想”中的问题“当测量的长度不是厘米时怎么办?”以此引出微米的概念。在这种启发式的提问中,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求知的好奇和欲望,然后可以逐渐养成一种乐于探究和思索的好习惯,而这种好的思维习惯会使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终身受益。

  三、提问要能情景化

  人们常说“数学是一门生活的学科”,因此,这门学科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基于这一点,小学数学老师在提问时,便可以加入一些生活场景或者去设置一些生活情景来使得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活泼生动。举例来说,在讲解五年级数学中的方程问题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常发生的情景融入教学,比如老师可以以学生在实际中的超市购物为例,或者在讲解追及问题时可以以身边的交通实事为例进行讲解。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真真正正实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提问要有广泛性和层次性

  小学数学老师在提问时,首先要有广泛性,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问时能够照顾到各种水平的学生,以往有许多老师都乐于针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设问,而容易忽视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的问题就不具有广泛性。比如,老师在设问是可以由简单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提升到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型,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使问题有层次性,且同时具备深度与广度。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好、更公平地掌握课堂,不使一位学生掉队。

  五、评价问题要有合理性

  当老师提问后,需要学生进行回答,而作为反馈,老师的评价环节也极为关键。总的来说,合理地、有效地、积极地评价,不仅能够刺激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当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后,如果学生的回答正确,这时老师一定要给予正能量的回复和肯定,用以对学生的表扬;如果学生所给的答案只对了一部分,老师应该着力去引导学生将余下的正确答案想出来,也对学生基于肯定;但要是学生所回答的答案是错误的,这时,老师也不能去打击学生,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老师应该先指出学生的错误,然后提醒学生下次不要再犯,最后帮助学生改正并告知其正确解题方式和答案。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有很多机会向学生提问的。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并结合他们好胜、好奇的性格,巧妙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教学“圆的认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设计了三个这样的问题:“圆有什么特点?你们观察过自行车车轮的形状吗?”、“有三角形、正方形的车轮吗?”这几个与圆有关的问题提出来后,引起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与讨论中慢慢理解圆的本质。之后,笔者再根据问题讲解有关圆的知识点,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结合学生的疑难提问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把本堂内容的难点、重点归纳、总结,并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巧妙设置问题,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比如,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时,笔者认为难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于是,笔者先让学生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诱导他们思考:“你们认为怎样找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并且做到有序呢?”随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样结合问题去学习和思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根据学生的发展提问

  教师在数学课上的提问,既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又要为学生的疑难解惑,还要注意学生的发展性,提出对学生具有发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不要太难,否则就会让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失去信心。为了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要充分评估、了解、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提出与学生智力相适应的问题。当然,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思考性,把学生的思维带向一个似懂非懂、似通非通的渴求状态,进而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实践证明,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形成坡度、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延伸,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四、根据学生的差异提问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所以,我们教师也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提出适合他们每一个人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对教师的提问都不惧怕,敢挑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成绩。尤其是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教师更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给他们提供适当的问题,并有意无意地鼓励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学习数学知识。

    72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