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期末要怎么进行有效复习
许多教师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把复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片面地认为把“整理和复习”中的习题做完就行。其实,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
一 明确目标,制订复习计划
在不同复习阶段或对不同内容进行复习之前,教师应制订复习计划,主要包括:复习的内容有哪些,分几节课完成,设计好每节课的内容和目标。例如,制订数的运算这一单元复习计划:第一节复习四则运算计算方法及其关系,第二节复习运算定律,第三节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 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多,分布在每一册的各个单元里,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回顾梳理、分类整理、整体把握。同时把相关的概念联系沟通,使分散的“零件”组装成“机器”。纵观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1)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包括数的意义、性质、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大小比较、互化等;(2)几何知识,包括图形名称、性质、特征和分类,有关图形的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概念和公式,还包括量和计量单位;(3)数的整除概念,包括整除、除尽、因数、倍数、素数、合数、公倍数、公因数等;(4)比和比例的概念,包括比、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比值、最简比等和相关的名词术语;(5)式的概念,包括等式、不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例如,复习因数与倍数时,教师先让学生把所学的概念整理出来,然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组长负责记录,并向全班交流整理的情况。
三 巩固练习,全面提升能力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一环,绝不是对原有知识简单重复、机械照搬。复习时,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目的、制订计划、有的放矢外,更重要的是练习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针对性练习
主要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疑难问题,分清知识异同点,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主要关注课堂学习中的典型错题,把错题归纳分类编制成针对性练习,做好这项工作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关键之一。其基本形式有:(1)对比题,把正误练习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练习,以剖析错误原因;把形同质异的习题放在一起让学生练习,以发现异同点;(2)辨析题,如“学做小医生”、“数学医院”等,通过讨论让学生辨析正误;(3)是非题,可组织学生先讨论,明白错误的原因(是知识性错误,还是学习习惯问题),再讲述怎样解答才是正确的;(4)讨论题,可组织学生讨论或质疑,真正理解疑难问题。
2.综合性练习
主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的脉络,重构知识体系。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发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脉络,重组或构建认知结构,避免机械重复地复习。其基本形式有:(1)综合几种知识的练习。例如,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体积;(2)“连续”式练习。例如,“小数除法”的复习课,让学生练习下题:156÷13、1.56÷13、1.56÷1.3。
3.发展性练习
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练习应面向全体学生,有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价值和空间。其基本形式如:小明的家里有5000元现金,打算存入银行两年,他想在以下两种存款办法中择优使用。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25%;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1.98%,第一年到期后,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你认为他应选择哪一种办法得来的利息多一些?
四 合理评价,衡量复习效果
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主要有两方面作用:(1)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再复习的参考;(2)评定学生在学习一定阶段后,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便于学生、家长或其他人员了解学习的进步情况。
1.注意全面评价
不仅考查数学基础知识,还要适当考查能力,注意评价数学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2.考查方式多样化
除笔试外,还可以口试、实际操作,可以根据内容、目的要求,采取分项考查。例如,口算不仅要考查计算正确,还要注意速度,而考查测量、画图、制作统计图表就要实际操作。
3.重视平时考查
平时考查也可以说是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每个单元或阶段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重视学习结果的分析
这无论对教师或者对学生,都很重要。分析成绩好的原因,可以巩固已有的好经验;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便找出改进的途径。不仅教师进行分析,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增进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教师宜以鼓励为主,指出学生的进步情况,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避免使学生感到焦虑、受挫而产生厌学情绪。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
一、复习课的总体要求
第一,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在不同复习阶段或对不同内容进行复习之前。教师应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包括:复习的内容有哪些,分几节课完成,设计好每节课的内容和目标。例如,制定数的运算这一单元复习计划:第一节复习四则运算计算方法及其关系,第二节复习运算定律,第三节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多,分布在每一册的各个单元里,复
习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回顾梳理、分类整理、整体把握。同时把相关的概念联系沟通,使分散的“零件”组装成“机器”。 第三。巩固练习。全面提升能力
总复习是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一环,绝不是对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机械照搬。复习时,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目的,制定计划,有的放矢外,更重要的是练习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合理评价,衡量复习效果
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再复习的参考。二是评定学生在学习一定阶段后,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便于学生、家长或其他人员了解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
二、复习课的形式
首先,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
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莫过于让学生做复习的主人,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复习。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复习,理清知识脉络,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使原先零散的知识变成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在“温故”中不断“知新”,在“知新”中体验成功。如复习计算类型时,教师可以设计三组不同难度的题(基础题、综合题、逆向思维题),结合生活中的走陆地(基础题)、过河流(综合题)、爬高山(逆向思维题)让学生“闯关”,并采用竞赛做基础题,小老师讲解综合题,小组讨论合作做逆向思维题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参与。得到发展。
其次。重视复习课中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模式。也是复习课行之有效的方式。复习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体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即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及具体复习内容的需要,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进行复习。如复平面图形的面积掌握得较好,但对较复杂的题型则感到困难,如:对“一个底是2米,高是l米的三角形白布,可以剪成多少个底是1分米,高是2分米的小三角形包扎布”这类题。有些学生不知从何人手,老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学习长方形时学过的“已知一个教室的面积和一名同学的占地面积,求人数”的解题方法,思考其相通及类似之处,用触类旁通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悟出解题方法。
此外,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强化和深化复习内容。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复习课同样应该把活动作为学习方式,教师应积极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种数学活动。放手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通过活动。让学生强化和深化所学知识,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进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与网络。这样,复习课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注意复习技巧
讲求复习的技巧,避免“穿旧鞋走旧路”。比如。课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复习要求:一是在复习回忆基础上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提问。这样即使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又为教师收集信息提供了机会。要求学生在准备问题和提问的过程中,要认真钻研复习内容,并做好记录、精心准备;既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也记录自己已懂但又很有价值的问题:既准备要求同学帮助解决的问题,也准备向同学提出质疑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在课前始终处于对知识、对问题解决的追求与期待之中,也为下一步的复习做好了铺垫。
对于有些超越大纲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习主体,或很难在40分钟内全部消化,而这些问题中有的极具思考价值,要作为学有余力或学有兴趣的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的目标。只要给他们三五分钟用来展示自己课后研究的发现,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宽阔的舞台,就能激励他们继续探索,成为一批独具思维的数学爱好者,同时,他们的讲解更易被其他学生接受。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更容易带动和感染其他学生。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能展现学生的不同思考和暴露存在的问题,进而辨析,矫正,从而完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