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要怎么提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水平对于整体语文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1、以读为本,以字为基,打好阅读基础
读写一直都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样,它也是阅读的基础能力,阅读水平的提高和读写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读写依旧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1.1读得懂,读得有乐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文章当中,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各类文章,都是以记叙文和一些文学作品为主,这些文章的词句往往都很优美,文章叙事都非常富有画面感,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状物、绘景,都极为生动形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美的描写词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所体现的中心思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词句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画面,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1.2看得清,写得明白
组成文章基本要素的基础是字、词、句,它们同样是阅读文章的根基。学生们只有充分理解了文章中的字、词和句子,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思想,去提高整体阅读的能力。
首先,要重视生字的听写,阅读文章当中未免有些生字生词,是学生们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教师在讲完阅读文章后应该对这类字词进行听写,让学生们记住记牢,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字词储备量,又能确保此类字词再次出现时,学生们都看得懂字词含义;其次,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训练学生的造句能力,很多文章当中都有着很多优美或是富有深意的句子,这些句子,或是带有修辞手法,或是带有关联词,教师在讲解完这类句子的含义以及运用手法,确认学生们理解之后,应该让学生依照此类句式,按照相同的修辞手法或是相同的关联词,自己进行造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对此类句子充分掌握,让学生们下次遇到相同句式时理解含义,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水平,对答题以及作文能力都有提高。
2、紧扣主题,专项练习,培养学生深入阅读 阅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词句方面,在基础之上,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明确主题思想的能力,进行针对题目和文章类型的专项练习。
2.1整合文章类型,进行专项阅读练习
小学阅读文章类型主要就是记叙文,其中可以细分为两类,一是写人、叙事类文章,二是状物、绘景类文章。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该把阅读练习的文章进行分类,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专项练习。
2.1.1写人、叙事类文章的教学
针对此类文章,首先要让学生分析出文章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有准确分析出这六要素,才能把握文章全文,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要让学生分析出文章中所用记叙顺序,即:顺序、倒叙、插叙和补叙。只有看出文章所用的记叙顺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从而进行事件的分析。
2.1.2状物、绘景类文章的教学
针对此类文章,教师在教学当中同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此类文章大体可分为游记,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的非自然景物。此类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多为重点分析的对象,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分析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景物的特点描写,这些特点多是通过形态、色彩、声音、气味和意境等体现出来的,学生应该不仅知道如何分析,还应学会这种描写手法。
2.2发现文章异同,深化主题讨论
在对文章进行整合后,对相同文章类型进行专项练习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对同类型文章的“异处”进行分析讨论,如对描写同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有何不同,在描写同一类型事件的写作顺序有什么不同,几篇文章所描写主人公的人物性格都有什么不同,又是用什么不同的方法进行刻画的。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带着学生进行对过去学过的文章知识进行巩固。
3、革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对现在来说,必须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章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性,也更有专注力。当然,也要采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充足的乐趣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同时,教师也需要自己去主动地学习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然后进行揣摩,看是否适用于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如果适用,再将这种学习的理念、方法与自己的进行结合,只有教师和学生们共同进步,才会使学生阅读能力稳步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持有错误的教学观念,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没有实质作用,不会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中慢慢失去学习积极性,更不要说完成阅读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阅读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方式弥补语文知识中的短板,慢慢融入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更好地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要正确定义自身的位置,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讲解基础阅读技巧的同时挑选合适的阅读篇目,保证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具有目的性,提高时间利用率。教师要着重体现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减少课堂带给学生语文思维的限制,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一个相对自由和谐的阅读氛围,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发现文章中的潜在内涵,逐步形成完善的阅读体系,有效提高对语文的认知。
例如在进行《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会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的体现。在教学开始,我会直接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闰土长大后麻木的性格特征?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自主阅读方式进行解决。在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下,学生阅读积极性明显提升,会主动发挥现有的阅读技巧,从深层次探究文章内容,同时为了高效完成任务,他们也会和同学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产生阅读思维的碰撞,有效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解答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正确的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 创建阅读情境
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和小学教育革新,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中涌现,为教师提供了多种优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途径,情境教学法作为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其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它能以阅读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创建贴近文章内容的情境,降低了阅读理解难度的同时增加了教学趣味性,保证学生能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提高阅读效率。因此,教师要将情境教学法导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丰富学生阅读探究途径,帮助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阅读情境创建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对应的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如生活化情境,教师可以挖掘阅读篇目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其作为情境创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满生活气息的阅读氛围,保证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如多媒体情境,教师能利用现代技术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打破固有的课堂模式,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阅读观念。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阅读教学需求选择相应情境设计方案,从本质上优化课堂教学途径。
例如在进行《西游记》这本书的阅读导入教学时,我会选择使用多媒体情境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会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关于《西游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其作为情境创建基础,接着我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中展示出来,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然后带着学生阅读生活中比较流行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故事,使得他们好奇心被吸引,产生深入阅读《西游记》这本书的热情,这也是多媒体情境开展的最终目标。教师要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观念,扫清他们未来在语文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三、 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将眼光局限在课堂中,只通过课堂40分钟时间的利用很难满足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要适当拓展教学途径,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优化阅读技巧,巩固语文基础。教师要走下讲台,充满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阅读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调整活动设计方案,保证他们能在课外高效完成阅读能力培养的任务,体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课外阅读教学开展有利也有弊,益处是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阅读积极性有了保证,阅读思维会充分发挥,但是弊端也不可忽视,小学生普遍贪玩,会将课外阅读当作任务应付式的解决,并没有投入进行钻研,导致教学不理想。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要做好监督者的角色,通过评价机制的完善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情况,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穿插使用起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