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可以用什么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作为最能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方式之一,应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没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从教学课程出发,以教学课程为教学的总纲,制定教学目标。其次,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所学,有所收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先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既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如果教学目标高了,脱离了学习的实际,目标就无法实现;如果教学目标低了,学生很难有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最后,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实际,即要准确、具体、适度。准确是指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具体是指教学目标要表达清楚,不能太笼统。例如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等,这一类的教学目标就太笼统,放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都可以使用,并且教师也很难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度是指教学目标要难度适中,符合小学生的水平,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适度也可以指对每篇文章制定的教学目标的个数要适度,不能够太多同时也不能太少,太多太少都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2、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内容才能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要给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好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既符合课程的要求,又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首先,适当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发展有用的内容。每篇文章都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语言和文字,同时每篇文章也都有自己的主旨思想内容,所以教师要精心的选择,选出对学生有用文章。其次,对已经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相应的一些课外材料,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后,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要适中。教师选定的教学内容一定要难度适中,太难了,学生不容易理解;太容易了,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立足学生现有知识。同时,教学内容要围绕小学语文教材展开但是也不能太拘泥于教材。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的容易又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方法要符合语文的教学实际。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语文的特点、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等展开。其次,教学方法要结合教师的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所有人适应的。再次,教师在教授小学生阅读课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适时的给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练习等。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疲劳,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利用教室里的设备、资源等。现在一般的教室里都会有多媒体等,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课时可以适当的利用这些设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要有生动的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制定好,教学方法选择好,然后需要的就是教学过程。首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个班级里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一样,教师在教学时,教学设计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其次,课堂时间分配要合理。每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合理的分配时间,既不能太满,也不能太散,同时还要突出重点。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想象等,也可以制定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切身参与到文章中,充分的理解文章。
5、要有巧妙的教学评价
一节语文阅读课上完后,教师要对这节课进行适当的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变成问题,提问学生,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教师对学生适当的进行语言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课在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适当运用,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少讲解,多为学生示范朗读
讲解和朗读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讲解是钻进文里,支离破碎地分析,只能让人知道,而朗读则是跃出纸外,赋予生命以激情,让人亲身感受。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只是注重讲解朗读的要领,然后让学生站起来朗读,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一些中心句,或者比较长的句子,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不够而没有办法读出应有的语气。每逢我遇到这种情况,总是会先进行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感想评说,最后再让学生模仿来读。这样,学生就会感觉有据可依,朗读起来就会更有感情色彩。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朗读一句,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得更扎实一些。可以说,教师出彩的范读能够以声传情,以声启智,当学生的朗读达不到教师所设立的标准时,教师就可以亲自范读,以此来打动学生的心。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能够听出教师在语音、语调上的抑扬顿挫,从中领悟到正确的语感。教师的范读会更现实、更直接地让学生感悟到朗读中的情感。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进行品读文本,而不是放任学生去阅读
语文课堂的典型特征就是书声琅琅,人声鼎沸。这也是学生进行品读的必由途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带低年级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如果没有教师到位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原地。要想对课文达到品读的程度,小学语文教师要先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例如,“有了阳光,我们的世界多美呀!”教师进行了讲解后,就让学生进行朗读,还要求学生读出美感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身临其境地欣赏阳光美景,把学生带到阳光温暖的意境里,然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朗读,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己画出感觉到阳光美好的词句,从而一边读一边感受。要想让学生的感受留下深刻印象,一定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读着禾苗的诗句,就让学生自己感受到禾苗在变绿;读着小树越长越高的语句,就好像看到了小树越长越高的情景,最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把文字还原成画面,真正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让学生运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读,用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与作者产生共鸣。然后再逐词逐句地时行品味,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优美,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到多评多议
朗读课文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当一个学生没有读好课文时,教师会请另外一个学生站起来读,或者是不经过任何指导让学生反复读,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教师没有给学生恰当的点评,应该告诉学生哪一个词语要重读,哪一个词语要读出怎样的节奏,读出怎样的感情色彩。否则,无用的重复读只能让学生读得厌烦,浪费时间。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教师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在哪里,应该让学生多做评议,可以给出学生几个评议方面,如正确与否、字音是否精确、停顿是否合理,表情是否到位,情感是否饱满等等。这样,用学生的口来纠正学生的错误,他们双方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共同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综上所述,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方面,缺一不可,教师要从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开始,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这个过程,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更受学生喜爱,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朗读水平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