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要怎么教

庄宇 224分享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于刚步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处于学习初始状态,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是很多老师关注的重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南宋朱熹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向学生讲什么叫有感情地朗读。用什么语气,带什么感情。特别在许多课文的后边要求学生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去盲目抄写记忆,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要达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二、引导自主合作,提高阅读质量

  学生是学习和教学的中心,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阅读的积极性。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有很大的改进,如教师在课堂上改教师讲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课堂上重视学生质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但都因给的时间短,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采用了电教手段――用课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的基础,以课件情景为补充将孩子们喜爱的情感,为后面进一步体会感情打下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辩。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见解,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还记得我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我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的很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最后,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四、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十分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过去和当前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

  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阅读,离不开创造。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科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达到以读代讲,加深理解的教学目的,还能够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是课堂焕发出活力。

  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的吸收课本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播、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和小结,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一、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对与目前的小学语文学科来讲,新课程改革标准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过于广泛,导致大部分教师备课时,无法把控教学目标,不知如何具体操作教学目标。此外新型教学方式同样也受到了外界原因的制约,使语文教学内容出现零散的状况,缺乏系统的、完善的教学过程,严重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教学效果。

  (二)学生思想受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程中,经常以教师为核心,由教师来主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只能达到规定想象范围。我国大部分阅读材料中都提出了许多思考问题,并对问题给予了标准答案,特别是传统应试教育使学生只能提炼课文的主要思想,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对同一文章可能产生不一致的理解。因此,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想只控制在答案范围内。

  (三)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中,大部分教师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即使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教学方式,但实际教学依然还是萦绕课程教材,教师过于注重形式,认为只要学生将课文主要中心思想理解了,就可以得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

  教师在语文课程授课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通过阅读优质文章,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体现的优美文辞和写作手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择带有趣味色彩的阅读资料,或者观看与阅读资料相关的短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阅读的速度,又可以增强学生对阅读资料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组织课程教学活动时,相互研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二)积累课外材料,拓展阅读途径

  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差,大部分时间需要教师进行看管,教师应对学生付出耐心,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制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引进许多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对新奇事物的观察与学习。教师还应经常组织兴趣活动,抓住学生内心特点,关注学生学习特征。在课外材料的辅助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章,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经典注重或优美文章,从多方位角度出发,开拓学生学习途径,拓展阅读领域,鼓励学生对自身本质的思维想法及情感进行表达。

    72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