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怎么辅导学生进行小学语文复习
复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查漏补缺、灵活运用的目的,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复习方法
一、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据以往观察,复习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生互动失调的弊端,它严重地影响了复习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1.“双边”忙。一是以做资料代替复习,教师热衷于不停地把一份又一份资料让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每道题目必练习,教师每道题目必讲评;二是以考试代替复习,教师以为考得多,碰得多,容易“撞中”,于是不惜巧取豪夺、东拼西凑所谓的模拟试题源源不断地考学生。
2.“双边”闲。教师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没有实实在在的复习计划,心中无数,上一堂算一堂,敷衍了事。要么捡几道习题让学生做做,要么发一两份资料让学生练练,或者干脆叫学生自己看书、自习,大家“轻松”。
3.一边忙一边闲。一边是教师上课时才在黑板上抄题目,一边是学生坐等老师抄完题目才开始动笔,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反映出教师复习工作准备不足;一边是教师为搜集、编写复习资料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是学生不知怎样复习,等“啃”完老师发下来的一大堆资料后就变得无事做。
二、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1.搞好一项活动
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应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科组、平衡班之间或校与校之间的集体定计划、备课和编写复习资料的教研活动。活动可以采取既分且合的形式。例如编写资料,先召集校内同级(班、组)教师召开研讨会,明确编写的目的和要求;再把拼音、字、词、句、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等分配给教师编写;然后集体审议大家编写出来的资料;最后,各教师在使用时还要结合班级实际有所增删。这样,集中了众人的智慧,提高了资料的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
2.正确对待两个问题
(1)学生的复习兴趣与复习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校为了增加复习时间砍掉了许多科目(有的仅剩下体育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易使学生对复习课产生厌倦情绪;有些复习课单调乏味、机械重复,也易使学生产生“炒冷饭”的感觉。因此,上复习课时,教师要通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端正复习态度,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整个复习阶段,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使学生变“要我复习”为“我要复习”。
(2)资料的编写与使用。
对于复习资料,要把准以下的“度”:一怕无,二怕滥,三怕生搬硬套。首先,复习课必须要有适当数量的复习资料,这是搞好复习工作的物质基础;其次,正确对待自己手头的复习资料。现在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泥沙俱下,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一味拿来。而要精心挑选,作深加工,重新编排;再次,教师要养成自编资料(包括试题)的习惯。编写的原则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3.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复习阶段也是一样,不能把复习内容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而要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拓宽知识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另一方面,注重拓展延伸,要指导并鼓励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处理好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的关系。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一个扎实的根基,才能筑成稳固雄伟的大厦。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因此,语文复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展开拉网式的既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的拼音、字、词、句、段、篇的系统复习,并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促进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需要的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存储与提取、重组与整合、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处理好自主复习与老师指导的关系。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予自主复习的机会,坚决摈弃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思考结果。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练习、讨论、交流,老师弯下身子走近学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巡视和指导,教师尽可能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给予有效的指导,尽可能发现普遍的问题,以利于针对性的讲评。学生能够解决的,教师不包办代替。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加倍关心。
4.体现“四性”
(1)体现目标性。
复习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复习计划、复习过程的设计和复习质量的好坏。目标明确,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反之,则导致复习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学生无所适从,容易挫伤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2)注重系统性。
教师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以点连线,以线结网,使语文复习系统化、网络化。从宏观上,对拼音、字、词、句、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与题目呈现形式。从微观上,对每一知识点和能力点还需进一步细化、归类。
(3)讲求序列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循序渐进,做到有序地进行精讲精炼,使复习指导具有一定的步骤、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复习课可以按照“讲、练、评、测”四步设计复习程序。
(4)突出方法性。
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在复习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复习中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学法,由“复习好”向“会复习”转化。
小学语文期末的复习方法
一、紧扣目标,明确复习内容――解决复习什么
复习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没有目标,就会盲目,就会无所适从,就会缺乏针对性。目标怎么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课程标准》,二是教材。《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材则对学期要求作了更为细致的呈现和表述。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并据此确定复习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认真地读一读《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包括复习可起不小的作用,它似一位前辈在给我们引路,学期开学时读一读,可帮助我们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基本结构,把握教材的特点,拟定学期教学目标;学期中途读一读,可以对照检查自己的教学有否偏离方向;学期快结束时再读一读,有时停下来好好地咀嚼咀嚼,扪心自问:这些我都做到了吗?如果做得不好,那就赶快在复习阶段弥补弥补。
确定了复习的目标以后,我们就要对本册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要求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几方面进行归类整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只有这样,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才不至于手足无措,不至于临阵磨枪,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二、有条不紊,实施复习计划――解决怎么复习
实施复习计划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进行全册教材的梳理,然后进行归类练习及综合复习;另一种就是先进行归类练习及综合复习,然后再紧扣教材进行梳理。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都是可行的。
假如采用第一种模式,在复习的开始阶段,以课本的自然组为单位,一般情况下一组一组地依次进行,有时可根据教材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六上的第一组与第八组都涉及到了“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不妨采用把这两个组前后联系、对比的方法进行)。一组一般安排1到2课时,抓住这一组读写的重点、难点展开,当然还要进行课文语段、日积月累的背诵,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的听写。在梳理完全册教材之后,进行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如字词、句段、阅读、习作)的专项复习。这一环节应根据学生实际有所侧重,因为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应有侧重(各个年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低年级 “拼音”一块需要花一定时间;中年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年级“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本班学生的薄弱处应有所侧重。例如,班级同学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对文章的表达形式的领悟能力等比较薄弱,那么复习这些内容时在时间的分配上就要多一些。在复习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单元复习”和“主题专项复习”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全面的、综合性的模拟测试,以检测复习的效果。
三、讲究策略,提高复习效率――讲究复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我们复习的有效性,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展开。
(一)从学生的层面来讲,复习阶段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复习。
尝试回答:语文是一项记忆要求很高的学科,好多基础知识需要熟记成诵。因此,在复习起始阶段,老师安排时间让学生诵读,读词语,读要背诵的课文,读要掌握的句子,读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但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尝试回答。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复习时,反复阅读比尝试回答(即在复习一篇材料时, 一面阅读,一面尝试着自己提问自己作答)效果要差。因此,复习时可以安排让学生学会自己出题考自己,这些题目可以是作业本上的,可以是语文书上的,可以是老师讲过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出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时更主动。
同伴互助:复习阶段,教师让一些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生进行师徒结对。让优秀学生督促他们完成应做的作业,或者出一些题目给他们做。在这个帮助过程中,优秀学生也会从中得到提升,因为在给困难生出题时,他们也得动脑,将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梳理一遍,并分出重难点。有时,还要将这些知识点讲给困难生听,无形之中给了他们一次自主复习的机会,而这样的复习是学生主动获得的。
同伴互助不一定局限在帮带活动中,也可以是一些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甚至可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如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可以让每个学生在班里找一个竞争对手,平时,两人可以互相出题考对方,每次作业后,可以比比谁做得好。为了避免复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在复习到一定阶段时,组织一次全班的知识擂台赛,由学生自己出题考学生,看谁出的题最有价值,比比谁复习得最到位。
(二)从老师的层面讲,复习要提高效率。
1.复习课要增强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平时的教学来说,复习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活动,也易使学生产生“炒冷饭”的感觉,所以,要使复习课有较好的效果,复习课要“新”。
(1)复习课的导入要有“新意”。
由于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学生对于复习的内容无好奇心,注意力很难像刚学时那么集中。如果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带有一定新意的情境,那么学生学习时觉得特别轻松、愉快。
(2)复习方案的设计要有“新意”。
复习课前,教师首先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将要复习的内容做有机的整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由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复习的形式要有“新意”。
注重复习形式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复习中来,如开展“闯关”、“夺星”、“争优”等活动,将一类基础知识、一个单元的训练内容分为几个站,每一个站还可分为几个小关口,学生由易到难闯过一个个关口、站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有展示的机会。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复习课要以教材为中心,忌舍本逐末。
在期末的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以课本为蓝本,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死扣课本,能够创造性地合理运用教材,达到举一反三的复习目标。我们可关注精读课文的有关语段的复习,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课内语段训练,既提高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3. 复习课要系统综合,忌孤立死钻单个内容。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在复习时同样要训练学生的系统归纳能力和综合疏理能力,组织学生将本学期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归类,从而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网络。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本册之间,本册与以前几册之间),有的你只要关注“交流平台”,如六上册第一组“交流平台”:这一组课文中,有几篇充分运用了联想与想象,表达上很有特点。同样是描写大自然,《山中访友》《山雨》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等很不一样。……这段话提示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这是上挂,还可以下连到第八组“作者展开想象与联想进行表达的方法”进行比较。第七组“交流平台”提示我们与以前学过的描写动物的课文《白鹅》《猫》《松鼠》进行联系、比较,加深本组教材中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有时需要教师自己开动脑筋,发掘教材,如同样描写人物,六上第三组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可以联系五年级上册第六组通过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来刻画人物,使得学生原先对描写人物方法的知识重新建构,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丰富学生对“描写人物”一块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储备。
4.复习课的练习要精心选择,精心设计。
现在的复习资料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良莠混杂,泥沙俱下,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一味拿来。而要精心挑选,作深加工,重新编排,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会使他们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降低学习的效果。再次,提倡教师自己设计练习。设计的原则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以教材为基础;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可与平行班老师分工合作,设计练习,谁负责字词一块,谁负责句子一块,谁负责阅读,谁负责习作,大家各司其职,分头准备,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取长补短,二是节省时间,三是年轻教师也可学到一些经验。
5.复习课要查漏补缺、归纳提升,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文和单元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就会有所不同。有的时候,可能遗漏了某些内容,或是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质的飞跃。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利用复习这段黄金时间,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求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6.要关注学生的复习态度。
要始终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期末阶段,练习多了,新鲜感少了,学生容易产生浮躁、厌烦的情绪,原有的好习惯如果不注意,便会悄然溜走。所以,教师还是要提醒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完成,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书写,当一个孩子能认真书写的时候,他的心是比较静的,而只有心静了,他才会静心阅读,从而在考试时他会认真读题。也只有心静了,他才会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