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技巧介绍

莉莎 1172分享

  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精心组织和设计,那数学教学也同样是充满趣味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有关三年级数学教学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教学技巧

  加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连一些两位数的加减都不能准确计算。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严格的要求学生,加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俗话说“熟能生巧”,要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加大学生的练习量。

  比如,在教学质量单位时,提前让学生到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看看有多重?然后掂一掂。让学生准备:苹果、土豆、食盐、黄豆……课堂中分小组(3人),发记录单(物品名称、估的质量、称的质量),体验后学生很感兴趣,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玩”融入血脉之中,从而有效的培养了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每天的作业题中都应该设计计算练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必须有持续的练习,而且练习设计要有易错计算题的对比练习,例如“24×5”学生常常当成“25×4”,这样的易错题就应该经常在作业题中出现。计算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俗话说“温故知新”,我们在温习旧知识是也能悟出新的知识。反思也是温习知识的一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思意识很弱。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自身心理特征的限制,大多数的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和做题后也不会反思总结,即使在通过大量的练习后,一些解题技巧仍然停留在原先的基础上,学生的水平也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

  反思性数学学习是相对于操作性数学学习而言的,操作性数学学习是学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数学活动,而反思性数学学习是指向未来教育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总结,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三年级数学课堂技巧

  个性化和规范化相结合

  “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大量的研讨课都采用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如探索出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或者加以命名,于是乎,方法名称五花八门;再如:“课标”强调算法多样化,于是我们在听课时经常会看到教师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解法,同时还鼓励学生掌握自己喜欢的方法就行了,在教学中引导出多种算法后,还一再提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导致大部分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连最基本算法都掌握不了,如在进行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过程,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会算就行,不一定要学生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种处理方法在表面上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实际上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是数学思维品质之一。

  思维深刻性的本质特征是概括,概括的简约程度就是思维深度差异的体现。个性化的计算公式只是学生观察中的直接发现,这些公式只能达到计算的目的,却无法清楚地表述各种量之间以及公式与公式之间的隐蔽关系。

  教学内容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联系到一起,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中学习数学,又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来感知数学,真正体会数学的奥妙。例如,在面积计算教学中,可以设计一道装修教室所需瓷砖面积和数量的题目,让学生计算出自己教室的实际面积。在长度单位教学中,让学生估算出自己学校操场的长度,再利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换算。

  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同时,掌握新知识。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在练习生活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反馈,通过提问或者观察的形式,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合理调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练习速度、正确率等,及时调整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等,提高数学练习的实效性。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

  提问要抓住知识的重难点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知识的重点往往也是他们学习的困难点、疑点。明确了重点,就把握住了课堂的精髓,就能够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出示三道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当老师发现部分学生不会列方程,就提出以下问题:“列方程的关键是什么?”“谁来说说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把什么设为未知数?”然后让学生再列方程式,但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够准确地找出相等关系。

  这节课是从算术到方程的过渡阶段,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是重难点,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步步进行设问,如:“题目中已知量、未知量是什么?谁来用含未知数的式子把它表示出来?等量关系是什么?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这样的设问能减轻学生列方程的难度,可以比较轻松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课堂提问要注意使用有效评价

  课堂提问是落实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的一种方式。对课堂提问的评价,不仅体现在对教师的提问本身的评价,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实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状况。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亦可以把问题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奖励方式。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回答问题,能够有机会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习得的知识、获得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已经成为教学即时性评价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593537